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江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江口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8-17 08:39:43
摘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达到9%,迈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县市行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7:25.5:51.8;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55%。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绿色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农业实现...

  第二十四章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实现基本现代化和2035年达到东部地区公共服务平均水平为目标,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完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深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运行机制;完善和规范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和政策外费用报销政策,确保参保患者应报尽报。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建立统一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建立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做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技能教育培训,做好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完善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深化殡葬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殡葬一体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快健全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以社会救助“8+1”制度体系为基础,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推进社会救助综合化改革,推动社会救助向全方位兜底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拓展,推动社会救助从物质现金保障向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拓展,推动兜底保障水平从保基本生存向保适度体面生活方向发展。加强与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的衔接,统筹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高度关注城镇困难群体的生活、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推进社会救助精准化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建立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健全以入户收入核查为核心,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县、镇(乡、街道)两级抽查为基本保障,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财产认定条件、量化子女赡养费用和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核算标准。统筹运用急难社会救助、专项救助和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建立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住房基本需求。制定实施县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统筹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各类老旧小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推进以城区为重点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建设用地、资金筹集和对象标准,结合城镇改造和乡村生态移民建设一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房。加大公共租赁住房有效供给,将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用好国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配套政策,推动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继续做好保障房质量管理、入住审核、后续管理和信息公开工作,抓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工作。坚持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实施分类保障,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轮候期内给予保障。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的综合社会福利服务格局。大力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服务队伍,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保障好传统民政对象社会福利服务,逐步将服务保障对象扩展到社会老人、残疾人和社会家庭中的困境儿童。创新社会福利服务方式,制定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清单。加强专业社会工作,健全专项社会服务制度,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场所、农村残疾人托养场所建设,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儿童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助学”、“日间照料”等社会服务制度。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继续加强社会福利院、城镇中心敬老院和社区残疾人康复场所、儿童救助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妇女法律服务站等建设,补缺社会福利发展短板。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深入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志愿服务行动和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完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继续做好收养工作。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推动慈善超市和社会捐助站点建设,支持城乡社区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有效发挥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鼓励慈善组织和慈善力量由城市进入农村,积极参与“中华慈善日”,实施好“贵州省退役军人援助关爱基金”等项目。强化依法监管,落实和强化慈善事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各类公益性服务,升级“慈善江口”信息平台,打造“互联网+慈善”新模式。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9   完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重点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工程:线上、线下、自助终端机服务的现代化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县乡村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社保银行一体化”平台、县21个智慧社区、县7个村委会综合服务设施、县三社联动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新建一批保障性住房等。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社会救助重点工程:社会救助“8+1”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社会救助精准化建设;建立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等。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社会福利重点工程: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社会救助精准化建设;“残疾人两项补贴”、“儿童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助学”、“日间照料”等社会服务制度;儿童福利院提质改造工程、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县儿童之家、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县乡社会福利院;建设一批社区残疾人和老年人康复场所、农村残疾人托养场所;志愿服务平台和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慈善超市和社会捐助站点建设;镇乡殡葬服务站及公墓建设、县军人公墓、县8个镇乡集中治丧点、7个镇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等。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十一篇 深入推进平安江口和社会治理建设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五章 深入推进平安江口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社会治理、源头治理,大力实施“和谐稳市”工程,着力推进“平安江口”“法治江口”建设,创新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与推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深化“平安江口”建设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强化反恐维稳工作,严厉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大力推进“平安江口”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网格化布警机制,统筹和优化县、镇(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运行。深入实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联防联管,完善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治安问题整治和命案防控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一批智能化“平安小区”“平安村居(社区)”。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突出问题青少年联管联治。加强政法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加快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装备设施和信息现代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防范化解交通、非煤矿山、化工等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全面提升法治能力和水平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认真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加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大力推进“法治江口”建设,深化法治监督体系改革,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重大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及倒查机制。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和行政执法、国家监察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格确定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积极推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镇乡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司法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有机统一。发挥县人大、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自觉守法意识,提升“八五”普法实效。加快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加大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六章 大力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执政力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毕节经验”,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抓好一批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工作示范,打造一批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社区治理四个体系,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动矛盾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综合、指挥调度、联动处置体系。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社会规范建设,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创新推进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四进万家”活动,强化智能治理。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委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与组织领导,创新社会治理。积极引导公众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规范修身律己,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形成良性的可持续政府投资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隐患盘查摸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强化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群体性事件快速响应处置工作机制,确保评估备案率达100%。常态化开展“十大领域”重大风险的排查、化解、稳控工作,确保重大风险点化解稳控率100%。落实疑难重大风险项目包案责任制,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完善各类风险隐患应急预案。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管控,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机制,严防重大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风险。切实防范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粮食安全等风险,防范外来生物物种侵入。防范化解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风险。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县级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建设,完善救灾指挥中心和城镇应急避难场所。实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工程,建立完善县、镇(乡、街道)、村三级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双重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五大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