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池州市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4-27 10:59:33
摘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份额稳定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力争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进入全省前8位。...
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推进低碳发展。落实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行动方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节能减煤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招商项目能耗评估管理,全面推开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建设运行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打造低碳产业体系。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篇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构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八章 加快自主特色改革突破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自主特色改革为抓手,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深入推进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市经开区、池州高新区协同发展,建立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创新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市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联合预审,建立市山县企旅游联动机制,统筹推进规划联动、营销联动、产业联动、服务联动、治理联动。建立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区权责关系,完善市对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九华山风景区、市经开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主城区与青阳县同城化发展,开展经济发达镇培育试点,谋划推进南部山区中心镇扩权强镇,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完善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治理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公园试点。理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机制。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九章 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市属国有集团公司专业化整合,突出服务全市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市属国有集团公司。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企改革上市。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稳妥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民营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支持民营企业依法进入金融、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体育和电力等领域。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建立防范拖欠账款长效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活动。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环境。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章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更好发挥现代财税体制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地方财税金融制度。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市以下财政体制。继续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科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收入范围。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市与县(区)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平衡推进各项税制改革任务,贯彻落实现代税收制度。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大力培植税源财源,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继续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全市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财力保障。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落实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基础标准,建立完善地方保障标准,探索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化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和完善“借、用、管、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债务系统性风险底线。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实施地方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调整优化工程,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扩大“税融通”、续贷过桥、“劝耕贷”业务规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充实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形成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滚动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多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提升融资供给能力。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一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落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落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执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创新土地供给模式,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加快完善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加快提升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加强技术要素市场建设,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构建市场化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服务机制,深化基础、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公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二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升级版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包容普惠的投资环境、科学完善的政策环境,推动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长三角中游。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巩固“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成果,增强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窗口统一受理能力,扩大高频关联事项“一件事”办理范围,加快政务服务从网上、掌上、窗口“可办”向“好办、愿办、实际办”转变。深入推进“集中办、基层办、就近办、无差别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特别是个人事项办理,向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下沉。深入推进全流程优化整合和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互认,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推动更多跨部门事项“最多跑一次”落地生根。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开放机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核准、政府扶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推进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管理制度改革,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深入推进招投标、政府采购规范化建设,简化评标评审办法,加快推进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扩大全程电子化交易。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规范行政执法监管,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增加企业注销便利度,缩短破产企业注销时长。优化企业破产重组,建立破产案件绿色通道,降低破产成本和时间。加大假冒伪劣打击力度,严格监管、严厉处罚。强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力度,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治安整治,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自主经营和合法财产权利。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包容普惠的投资环境。构建要素保障体系,深入推进银企对接,抓好人才引进和企业用工,推进就地就近就业。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推行“信用奖惩、一键联办”便捷模式,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构建投资服务体系,深入落实招商项目全程代办以及项目并联审批、审批联合勘验等制度,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全流程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完善企业和项目联系包保机制,定期联系走访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重商、重才、重信,提升企业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科学完善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惠企扶持政策措施,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梳理现有的产业政策、招商政策、专项政策以及各类配套政策,开展绩效评估,建立完善应急政策包、配套政策包、创新发展政策包,确保政策管用好用。优化政策兑现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增强企业和群众政策获得感。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谱写新时代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三章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培育计划、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行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到2025年,建成农产品加工业强县1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立足茶叶、九华黄精、秋浦花鳜、皖南土鸡等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面积,推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25年,茶叶、九华黄精、秋浦花鳜、皖南土鸡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00亿元。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推动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行动,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秸杆资源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2%以上、96%以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追溯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两品一标”农产品达400个,产地认证面积133万亩。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坚持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创新创造为径,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个人定制等农村新业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着力将休闲农业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池州乡村发展模式。到2025年,休闲接待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40亿元。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依托“富硒、负氧”资源优势,适应“营养、健康”消费需求,聚焦富硒农产品和富硒养生两大领域,组建富硒产业联盟,加强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富硒茶、富硒米,培育富硒食疗、富硒保健、富硒养生等硒产业新业态,培育富硒功能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富硒产业集群。0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