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黄石市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4-30 11:14:06
摘要:全市经济总量确保2500亿元、力争3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质量、产业能力、产业生态、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突破,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之城。...
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大力发展块状经济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支持各县(市、区)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文章,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做强块状特色经济,做强兴县富民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将西塞山区的河口镇,大冶市的大箕铺镇、还地桥镇,阳新县的富池镇、浮屠镇等都市区周边乡镇培育成未来城市宜居宜业的人口集聚地、“卫星城”。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黄石为目标,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重点建设保安镇、陈贵镇、灵乡镇、金山店镇、氵韦源口镇、白沙镇等特色产业强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金牛镇、王英镇、龙港镇、枫林镇等文化旅游名镇。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培育创建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打造成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升级的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和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支持大冶青铜文化小镇、茗山芳香小镇建设,培育殷祖古建小镇、王英仙岛湖国学文化旅游小镇、金海白茶小镇、华新水泥文化小镇、下陆跨境电商小镇、太子豆腐小镇等特色小镇,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3-5个省级特色小镇。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公共交通、能源保障、给排水和防涝排渍四大体系,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带动力。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构建畅通路网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聚焦破解城市交通瓶颈,加快实施重点道路建设工程,形成“对外联通、组团畅通、对内环通”的现代化城市交通路网体系,打造畅通城市。健全水铁公空交通网络,形成对外高效联通、对内有机衔接的武汉城市圈交通网络和相邻城市间“1小时经济圈”。实施中心城区“南北向、东西向”轴线通道工程、沿江大道(含沿山段)、新黄思湾隧道、大棋路快速化改造、大泉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快捷路网建设,规划建设环大冶湖绿色交通网,完善城市“快速中环”路网,构建中心城区组团间15分钟交通圈。围绕解决“行路难、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推进沿湖路改造、李家坊、陈家湾立交改造等项目,加快立体交通、城市断头路和城区次干路、微循环路及背街小巷道路建设,推进城市交通“微循环”,建成环磁湖快捷内环。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构建绿色公交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推进有轨电车一期、二期、三期项目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公交智慧化改造、城市新能源充电桩、智慧停车引导系统建设,建设车桩相随、智慧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万个、充电站300座。完善公共交通站点周边慢行接驳系统、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系统,推动城市慢行系统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以有轨电车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为辅助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6%以上。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完善给排水和防涝排渍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备用水源的保护与管理,配合老城区道路改造,实施花湖水厂二期、西塞水厂牯牛洲长江取水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王英水库水源地保护及城乡供水工程,同步实施供水管道迁改工程,到2025年城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73万吨/日。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实施黄石市排水管网修复与改造、胜阳港泵站改造及磁湖排江通道改造等项目,加快建立完善高效的城市排水排污防涝体系。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施城市积涝点综合整治、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倍增,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构建现代化能源保障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完善电网,实施湖北华电退城入园2×660MW超临界机组、黄石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站等项目。推进老旧小区供热、供气、供电等传统能源设施改造升级,新增供气管网1500公里、供热管网70公里、供电线路2250公里。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实施黄石综合能源站、阳新富池LNG罐箱集中储备加注和多式联运等项目,推动油、气、电、风、光储多能互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达到18%。加强能源应急储备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应急储备基地、石油储备库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天然气应急储备战略基地。加快建设区域煤炭储备、交易及物流配送中心,增强能源应急保障能力。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提升城市品质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山水人城共融共生,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宜居方便、功能配套、大方美观、文化浓郁”的要求,在建筑、功能、风格上总体谋划、分区设计,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所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建设完善老旧小区及周边养老、育幼、停车、便民等配套设施,实现小区智慧安防、物业管理全覆盖,提高老城区宜居品质,促进新老城区均衡协调发展。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打造“15分钟生活圈”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根据未来城市人口与服务发展需求,科学规划生活圈层级体系,构建以15分钟步行为主导,以公共交通、自行车绿道交通为补充的便民生活圈。突出服务、应急、活动、便民四大功能,合理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快建设完善新老城区、工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聚焦“衣食住行、文教体卫”基本生活服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社区生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完善城市公园绿道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突出黄石山水资源特色,以城市山水骨架为支撑,大力推进公园体系、绿道体系和配套体系建设,建成显山露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实施大众山生态公园、黄荆山公园、青龙山公园、西塞山公园等“百园城市”建设工程,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城市公园、绿道公园四级公园体系。高标准建设沿长江、环磁湖、环大冶湖城市绿道,重点实施“一江三湖”景观带建设项目。新建城市公园100个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机制。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加强城市管理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细管、城市智管、城市众管”,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治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强化城市规划引领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强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合理规划城市雕塑,充分体现城市山水园林特质、矿冶工业文明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城市风貌和品质内涵。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违法建筑、占道经营、高空抛物、违规饲养畜禽、噪声污染以及交通秩序等重点治理,建设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数字城管提档升级,建成市、县、乡(镇)三级数字城运中心。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动城市治理资源下沉社区。推进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城市管理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鼓励、引导多主体全方位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放宽、优化和规范城市落户门槛,建立健全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农村“三权”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放心落户城镇。深化居住证制度,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以及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当地城镇户籍人口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新市民归属感安全感,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政议政、参加社会(社区)管理,在就业进城、生活进城的基础上,实现“身体进城”“心理进城”。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三纵一横”乡村区域发展布局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黄石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和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型。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构建“三纵一横”乡村区域发展布局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纵”。东部沿江绿色发展先行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黄石新港多式联运,沿长江布局、发展沿江乡村特色产业。中部特色农业示范带:依托大冶湖高新区、大冶市区、阳新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西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依托武汉光谷、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和黄石市区、大冶城区,着眼配套黄石临空经济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横”。依托幕阜山脉和大广高速、杭瑞高速,以生态保育、生态涵养为底色,打造南部幕阜山农旅生态示范带,推进农旅融合发展。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在58万吨以上。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现代农业装备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行动。加快推进黄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试验)中心、平台和示范基地。重点抓好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香型水稻、菜果茶、水产等优良特色品种繁育。到2025年,建设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Qx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突出镇域经济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重点发展“双水双绿”产业,鼓励发展油茶、蔬菜、苎麻、中药材等产业,到2025年,全市生态综合种养、果茶产业面积分别超过100万亩,油茶、蔬菜、苎麻、中药材等产业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35万亩、5万亩、8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一批高效农业基地。实施农业优质品牌创建提升工程,提升“黄石稻虾米”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拓展“韦源口螃蟹”等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两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和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依托黄石临空经济区,打造出口农产品品牌。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