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舒城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7-30 07:10:46
摘要:到2025年,我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基本链入合肥,与合肥市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统筹、生态环境、民生保障、体制机制等领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初步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舒城。...
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平台,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五个一批”和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加快“158”行动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农村部徽茶集群和舒城小兰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构建以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优质水产品和畜禽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格局。提升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水平,加快推进舒茶大别山茶树品种园建设,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应用推广。引导各乡镇有序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提高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推进“一镇(乡)一品”全产业链创建,鼓励“一村一品”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以茶叶、油菜、苗木、垂钓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园。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特色景观点、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鼓励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开展良种示范、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抗旱排涝、农机作业、产后节粮减损、产品安全过程管控等专业化服务,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形式。推进金融担保体系建设,推广“劝耕贷”业务,为新型主体发展解决融资渠道。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重点,统筹开展农民教育培训。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农业发展支撑保障。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认真落实农业机械装备购置和使用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平安农机”创建成果,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建设15-20个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普及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标准化养殖等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品牌强农和质量兴农工程,支持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培育夏星食品、华银茶油、万佛湖鱼头等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产品企业,提升万佛湖有机鱼、舒城小兰花、舒城油茶、富硒稻米、周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晓率。推进舒城县农产品溯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5 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桃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董郎桃产业园、“晓天橡栎”产业强镇、安徽鹏翔巧克力玫瑰风情小镇、雨泓软枣奇异莓综合开发项目、舒茶归耕园田园综合体项目、舒茶杏林鸿升千亩中药材基地、万佛湖国际休闲渔业库钓基地建设项目等。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建设千亿级开发区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突出集聚集群、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强化发展平台要素集聚功能,打造全县产业发展主导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到2025年,开发区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集中安排同源、同类、关联度高的项目,形成“一区两园+特色园区”的发展布局。城关园区重点布局食品加工、童车童床、羽绒羽毛等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杭埠园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着力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模具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五金产业园、羽绒羽毛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园区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路网、管网、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统筹推进干汊河、棠树、舒茶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度,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推动开发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市场主导、利益导向,创新园区建设和管理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标准地”改革,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的要求,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加快信息技术在园区管理中应用,推进园区数字化、企业智能化和项目智慧化,积极创建数字园区示范区。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提高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水平。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章开展全域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统筹谋划县域空间、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协调发展。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着力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形成“一核、三区、两新城”的发展布局。以县城为核心,提升发展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桃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华夏幸福杭埠产业新城、恒大文旅城。城镇化地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空间开发方式,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农产品主产区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打造农产品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增强生态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建设现代化魅力城市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将建设现代化县级中等城市和六安市副中心作为我县城市建设的核心战略,努力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舒服之城”“幸福之城”。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按照“一主两副(县城区、杭埠镇和万佛湖镇)、轴向延伸、组团发展”的思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县城主城区加速舒东新区、南溪新区建设,提升改善老城区,打造全县行政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商贸中心。完成县城区、杭埠镇、安徽舒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关园区、杭埠园区),以及其他建制镇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及报批工作。杭埠新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合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完善融入合肥路网结构和服务设施,打造配套合肥、链上合肥的精品卫星城。万佛湖镇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县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度假基地。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城市双修”改造,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路网配套,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就业环境。以万达城市综合体、恒大文化旅游城、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综合性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高质量配套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优质生活圈。尊重历史人文特色,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推进汽车站周边、三里河路及鼓楼北街沿线等地块设计和改造。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建设春秋南路、公麟路等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提高路网的连通性和通达性。积极打造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生态驳岸、沿河景观带和活动空间,全面构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市公园体系新格局。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对照国家设立县级市标准,积极推进撤县设市工作。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巩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大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建设智慧城管。建立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实施城市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常态化抓好户外广告、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治理,严查违法建筑,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帮扶政策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强防范返贫监测帮扶,继续对出列村和已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健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持续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做好对接服务,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继续发挥保洁、保绿、护林、护路等公益岗位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持续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精准谋划、科学安排各类项目,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持续加强特殊群体社保兜底,健全完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加强应急性、过渡性救助,保障“老弱病残孤”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持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身乡村振兴,推动村企要素互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乡镇经济,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乡镇经济发展板块。城关、杭埠、千人桥、桃溪、干汊河、柏林、棠树、南港、百神庙等“金三角”区域城镇,发挥邻近合肥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商贸物流、都市型农业等产业,打造城市卫星镇、商贸强镇、工业强镇和农业产业化强镇。万佛湖、晓天、山七、五显、高峰、河棚、庐镇、汤池、春秋、阙店、舒茶、张母桥等“绿三角”区域城镇,发挥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和生态农业,打造休闲旅游强镇、农贸强镇和特色农业强镇。坚持“镇当城建”,推进乡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农贸市场、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文体广场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乡镇综合承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精心打造特色小镇。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融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高标准建设高铁小镇、温泉小镇、农旅小镇、康养小镇和兰花古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鼓励各乡镇挖掘特色,开展以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创建。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特色小镇旅游“吃、住、行、游、娱、购”要素功能。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产业支撑有力、建设人才集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指导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动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和茶谷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pb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同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归属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