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吴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吴起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7-23 08:30:53
摘要: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经济政策推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到“十四五”末,基本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57亿元,年均增长7%,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中持续进位。...
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2 吴起县“1248”综合大交通大运输网络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即建立一个境内1小时,境外周边县、市2小时的“快、联、畅、环”区域交通经济圈。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即完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和智慧交通两个体系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即推行道路运输四种新模式,分别是借助场站建设推行客运集团化、集约化、绿色化一体发展模式;借助智慧交通建设推行客运一站式出行、一卡式支付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资源推行“车货信息资源共享、线上互联配送”的货运新业态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优势推行客运多元方式换乘、网约预定的客运信息化运营新模式。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8”,即完成八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谋划吴起通用机场项目落地、力争通吴铁路建设、推动吴华高速实现贯通并争取列入国高网、建成国道两条县城连接线、加快推进县乡公路和红色景区道路升级改造、逐步实现自然村道路硬化、加速吴起二级客运站建设。
专栏13 吴起县“1126+”公路网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即以吴起通用机场、通吴铁路、二级客运站为代表的客、货运和场站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即一条G341东过境通道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即G244、G341两条县城连接线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即以县城为中心辐射长城镇、铁边城镇、庙沟镇、长官庙镇、白豹镇、周湾镇的6条公路放射线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即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道路提升改造建设。

  二、完善市政公用设施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依托人防工程建设地下停车库,缓解医院、学校、大中型商场和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区“停车难”问题。完善电动车(含电动摩托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布局。按照“窄马路、密路网”方式,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行系统”,优化公交站点布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配备分类清运、密封性好、压缩式收运车辆,改造垃圾房和转运站。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减少原生垃圾直接填埋。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填埋场,推动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作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应急保障设施和飞灰固化物填埋使用。建立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回收及再生利用体系。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排水防涝系统。推进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在县城布局社区智能快件柜,通过科技与数字赋能,打通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同时实现特殊时期“无接触”配送,让百姓购物更便捷。实施“气化乡镇”工程,力争2025年实现乡镇(街道)天然气利用全覆盖。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应用为导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向县城延伸覆盖,提升县城光纤宽带接入速率,建设深度覆盖的物联网。完善智慧吴起建设,在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建设基础上,进一步部署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感知终端,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整合各部门行业数据,积极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智慧城市演进升级,充实完善“爱吴起”APP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便捷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积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新基建”对推动吴起转型发展、孕育创新的孵化作用。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加强管护,提升通信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彻底解决部分村信号弱的问题,真正实现网络全覆盖。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山地苹果、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生态优先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谱写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强化环境污染防治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巩固提升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管力度,严控道路扬尘污染,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空气污染物排放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十四五”期间,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47天以上。坚持“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做活水资源、维护水安全”四水共治,全面贯彻落实“水十条”、“河湖长制”,整合优化现有监测体系,加快建成覆盖全县主要城镇、工矿企业分布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报送制度。加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工程。全力实施白龙江引水工程,加快实施北洛河干支流、无定河支流水环境治理,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推动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切实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到2025年底,北洛河地表水金汤出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县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县域黑臭水体消除率达到100%,地下水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夯实土壤环境管理责任,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和分类管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土地安全利用,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县,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县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森林、河流、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林分质量,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构筑黄土高原绿色屏障。“十四五”期间,完成营造林面积35万亩,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34.1万亩;草地改良1万亩;新一轮退耕地7.8万亩。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2%,林木绿化率达到45%,活立木中蓄积量190万立方米。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软体集雨窖、全膜覆盖、半膜覆盖等农业旱作节水技术,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开展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行动,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珍稀植物培育研发基地等,加快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加大北洛河河流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流域绿化美化和水土保持等工程,提升水体联通能力和自净能力。加强大树梁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县域西部和北部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控制度,强化河库水量调度管理,完善流域用水量调度方案,合理建设各类水利工程,保障水资源供给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加强环境风险防控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全过程防范制度,强化生态环境风险应急响应机制、严守环境安全底线。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网络、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生态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加快建立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县域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机制,通过设立不同层级和领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分区指导、因地施策,实施差别化防控管理,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区域生态环境风险分类分区防范管控,划定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管控单元,建立县域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清单。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工作。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强基惠民 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民者,国之根也”,民生福祉是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惠及全民。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基本形成符合吴起实际的现代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设施,重点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促进师资、幼儿园和适龄儿童规模协调匹配,提高办学质量。创新教育发展方式,与西安重点初高中、重点大学、研究所合作,实施“名校+”工程,鼓励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办学、委托办学,全力打造教育强县。积极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提升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促就业行动计划,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努力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4 教育现代化发展工程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普惠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优化县城幼儿园布局,推动城乡幼儿园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城区幼儿园办园质量,加强各类示范园创建。2025年,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优质发展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育质量。到2025年,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流入本地的适龄随迁子女100%安排学校就读,小学巩固率达到100%以上,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品牌发展高中教育。加强与国内知名教育机构合作,推动联合办学,促进高中教育品牌发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在教师聘用、资金投入、优化生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到2025年,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处于全市前列。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新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业融合”办学模式,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提高就业率。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依托职教中心成立“吴起县社区教育学院”,推动乡镇社区教育学校设立村级社区教育教学点,形成“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点”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发展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二、推进健康吴起建设dj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高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推动县中医医院快速发展,促进县妇幼保健院业务发展,形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级公立医院齐头并进、良性竞争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健全以县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升级改造。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工程,推动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到2025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就诊率达到70%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统筹规划好疾病防控救治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