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无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无为市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7-31 06:36:37
摘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跻身长三角县域第一方阵,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五清一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响问题厕所歼灭战、无功能建筑歼灭战和积存垃圾歼灭战,到2025年,基本完成自然村常住农户、行政村村部、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单位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全市100%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探索确权成果灵活运用途径,实现确权成果的金融贷款抵押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交易权项等功能。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三权分置”格局。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及抵押贷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托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平台,积极引导社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良性企业参股,通过平台输出劳务、承接项目、发展产业等,积极带动辖区农户共同参与,不断扩大“三变”改革成效。完善改制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探索和建立股份有偿退出和继承机制,明确退出和继承的范围、条件和程序,逐步构建归属清晰、功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加大村(社区)以及村民小组“三资管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其中超50万元的强村达到100个以上,全面实现“两基本、三确保”目标。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加强定期检查和动态管理,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建立健全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促进产业提档升级,通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等途径,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落实开展“万企联万村”行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帮扶政策措施与脱贫群众参与挂钩,培育提升脱贫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能力,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探索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全面构建城乡统筹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更好满足相对贫困人口多层次、多样化帮扶救助需求。推深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逐步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壁垒。进一步完善城市人才、工商资本、科技成果下乡机制。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加,持续扩大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覆盖面。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发挥村党支部书记、乡村能人、乡贤“五老”、村民小组长等作用,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构建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完善农民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抢抓国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市”的格局与定位,等高对接中等城市规模与品质,做大做强无城市区不动摇,不断壮大城市能级量级、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与竞争力。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形成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布局城镇化地区。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适度向城镇集中,推动第二产业向无为经济开发区和羽毛羽绒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集中。组织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对无为城区、无为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东部新城及各镇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及镇总体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按照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有序实施成片开发土地征收。高效利用农产品主产区。充分发挥各镇比较优势,建设市域中部精品果蔬生产片区、沿江特种水产水生植物种养片区、北部珍稀苗木坚果栽植片区和西部生态休闲农业体验片区四大农业功能区,因地制宜构建种植业优势区域和专业生产区,促进农业空间高效利用。严格保护生态功能区。大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优先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薄弱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倾斜。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优化完善以无城为中心,以国道347为城镇发展轴和省道208为产业发展轴的“一心两轴”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全面提升无城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中心带动、重点镇和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完善提升无城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服务“三农”的核心功能,形成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推动城镇村联动融合发展。聚力发展高沟、襄安、石涧、牛埠、开城等重点镇,建设培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服务功能完善的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吸引农村人口集聚。引导发展特色镇,突出镇资源要素与历史文化禀赋,以分类引导、绿色发展为方向,合理确定集镇发展方向与主要职能,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引导严桥、开城、红庙、鹤毛、昆山、蜀山等镇特色化发展,围绕生态资源等优势打造一批精致、生态、宜居的特色产业集镇。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提升无城中心城市能级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按照“开发城东、完善城南、提升城西、改造老城”的思路,提升无城中心城市能级,打造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城,创新开发模式,整体规划,分期连片开发,拉开新城框架,扩大城市规模,集聚高端要素,打造“产教景智文”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片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成235个老旧小区改造或棚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改造老旧街区,保护历史建筑,引导发展商业步行街、文化街、古城古街,打造市民消费升级载体。改善城市公用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推进共同管沟建设,健全城市路网系统,完善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健全停车场、智能快件箱、社区菜市场等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园和托育服务供给,补齐体育场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品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扩建提升城东污水处理厂,改造绿泉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3座污水处理终端,提升无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升“水脉绿城”底蕴,实施环城河综合治理和环城河景区提升工程,启动西河景观带建设,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序推进“撤镇改街”工作,全面优化调整城市社区。到2025年,无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左右。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6:“十四五”无城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市政道路。金塔东路、军二北路、幸福北路、横二路、福渡路西延、西河北路、无开路改造工程(零碑至新巢无路)、经二路、渡江北路、凤河北路延伸、北门外大街至新力大道改造、草市街至太平巷改造、环城河以内和西北片区主次干道路面“白改黑”工程等。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公用设施。城市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农文化广场改造、城南体育公园改造、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人居环境。老旧小区改造、无城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羽毛羽绒产业园区新建雨污水主干管网及工业供水管网工程、绿泉工业污水处理厂改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体化、新力大道、无仓路、襄安路等城市易涝点治理、雨水管网改造建设、无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提升、环城河综合治理、城市绿道、绿化提升等工程。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高沟、姚沟、泥汊三镇连片发展,整合区域空间资源,增强配套功能,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快集聚人口、产业等发展要素资源,突出城市功能分区,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引领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加快西部区域发展,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养殖、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等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实现市域东西乡协调发展。做强镇域经济,实施“一镇一业”计划,科学定位各镇主导产业,努力培育以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养老、商贸流通、生态农业等为主导的新型特色小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培育一批专业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同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有效提高城市户籍人口总量和城镇化率。落实“三权”不变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稳步推进城乡就业、住房、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五有并轨”,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引导撬动工商资本投入城乡融合发展项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和信息统计发布机制,坚持“精准调控”,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九章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机遇,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以扩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核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相互促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借力安徽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发挥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坚持协调共进,秉承错位协同发展、特色优势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构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强与沪苏浙对接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与沪苏浙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深度融入沪苏浙先进制造产业链。协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引入沪苏浙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来无设分校分院、教育联盟、专科医院,引进知名专家来无开展诊疗活动和学科建设,争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参与共建长三角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一体化防洪体系,做好长三角区域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安全事件、重特大事故灾害的相关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的衔接,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同待遇。融入合肥和南京都市圈。依托地处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充分利用高铁“同城效应”,发挥“后花园”优势,积极加强与合肥、南京两大城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联系,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医疗机构、高端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类合作项目,推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大产业合作和旅游资源联合开发。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