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施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施秉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476 发布时间:2016-03-02 17:13:37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7日在施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 长 张双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施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以改善发展条件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坚持以交通、水利为重点,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交通网、水网、讯网等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配合实施三(穗)施(秉)高速公路连接通道建设;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等升级工程;推进县城至景区旅游通道建设;完成乡村公路提质达标工程和村村通水泥路、通客车工程,着力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和安全出行的问题。加快骨干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深化改革为目标,全面推进开放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在创新中赢得后发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提供持续动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不断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激发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业孵化、技术转让等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国内重要的中药材(苗药)研发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研发基地和白云岩喀斯特地质(貌)科研基地等。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保14%以上,力争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确保10%以上,力争13%;规模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13%以上,力争1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以上,力争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州下达计划范围内。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94%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大扶贫”为重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第一战。
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打好“十三五”脱贫攻坚第一仗,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夯实基础、创造条件、筑牢信心。今年,要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722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完成马号乡“脱贫摘帽”任务,8个贫困村出列。重点打好“六大攻坚战”: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优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发生率高的自然村寨进行整村整寨搬迁。今年要完成696户2777人的搬迁任务。以自然村组整体搬迁为重点,重点考虑对景区核心保护区、深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等发展条件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高、效益低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安置主要考虑向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搬迁,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
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围绕“三种一养”主导产业,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北药南扩”、“北烟南扩”、“北果南扩”,将项目扶持和发展布局重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倾斜。今年要在南部乡镇实施中药材种植600亩,烤烟种植8790亩,精品水果种植3900亩,发展稻田生态种养示范1000亩,发展林下生态养鸡2.5万羽,支持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每个贫困乡镇都要建1个扶贫产业园、1个电子商务平台,每个贫困村都要成立1个产业扶贫合作组织。同时,抓好旅游扶贫、金融扶贫、劳动力培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交通运输、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打好生态补偿脱贫攻坚战。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努力把我县25度以上的基本农田和重点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以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为重点让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渠道。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将基础设施重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寨倾斜,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马号、双井等贫困程度深的乡镇通村、通组硬化路建设、水利项目建设、物流站点建设、通讯网络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加快补短板、促发展、助脱贫。
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优先投入,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政策,解决困难群众因学致贫和因学返贫问题。抓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2016年村级卫生室项目重点向贫困乡镇倾斜,实施马号乡中心卫生院的整体搬迁;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有序推进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确保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政策性兜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因灾等造成的临时贫困群众及时给予救助,扩大救助面和救助水平。
第二,以“大旅游”为主线,作好规划,唱响品牌,全力打造施秉旅游“升级版”。
旅游是富民兴县的支柱,是聚集人气的关键。我们将围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唱响世界遗产品牌,全力推动施秉旅游上档升级。2016年,旅游接待人数力争完成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以上。
全力提升景区品质。积极申报云台山、杉木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争取将施秉喀斯特景区纳入省“100个旅游景区”中的示范景区。创新开发旅游产品,策划建设玻璃栈道、高空索道、自行车道、背包族观光道等旅游体验产品,开通杉木河全程、短程漂流和白沙井至杉木河出口神秘夜漂体验。深度挖掘和包装好云台山宗教文化,开展白马寺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提升文化旅游内涵。配合做好氵舞阳河景区全程通航通游。加快推进景区WIFI建设,实现县域景区4G网络、免费WIFI全覆盖。
全力提升服务功能。大力实施旅游景区配套设施提升工程,抓好云台山、杉木河景区步道、护栏、标识标牌、公厕、垃圾收运、安全防护等设施的提升改造。开通县城至景区公交专线和旅游专线。规划建设县城游客集散广场、偏桥古镇文化旅游特色商品街等旅游服务功能区。完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交通通讯等旅游行业领域服务配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景区、城镇郊区、农业园区、传统村落及交通干道沿线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旅游村寨、旅游小镇和农业体验园,带动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客栈、农家乐。
全力提升宣传营销。办好第三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旅游节,举办各种旅游主题赛事活动。积极与国内知名旅行社,以及周边县市开展旅游合作,建立西江苗寨—云台山—杉木河—镇远古城旅游精品线路,开通“精品景区+直达快巴”旅游快速通道。加强网络宣传促销合作,利用网络媒体、电视播报、墙体广告和旅游杂志等大众媒体,大力度、立体式、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创新旅游营销机制,探索建立景区联票运营模式,形成旅游营销合力,着力提升施秉旅游的关注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力提升行业管理。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实现旅游业务线上销售、预定、管理和营销等功能。建立完善旅游执法主体,严厉打击破坏旅游秩序的违法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行社、宾馆、酒店、农家乐等服务企业的管理,抓好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让游客的旅程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加快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第三,以“大健康”为依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围绕“养、游、医、健、食、管”,开发一批大健康产业精品,推动大健康发展风生水起、大放异彩。
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立足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巩固提升“施秉太子参”、“施秉头花蓼”、“施秉何首乌”等药材种植生产水平,培育壮大以中药材为主的民族医药产业。大力发展食药两用产品,推动施秉大宗药材进入资源食品名录,以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等中药材为主要品种,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产品。加快推进云台山户外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打造云台山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目的地。着力培育健康运动产业链,谋划举办登山、徒步、野外露营、马拉松等户外运动赛事及龙舟竞赛等民族体育竞技项目。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认证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唱响“生态施秉、绿色施秉、有机施秉”品牌。按照农旅融合、农景融合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地坝峰辉农业观光园、建国河塘月色农业观光园、甘溪刘家庄农耕文化体验园等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抓好精品水果产业带建设,着力打造北部公路沿线产业带和南部经济走廊,构建“北部带南部,南北齐发展”的“一带一廊”产业格局,实施精品水果种植1万亩以上。做强做精中药材和有机烤烟产业,确保中药材规范化种植10万亩、烤烟种植4万亩以上。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培育家庭农场20家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