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7年麻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麻江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3-28 07:59:37
摘要:“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从12.66亿元增加到26.53亿元,年均增长15.9%;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53亿元、0.68亿元分别增加到3亿元、1.9亿元,年均增长14.4%、2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6.1亿元,年均增长41.76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7亿元,年均增长16.8%。2015年,在全州13个非经济强县排名中,我县35个核心指标有20项排名前八名、7项排名前三名,各项核心指标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全县小康实现程度达88.6%。...

  (2016年11月27日在麻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县人民政府县长 夏景卓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1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强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特色食品加工、山地旅游、健康养老四大基地建设,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围绕目标努力,围绕目标聚力,围绕目标迈进,围绕目标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定位准确、发展提速、效益向好、后劲增强的后发赶超态势,形成了民生为先、小步快跑、小县办大事的“麻江现象”,探索创造了“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带动发展、‘三到社区〔1〕’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山地生态体育公园完善城市功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和谐乡村”的“麻江经验”。这五年,实现了产业提升、设施完善、改革有效、民生普惠、民众幸福的良好局面,麻江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幸福感明显增强。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抓产业融合,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引领和突破口,全力探索和推动以乌卡坪为核心区的农工一体、农旅融合产业新模式,实现农业 “接二连三”发展,成效初显。成功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29︰26︰45。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搭建“东部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中部花果源生态农业示范园、西部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园”三大园区平台。积极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贵州科学院共建了蓝莓工程技术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在麻江建立了专家服务站。引进广东温氏集团、陕西海升集团、山东寿光东隆公司,助推了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养殖四大产业发展。全县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52.9%。绿色工业逐步形成。陕西海升集团、多彩苗宝等龙头企业入驻,蓝莓及特色食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实现从农业中抓出工业来,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工业发展向绿色生态迈进。山地旅游发展迅速。大力发展山地旅游,重点实施了蓝梦谷蓝莓生态旅游景区、乌羊麻嘎尤苗寨、卡乌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和夏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蓝梦谷蓝莓生态旅游景区与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区融合发展模式得到省州的肯定,为省州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意、亮点和经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从12.66亿元增加到26.53亿元,年均增长15.9%;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53亿元、0.68亿元分别增加到3亿元、1.9亿元,年均增长14.4%、2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6.1亿元,年均增长41.76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7亿元,年均增长16.8%。2015年,在全州13个非经济强县排名中,我县35个核心指标有20项排名前八名、7项排名前三名,各项核心指标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全县小康实现程度达88.6%。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功能完善抓城乡统筹,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规划更加科学。围绕“1城2镇30个中心村〔2〕”布局,加大旧城环境品质提升和城东新区功能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由3.12平方公里扩展到5.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29.8%、39%。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土地整治、路灯安装、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国(省)道改造56公里,县(乡)道路改造25公里。建设沪昆高铁客运专线30公里,建设通村油路(水泥路)623公里,完成通组公路、串户路硬化700公里。实施病险水库治理11座,新建水库2座,累计解决8.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在全州率先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通客运”目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12万亩,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服务功能更加完备。狠抓县城提质扩容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东部以宣威镇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型小镇、西部以谷硐镇为中心的工贸商贸型绿色小镇建设,大力实施城镇公园、广场、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公厕、停车场、农贸市场和体育场馆建设,实施美化亮化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建立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品质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获得了“省级文明城市”称号。乡村建设更加美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3〕稳步推进,成功打造了宣威翁保、贤昌高枧、龙山复兴、金竹六堡、坝芒大开田等20个可借鉴、可复制、能推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州前列并得到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龙山镇复兴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寨”称号。6PE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改革突破抓内生动力,发展后劲日益增强。聚焦问题抓突破。始终坚持问题和群众需求导向推动改革。深化行政区划改革,完成龙山、贤昌撤乡设镇,谷硐、景阳合并设立了新的谷硐镇,杏山镇撤镇设杏山、金竹街道,下司、碧波划归凯里市。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改革,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到社区”、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探索开展“三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提升了城市社区精细化、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水平,极大提升了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得到了省州民政部门的高度认可,被中央编委办作为经验推广。率先建成全州县级最规范的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延伸到乡镇、到村,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联网。推行行政审批制度“三集中三到位〔4〕”改革,梳理审批服务事项318项进入大厅集中办理,实现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同步运行。强化基层服务创新,探索了“一办五部〔5〕”服务群众工作模式,通过整合部门资源,规范村事服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6〕”,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开放合作促发展。深化与杭州市滨江区、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省直机关工委、省公安厅警卫局、凯里市等结对帮扶城市、单位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凯麻和凯都经济带,狠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5亿元。加强县域金融机构建设,贵阳银行、贵州银行成功落户并挂牌营业。累计向国开行、贵阳银行、贵州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30亿元,有力提供了资金保障。采取与对口帮扶城市和帮扶单位互派干部交流,积极争取金融人才到麻江挂职,赴省内外高校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等举措,为麻江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节、蓝莓文化节、民族文化节、夏同龢法政思想研究讲坛、药谷江村品菊季等重大节庆活动,麻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创新模式强管理。抓好制度、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制定“轮流观摩〔7〕”“亮点工程〔8〕”等制度,创新“手机十户联防〔9〕”“平安短信平台〔10〕”等社会治理机制,探索“十联八创〔11〕”“一委三包五按月〔12〕”“4+5〔13〕”等民主管理模式并逐步推广,有力促进了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功举办了全国性的蓝莓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研讨会,蓝莓、蔬菜、粮食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县”称号。生态环境大改善。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2%。建成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宣威、谷硐2个垃圾焚烧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45.9%。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52.1%。建成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以“四清两提升〔14〕”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镇村组织、村民参与、轮流观摩、评比奖惩”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创建了“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寨”19个、“州级卫生村寨”27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4个,“州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3个。

 1/1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