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京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京山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695 发布时间:2016-03-02 08:27:52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4日在京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周志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高举生态京...
       (三)坚持项目支撑,全面聚焦重点产业。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向“重量级”和“中高端”迈进,促进工业量级和产业层级“双跃升”,力争成为荆门跨越赶超的增长极。强化高端装备制造的硬支撑。大力发展以京山轻机为代表的轻工包装机械、以上拖五菱品牌为代表的农业机械、以鞍重股份为代表的工程建筑机械、以京峻汽配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建设智慧工厂、智慧农场,大力推动京山传统装备制造业由“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实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700亿元,力争成为荆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湖北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硬支撑。不断壮大以国宝桥米为核心的桥米精深加工业、以盛老汉为核心的畜禽水产品加工业、以闽中食品为核心的有机食用菌循环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1000亿元,成为“中国农谷”生态农产品加工及品牌集聚区。强化健康养老产业的硬支撑。以网球运动、观鸟天堂品牌为依托,以大洪山、虎爪山资源禀赋为载体,整合旅游资源,推进九州通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大健康产业产值50亿元以上,为创建中国健康城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让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对外开放,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毅力,一年一年接着干,一件一件办落实,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京山有更多的地位感。
       三、2016年工作部署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必须更加主动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1.5系数精神状态全面推进“两争、两高”,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9.0%;出口总额增长1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全面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企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金融风险有所释放,房地产库存有所减少。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总体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注重创新驱动。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着力在科技孵化器等6个项目上下功夫,重点推进省高投、惠州三协等16家企业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进一步夯实创新驱动的产业基础。实施“人才+项目+平台”引进开发工程。借助轻机李培根院士工作站,加快推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团队的合作引进;借助金瑞物流产业园平台,加快推进与武汉蜂巢电子商务团队的合作引进,力争引进高端海归人才4人以上,建设创新创业载体3个、示范基地1个,强化人才支撑。实施配套服务改革创新工程。完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配套措施,兑现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县域金融工程。力争引进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10-20家金融、证券、保险、投资及其他中介机构入驻,“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企业分别新增3家以上、10家以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估编制分类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权限。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水利工程招投标改革、公务用车改革、公汽“公车公营”改革。
        注重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扩大有效供给。全年实施项目5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0个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确保纺织服装产业园等11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中国农谷生态食品产业园等100个重点项目达到形象进度,克拉弗特等6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编制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高质量包装中央省预算内亿元项目30个以上,向上争取计划外项目资金13亿元以上。及时跟进八个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确保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笼子,加快建设宽带普及提速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继续推广和应用PPP等模式,运用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助、调整价格等政策,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千方百计激活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完善“六个一”产业链招商机制,实现利用外资9850万美元,签定正式招商项目合同100个以上,重点跟进河南农业机械、南方黑芝麻、天津泰达集团等项目。
       注重消费供给。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大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组建成立京山县旅游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京山有效供给的领导,整合区域内优质旅游资源,捆绑寻求与大财团合作,打造大健康休闲旅游区。建设好百里生态画廊沿线、盛昌龟业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举办好第七届亚洲赏鸟博览会、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荆门市第七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完成新市小焕岭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一期、坪坝下安寺维修保护工程、苏家垄墓群安防工程。全年接待游客889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以上。推进东方百货、中商平价、中百仓储等大型流通企业下乡,扩大乡镇连锁店覆盖范围,建成农村服务站点100家,开通“县-镇-村”物流货运班车,基本实现城乡商品双向流通。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
       深化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继续做优绿色底蕴,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阶段向城乡一体、生态均衡阶段迈进。
       高标准编制创建规划。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目录要求,邀请中国环科院等权威机构竞争编制建设规划。依据“新国标”要求,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六个方面,精准策划38项建设指标达标路径,科学制定生态创建实施方案。采取“多规合一”措施,并行推进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建设。通过2-3年的艰苦努力,奋力创建成绿色经济引领、生态兴业宜居、环境道德文明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高阶位推进生态项目。用“绿色决定生死”理念,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包裹式、融合式、有机式协调发展,全面处理“山水林田湖”生态关系。科学布局国土空间,认真落实“一线两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经济社会主体发展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水、气、土三类十项生态环保工程。开展京山河、永漋河和大富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工程,实施京山河14公里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开展18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启动惠亭水库水质优良湖泊保护工程。实现城区空气PM2.5指标达标、汽车尾气检测治理达标,京山城区全面“禁鞭”。加快绿色矿山建设,主干线矿山治理和尾矿复绿按计划达标。实施农村 污水、垃圾处理项目100个,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镇2个左右、生态文明村10个以上。
        高质效打造生态软实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观,发挥政府引领和市场配置的双功效,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启动自然资产登记管理,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明晰生态资源产权主体,建立生态红线管控机制,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健全国有林场“禁伐”和生态移民(扶贫)补偿机制,开展碳排放交易,加大畜禽养殖废物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开展生态保护和公益环境治理政府奖评选活动,落实生态创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三)加快工业跨越发展
        突出工业核心地位,精准实施产业政策,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956亿元,向千亿元迈进。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做实轻工包装机械、锅炉环保机械、液压搬运机械、农业装备机械、汽车零部件五大百亿集群。做快智能制造产业园,力争康复护理机器人、打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一批智能产品投放市场,智慧工厂、智慧农场形成规模。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应用企业达1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率达40%以上,创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企业3家、市级示范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申报登记备案高新技术产品1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0%。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项以上。加快实施重大节能工程项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开展暖企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进企业,送温暖”活动,着力营造亲商重商发展氛围,精心组织“优秀企业家”评选、企业家交流座谈会等活动,用人到、心到、情到、政策支持到,让企业家感受到温暖。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积极财政金融政策。县财政筹集4亿元,采取政银合作方式,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实施重资产投资政策。由政府重资产融资投资,企业轻资产入驻经营,重点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园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财政奖补政策。对“新三板”上市企业、“四板”挂牌企业、新增规模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等给予财政贴息,对新落户的总部经济企业及时兑现奖补政策;实施降费减税政策。严格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意见》(荆政发〔2016〕3号)精神,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