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5年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成都市成华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55 发布时间:2016-11-29 07:38:56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4日在成都市成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光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成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成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
  成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战略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抓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打造“现代城东、宜人成华”,为建设国际化新成华奠定决定性基础。
  成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聚集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经济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打造新常态下成华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实现由 “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的转型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建设北改优城典范区。坚持“四态合一、产城融合”的理念,着力打造城市形态美、功能配套好、都市气息浓的城市品质,实现由“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人”为本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转型,在全市率先建成畅通城北、发达城北、宜人城北,提前实现“五年大变化”目标。
  ——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创新政府、发展创新经济、构建创新社会”为着力点,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为突破口,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建设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高地。
  ——建设绿色生态宜人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稳步增长,水质、大气质量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社会治理标杆区。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服务治理“大联动”等改革创新取得决定性成果,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基层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区。
  ——建设共享富民幸福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全面覆盖,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度不断增强。
  成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效。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格局。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宜居环境。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汇聚广泛资源。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成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二是构建产业新体系;三是提升城市新品质;四是增进民生新福祉;五是塑造制度新优势;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2016年工作建议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加快国际化新成华建设大有作为的一年,多种机遇汇集叠加,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四川领跑西部、追赶东部的势头强劲,正成为西部最具辐射带动力和吸引力的区域,成都站上“万亿级”的全新起点,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已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活跃的重点城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来自内部、外部多个层面的重大利好汇聚成华,为我区在更高起点推动更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处于城市转型、区位升级的上升通道。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落地、四川出川大通道提速建设、成都经济圈交通网络不断加密,尤其是成都东客站投入运营,我区作为成资内渝、成南遂渝、成德绵等主要经济发展带的桥头堡和枢纽门户的地位更加凸显,全区交通区位、经济区位加速升级。二是拥有重新画图、后发赶超的规划优势。经历“东调”、“北改”两轮城市“腾笼换鸟”,全区目前拥有大量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这是未来5年其他中心城区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可以高端切入、成片规划、连片开发,一步到位重构城市空间和产业功能区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最大效益用好宝贵的空间资源。三是具有智力密集、抢占先机的发展潜力。“东调”后我区仍保留了不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创新企业,留存了众多可供直接利用或改造利用的载体,辖区内还聚集“四院三司”、电子科大、成都理工等众多央企、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空间、科教、创新资源可以承载全区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需求,必将为成华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抢得先机。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有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区人民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我们一定能够把成华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区委确立的“稳中奋进、统筹发展”工作主基调,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完善、创新引领、招商引资、惠民利民上取得新突破,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打造“现代城东、宜人成华”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48亿元、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创新引领行动,着力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业天府·圆梦成华”行动计划,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全社会创新创业潜力,切实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快打通“两大通道”,激活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开展精密机电装备、电子信息、移动支付技术等领域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及应用。着力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创新转化体系,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安全、核技术应用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
  布局“一圈一道多园”,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加快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围绕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布局创新创业产业链、力争2016年入驻企业100家,推动我区由“知识载体聚集”向“知识经济聚集”跃升。以“梦想东方”双创品牌塑造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创业大道,推进沿线锦电784创业孵化器、财富大厦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基地等载体建设,着力建设创新创业的集散地、高端人才的会客厅。加快东郊记忆·互联网创意产业园内腾讯、乐视云等签约项目进度,促进龙潭工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档升级,持续打造融创汇·汉鼎宇佑高新科技业孵化器、东梦工厂·小微文化科技创意创业孵化器等新建载体,打造电子十一院科技广场等一批创新创业社区,加快形成统一品牌、统筹推广、互补衔接,竞相发展新格局。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强化创新创业保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制定更具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为创新创业集聚更多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青年创业促进等行动,加快筹备设立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发展基金,为创业青年发放免息、免担保创业启动资金贷款,建立社区创业指导中心,匹配专家导师开展“一对一”创业帮扶,提供实体店体验、政策指导等“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由以往的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支持转变。
  二是实施工业强基行动,着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二产新优势”。坚持以“都市工业”为主攻方向、“园区聚集”为发展路径,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现代都市工业,筑牢城市发展产业基础。
  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坚持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抓紧编制龙潭总部经济城“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及园区铁路以东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园区铁路以东片区2706亩土地整理,进一步拓展龙潭都市工业园、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等楼宇工业载体,大力引进工业总部、工业设计、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等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优质项目,让黄金资源发挥黄金效应。
  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针对成焊宝玛、航天通信、四川北斗等优势龙头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中小工业企业引导和支持力度,努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吸引广大青年创业者、各类企业和机构来成华创新创业,培育省、市技术中心2家以上,形成更多工业发展新生力量。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积极参与全市工业“竞进拉练”, 加快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搭建企业融资平台,运用好“壮大贷”等资金支持手段,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八里庄、二仙桥、昭觉寺等片区的电力布局,争取早日纳入国网项目建设序列,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能源等保障。
  三是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着力构建更具实力的“三产新体系”。坚持“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同时发力,有机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既讲体量,又重质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加快发展中提升质效。
  以项目工作为中心,做强支撑点。做大投资规模,全年实施经济社会发展项目430个以上、完成投资420亿元以上,全力打造一批投资额度大、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增添投资潜力。狠抓项目促建,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工作取向,健全三级调度会议机制,引导资金集中投向北改、棚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需求领域,全力保障项目如期达到形象进度,加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增强投资动力。提升服务效能,出台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管理办法等投资促进政策,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扩大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把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增长的“源头活水”,大力激发投资活力。
  以高端发展为取向,壮大产业链。把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楼宇经济三种新经济模式作为促进成华经济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因素”,坚定不移走集约发展、高端发展的道路,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着力做大主导产业“总量”,进一步做大金融服务、商贸商务、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规模,吸引各类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传统金融业态聚集,扶持互联网金融、要素市场、股权投资等新兴金融业态;立足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帮麦网、优保国际等跨境电商,将建设路打造为以保税区直营店为带动的特色商业区;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和能级,大力拓展定制服务、网络购物等新兴商业模式,培育更多消费兴奋点和爆发点,形成市民购、访客购、电商购多购并举的消费局面,让主导产业“挑起大梁”。着力扩大新兴产业“增量”,加快发展文化创意、都市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创新“文化+旅游+创意”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东郊记忆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景区,提升打造“国际精品旅游长廊”,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新地标和西部重要旅游集散地,让新兴产业“彰显品质”。着力提升房地产业“质量”,做强“商务地产—商贸地产—品质住宅—优质物业—中介服务—家居装饰”产业链,力促世茂·茂御、长峰·龙之梦等五星级酒店尽快建成运营,恒河、华茂、佳年华等高端写字楼加快推进,力争全年新开工面积450万平方米、竣工40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占比提升至30%,让房地产业“扩能增效”。
  四是实施融入“一带一路”行动,着力取得更加明显的“开放新成效”。立足成华作为成都建设“国家门户城市”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大引强选优力度,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