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甘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甘谷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6011 发布时间:2016-03-08 09:33:20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20日在甘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甘谷县县长 申君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冀城工业园、甘谷物流园、大像山文化园,合理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科技与现代农业、工业经济、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设立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中心,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支持专利发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转化应用力度,力争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0项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强力推进大城区建设。按照“东西拓展、向北延伸、中心建成区集中改造配套完善”的思路,围绕“一带两心、轴向强化、组团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西城区、渭北片区、旧城区、六峰片区和康庄路、冀城路、富强路、南滨河路沿线“四片四线”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十三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新建北滨河路和西环路,建成康庄路沙沟立交桥,启动渭北片区和南滨河路片区路网建设,实施康庄路、富强路东西延伸工程,改造像山路、车场街、南环路等8条城区道路,全面硬化城区小巷道,提升交通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天然气入户进度,实施渭北片区供热、城区防洪排涝、主干道雨污分流等工程,配套完善便民市场、停车场、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休闲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建设一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强城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突出城镇功能定位,抓好磐安、六峰、礼辛等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分类推进现代农业型、工业支撑型、商贸带动型、生态旅游型、历史文化型城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5%以上。分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层推进、示范引领,开展“一池两改三化”和“五清五改”,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脏乱村,提升特色村,打造示范村,到2020年,建成示范村120个以上,环境整洁村达到85%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综合防治畜禽污染,逐步延伸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努力建设庭院净美、环境优美、乡风和美、生活甜美新农村。
  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绿色富县、绿色惠民,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甘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合理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严格区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界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实行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积极实施土地整治、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县80%以上的坡耕地得到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上。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各类造林20万亩、道路绿化500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6%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制造,支持清洁生产,加快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引进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开展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配套建设冀城工业园集中供热和污水处理系统,实施大唐甘谷发电厂热电联产、祁连山水泥公司空心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积极发展绿色物流服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城区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以上。高效节约利用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编制节水规划,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有效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用地规模,复垦工矿废弃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持续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增强公民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管煤、改炉、降尘、限车、控烟、治水六项措施,重点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燃煤锅炉脱硫脱硝改造、土壤污染修复、地膜回收综合利用等工程,促进环境质量稳定好转,2020年城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以上。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部门“四张清单一张网”动态管理,规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运行。落实公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营造更有利于创业创新、投资经营的市场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全国农村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进村级供销社、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三社合一”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城乡建设、棚户区改造、交通发展等县级投融资平台运作水平,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完善信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建设,实现重点领域互联互通。拓宽合作交流领域。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办好大像山民俗文化旅游节,创排一批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提升甘谷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参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促进各个层面的友好交往,努力把甘谷打造成文化带动、经贸合作的新型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现有资源环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整机、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生产线,建立与全市“六大工业集群”相关联的产业链条。以智慧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综合运用委托招商、概念招商、并购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集约用地型、优势互补型、填补空白型的项目落地实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做精做强职业教育,努力建设全省教育强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学生寄宿楼和教职工周转房建设,在有需求的行政村新建幼儿园320个以上,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44万平方米,扩建县三中,迁建县六中,创建省级职业技术示范校实习实训基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伏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响“华夏第一县”品牌。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新建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村级文化服务设施,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启动毛家坪遗址公园、姜维故里三国文化园、天门山公园、古坡生态旅游区、尖山寺森林公园建设,全力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渭河沿线精品旅游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保制度,推行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强化医务人员培训管理,提高县医院综合医疗服务、中医院中医特色服务、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尽力满足城乡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成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外科大楼,实施县中医院制剂楼、康复楼工程,启动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