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京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京山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695 发布时间:2016-03-02 08:27:52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4日在京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周志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高举生态京...
       五是以惠民生为目的,着力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3%以上。“十二五”末县本级民生支出达20.0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1 倍。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316128人,增长138.5%,累计核定征缴费增长193.1%,年均增长38.6%。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应保尽保。推行绿色缴费一卡通服务。分配廉租房710套,发放廉租房住房补贴138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5736户。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争取国家“全面改薄”工程项目资金2.54亿元,是全市唯一纳入中央“全面改薄”专项工程的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接受同等教育,资助各类学生5万多人次。生态道德教育“京山模式”获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被评为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模范单位。实施农村福利院改扩建全覆盖、30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新改扩建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5家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投入运营,120个农村互助式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社会救助补助标准、义务兵补助标准实现了翻番。120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仁和民营综合医院投入运营。全县27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启动,14个乡镇卫生院启动改造规划。新农合参合率100%,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由50.7%上升到75.6%,住院费补偿封顶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家在京山》、《千年之恋》获省文艺最高奖屈原文艺戏剧、歌曲大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39个,实现了行政村、镇、社区30分钟村落文化圈和15分钟社区文化圈全覆盖,是湖北首批10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县域全覆盖,受理便民服务事项29987件。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安全生产事故呈下降趋势。平安京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命案全破。
       六是以优环境为重点,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五年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392件,办理见面率、回复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5%以上。制定县政府规范性文件94件,废止或宣布失效县政府规范性文件116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程序以及责任追究办法。成立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成立价格监审委员会,出台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运行办法和审计监督办法,严格控制政府性投资项目造价,累计审减金额2.13亿元。建立招商引资集体决策会审制度,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一支笔”,严把引资项目落地“三关”。建立财经领导小组会商制度,对大额资金实行集体会议决策统筹,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五年来,我们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聘请4名律师担任县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学习纳入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主题活动,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残疾人事业、工商联工作积极作为,并取得新实效。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保密、档案、气象、地震、新闻、广播、慈善事业、妇女儿童事业、机关事务管理、共青团、移民、工会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少有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始终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理念,自觉践行“提质增效、保强赶超”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8%,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4.7%,出口总额增长19.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0%和9.2%。新增城镇就业9549人。实现75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承办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全面接受了国家生态县的最终考核验收,彰显了生态京山无穷的魅力。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并肩前进,书写了生态京山的完美篇章。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良好基础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五年的心路历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京山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与20强同类县(市、区)相比,与直管市相比,我们的“块头”仍偏小,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的任务艰巨繁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产业链带动的核心骨干企业仍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较普遍,“三角债”时有发生,激发实体经济活跃度的任务艰巨繁重。三是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城乡差距、南北差距客观存在,产业支撑、扶贫攻坚、公共服务等富民增收渠道差距客观存在,缩短差距实现整体性的任务艰巨繁重。四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少数干部大局意识不强、担当意识不强、落实意识不强,存在回避困难和矛盾不作为,存在政策不清和办法不多不会作为,转作风、提能力的任务艰巨繁重。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切不利于京山持续健康发展的事,我们都要敢于破除藩篱;一切不利于京山不严不实的作风,我们都要敢于啃硬骨头;一切不利于增进京山百姓福祉的声音,我们都要敢于凝聚共识。真正做到在认真上下功夫,强化责任意识;在落实上下功夫,强化实干意识;在规矩上下功夫,强化纪律意识;在排位上下功夫,强化功过意识。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京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决胜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根据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县政府组织编制了《京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京山行动,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京山”战略,继续秉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速效兼取的工作方针,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经济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宜养的生态城镇体系,健全人本、包容、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力争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奋力争当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结构优化、转型提质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1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镇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把握京山新定位。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争当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发展目标,这是京山“十三五”发展的总基调、总定位,是必须确保实现的总任务。坚持这一目标导向,关键是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使命。要把握新政策,抢抓新机遇。面对国家实施“五大任务”、“五大改革”、“五大政策”释放的新红利,我们要始终坚持“三走”抢机遇,切实用做大总量与做优质量的双提升来实现争当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目标。要转变旧思维,实行新举措。面对新任务、新标准、新要求,要用民生的视角看待问题,用金融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在招商引资上强化比较优势,在脱贫攻坚上强化产业支持,在主导产业上强化集群集聚,在城市建设上强化市场运作,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软环境,建立新秩序。继续发扬“抢拼严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三提”“三治”“三敢”,以政府部门干部的能力水平,营造政策亲商环境,以人民政府的务实作风,营造团结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新理念引领,全面补齐京山短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补齐发展短板,培育形成新的发展潜力。以创新发展推动资源转化。探索建立政府基金参股、基于全产业链服务企业的多层次基金体系;探索利用土地整理、城乡挂钩试点政策,推进农村管理制度创新;持续开展“暖企专项行动”、“三走行动计划”,实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的创新;大胆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力争成为荆门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以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均衡。更加注重补齐短板,加大对乡镇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镇公共资源和发展资源向农村下移下沉,实现城乡之间、南中北片之间、镇村之间均衡协调发展,不断增加发展的整体性。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功能区布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机制,构建政府支撑新体系,力争成为荆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核心区。以开放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快与武汉城市圈、省内外大城市、全国同类县(市、区)间的交流合作,加快开放硬软件建设,提升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竞争能力和水平。以共享发展推动民生福祉改善。按照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要求,继续实施“四个三”标准化提升工程,不断加大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的解决力度和资金投入,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推进医疗就医信息化,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