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福建省)诏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诏安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10-02 08:30:36
摘要:要做大中心城区,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拉开中心城区框架,按照“跨江面海、往东拓展、两翼展开”的思路,推动中心城区往桥东、梅岭、金星、四都等沿海乡镇布局,往梅岭半岛以及金星、四都两个乡镇的海岸线周边区域“两翼”展开,实现从“滨江”向“滨海”转变、与东山国际旅游岛衔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人文结构有机耦合,不断增强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近期拓展中心城区至毗邻县城的深桥、桥东的部分区域,拉开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第八章 优化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开发理念,坚持城乡融合与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落实,逐步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完成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相适宜评价为基础,合理确定开发与保护的适宜等级。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的约束。优化提升生态、农业、城镇、村庄等功能空间,明确各类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要求,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空间保障。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推动城乡建设用地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布局农业发展空间,适当增加农业设施用地、休闲农业用地,开展废弃空心村土地资源开发。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汇交及动态更新机制,形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逐步推进信息平台成果的共享应用。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健全国土空间分类管控机制。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控,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强化县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空间发展统筹协调,依据全县重大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赋予县城中心区和次中心区更大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建设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规划许可”的建设管制方式。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城乡社会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城乡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推进各类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在城乡间形成人才、土地、资金、技术、产业、信息等要素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要素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重点优化提升工业园区、中心城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和高效配置。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统筹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切实加强养老、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衔接、制度并轨。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循环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城乡联动、以城促乡、以工促农、全面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强化中心城区主导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心城区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质、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共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适时推进撤镇改街。加快推进县城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增强中心镇的一体化战略节点功能。健全城乡协调发展工作机制,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培育城镇组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小城镇一体化发展。梅岭镇发挥滨海旅游特色,完善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域风貌,建设集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滨海小城镇,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四都镇要把握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全国重点镇的有利契机,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拉大集镇发展框架,强化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增强金都工业集中区配套服务功能,以水产加工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及观光休闲业、传统文化旅游业为支撑,打造成为县域次中心。霞葛镇作为山区中心城镇,要立足“两省三县八乡镇”交汇点的区位优势,要提升集镇规划建设水平实现“扩容提质”,加强富硒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商贸物流枢纽功能,建成县域北部服务中心和闽粤边界产业发展带动点。要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中心城镇撤镇改街,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空间相邻、产业相近、文化相通、功能相似的小城镇一体化发展。发展特色镇,注重城镇规划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和发掘,强化历史延续、文化传承、生态自然,支持发展具有生态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鲜明的特色城镇。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趋势,集聚提升中心村、转型融合城郊村、保护开发特色村、搬迁撤并衰退村,实现村庄分类发展。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促进产城有机融合。要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思路,推动实现产业、人、城市之间有机互动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模式。工业园区重点要加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优化,促进推进商业、金融、贸易、居住配套、旅游等功能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引导产业发展模式由工业主导向复合多元的产城一体功能的转变,打造“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标准化工业园区。非工业园区的城镇区域要注意功能提升,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安居乐业,建设成为连接城乡、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节点。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外来人口自主落户,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吸引发展急需人才落户,提高高校毕业生、技工、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实施无门槛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行凭居住证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落实完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流转机制,保留进程落户的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十四五”期间,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进一步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城乡规划与管理,提升城乡综合承载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良、和谐宜居”的高品质“富美新城”。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提升城乡发展品质。按照“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乡村美”的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建设。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形态、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着力提升城乡设计建设水平。加快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工作,编制县中心城区各片区控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大城乡道路综合整治和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力度,推进沿国道乡镇集镇区的林间停车场建设,实施城区公共停车位工程。建设城市绿道工程,建设环境景观配套提升工程,打造城市形象长廊。加快城乡供水、污水管网改造提升,提升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和全县污水处理率。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留住历史的“根”和“魂”为重点,以中山东路示范段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诏安古城,保护城市记忆“文脉”。 加快实施水城建设,做活“两溪”文章,加快推进水系连通、水体整治和各类管网改造,提升城市供水安全和排水防涝能力,加快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构建城市生态“水脉”。加快提升绿城品质,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口袋公园”,打造城市清新“绿脉”。大力推行绿色建筑,适度发展房地产业。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强和改善城乡管理。整合城管、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能,完善“县乡联动、部门协同”的“大城管”格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数字化、智慧化嵌入社区管理,推进实施“智慧城管”建设,让城市管理更聪明、更智慧。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提升全县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城镇规划管理,根据“多规合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加强“三区四线”管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城市公共设施,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大力推行绿色建筑,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强化建筑市场和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实现良好环境与市民素质相互促进、整体提升。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九章 强县铸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文化激发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打响诏安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县。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提升全民文明素养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争创省级文明县城。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社区、街道。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挖掘农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使命,做好新形势下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水平。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使雷锋精神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全过程,积极培育“文明家庭” “中国好人”“见义勇为”“创业先锋”等一批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先进典型。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深入挖掘诏安特色传统文化内涵,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组织编制省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加工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统技艺新人,建设非遗传习所、非遗展示馆,做好铁枝木偶等地方特色非遗的传承工作。组织民风民俗文物、民间传统技艺系列展览展示活动,以艺术作品再现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落实文物属地管理,深入挖掘文物内涵,推进以文物为载体的旅游文化融合发展。d8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