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安徽省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4-24 07:22:54
摘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接近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涌现更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强县(区、市)。...
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深化和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继续实施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引导农户发挥好主体作用,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统筹农户和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升级,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鼓励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优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布局。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加快推进进村入户道路建设,深入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完善村庄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整体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和保障。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全面实施“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快自治乡村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快法治乡村建设。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发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快德治乡村建设。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向农村地区延伸,深入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加快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9乡村建设行动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重点解决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加速推进农村公路联网成环、提档升级,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十四五”时期,全省实施乡村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工程5000公里以上,乡村道路延伸连通工程10000公里以上。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农村供水自动化管理,进一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到202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美丽乡村建设“441”工程。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400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和40000个美丽乡村自然村庄,提升1000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徽农之星”乡村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服务乡村的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每两年选拔一次、每届选拔200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5万人。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计划,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5万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学员4000人。实施农业技能人才技能等级提升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4万人。实施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提升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等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第三十五章 深化农村改革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强化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加强承包地管理,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执行公共利益征地的相关制度规定,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健全征地补偿安置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新一轮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扩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范围。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闲置、废弃以及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定期清查,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通过折股量化、发包租赁、联合经营等方式开展合作,多途径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农业农村要素保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计划,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离岗创新创业,推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基层农技人员倾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适时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农业农村。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鼓励市县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加,不断扩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覆盖面,鼓励利用好农产品期货市场。支持乡村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六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确保政策连续性。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衔接的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和收益使用。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强化稳定就业,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支持脱贫地区在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改善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过渡期内保持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健全脱贫地区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积极探索经济强县与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优势互补新路径,在产业共建、劳务协作、人力支援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深化“一抓双促”工程,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扎实推进机构队伍衔接,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开展“万企联万村”行动。完善优化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20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工程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先行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县域经济发展质量高,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好,基本没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包括:肥东县、肥西县、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相山区、烈山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天长市、琅琊区、南谯区,霍山县,当涂县、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湾沚区、繁昌区、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广德市、宁国市,铜官区,迎江区、大观区,屯溪区、徽州区,共34个县(市、区)。主要任务是,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探索经验、率先突破、走在前列,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为其他县作好示范。到2025年,一批资源条件好、地理位置优、产业发展旺、集体经济强的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正常推进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较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包括: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濉溪县、杜集区,五河县、固镇县、淮上区,凤台县、田家庵区、潘集区,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含山县、和县,无为市、南陵县,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宣州区,枞阳县、义安区、郊区,东至县、青阳县、贵池区,桐城市、怀宁县、宜秀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黄山区,共38个县(市、区)。主要任务是,用好现有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由易到难、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初步建立,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攻坚区。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较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包括: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谯城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怀远县,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寿县,定远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石台县,潜山市、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岳西县,共32个县(市、区)。主要任务是,用足用活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努力追赶,跟上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升,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推动“一圈五区”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协调发展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省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七章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主体功能区导向。大力推动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加大对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支持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生态功能区聚焦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优先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薄弱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编制实施省市县乡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落实省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落实空间开发保护原则,全力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落地的空间需求,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等重大区域发展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十八章 高质量建设“一圈五区”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明确战略定位,强化优势互补,增强各区域板块内生发展动力,打造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高水平建设合肥都市圈。稳步推进合肥都市圈扩容提质,建设东中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深入实施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一小时通勤体系、一体化产业体系、一卡通服务体系。提升合肥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科技、产业、制度创新,加快合六经济走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建设,规划建设合芜马、合滁、合铜产业走廊。支持合肥蚌埠在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传感器产业集群。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域联动,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强化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2O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一体推进,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更好引领服务全省创新发展。勇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形成更多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创新成果。发挥长三角海创中心作用,有效激活留学人员的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主动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在产业创新、园区开发、要素供给、机制协同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推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持续优化完善功能,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引进高水平研发人才和产业人才,健全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到2025年,示范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翻一番。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