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2016年荔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荔浦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81 发布时间:2016-03-01 17:34:11
摘要:──2016年2月24日在荔浦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荔浦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代昌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去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一年。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桂林市稳增长、促改革、...
 
积极主动融入开放合作。主动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积极融入“西江经济带” [10],承接沿海地区、港澳台产业转移。
 
推动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企业。探索产学研结合互动模式和农民非农就业新途径,完善知识产权配套机制。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7.振兴质量,提高品牌经济创建效益。
 
强力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荔浦发展质量总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广西平均水平。
 
8.传承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文化价值,壮大文化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实现荔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9.共享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期盼。
 
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福祉,实现全县人民群众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2016年的主要目标与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荔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县经济社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约束性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范围内。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积极进取,统筹兼顾,奋发有为,以超常的勇气,采取超常的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为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一)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广西小微企业创业园、广西农民工创业园、荣事达光电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金鸡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基础设施,扩建长水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推进“金牛-小微园-长水岭”工业长廊建设,探索建设总部经济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重点引导食品企业由传统产品向休闲食品转型、衣架企业由衣架产品向家居用品转型。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是引导停产、倒闭的企业通过整合、收购、并购等多种形式走出困境。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继续实施“超亿过千”、“惠企贷”等奖励扶助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成立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和中小企业服务公司,加强对企业上市、贷款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培育企业到Q板、E板、新三板挂牌,引导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建设过桥贷款融资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依托“一区三园”发展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加大对在谈重大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竣工投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重点突出奇观溶洞、生态观光、商务度假、运动休闲、民俗文化“五大”特色,继续打造“中国溶洞之旅,贡品荔芋之乡”特色旅游品牌,确保“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成功。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房地产、商贸和休闲旅游等重点行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区、市、县、乡(镇)四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着重打造桂林荔浦花卉苗木核心示范区、荔浦五谷丰登核心示范区等一批重点示范区,力争每个乡镇打造1-2个具有区域特色,有影响力、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区建设典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实施柑橘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拓展柑橘无病苗木繁育示范基地,推进无公害标准化商品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和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良性提升。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家庭农场。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完成修仁镇、双江镇试点任务。完成马岭镇、大塘镇标准化农田建设。实施寺村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荔浦河荔城镇南雄河段整治工程等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古信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杜莫、双江、大塘3座水厂改扩建及15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2.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二)发挥项目引领和推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全年实施区、市层面重大投资计划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达140亿元。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以上。第一季度重点开工建设北环路、县第二水源及水厂建设工程、滨江公园二期、体育场、中山公园片区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荔玉高速,重点推进五里物流中心、“中国衣架之都”衣架产品研发展示中心、景业商业广场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深化“马上办”、“五个一”工作机制,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进审批标准化工作,加快项目审批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滚动管理和退出机制。继续实施县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对重点项目审批实行并联审批,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充分利用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契机,运用土地治理和增减挂钩政策,大力清理闲置土地,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土地供给。认真做好项目规划,切实加强项目包装策划。
 
(三)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撤县改市”工作。积极创建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继续实施新老城区改造和建设,加快滨江南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重点推进滨江C区、沿江商贸住宅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两环四桥”[12]、滨江公园二期、荔平路(荔浦大桥—五里段)建设。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加强建筑业、餐饮业的服务管理和指导,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四)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推进美丽荔浦建设
 
狠抓环境保护治理。继续实施环境整治,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继续对工业、农业等方面重点污染源开展专项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坚持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人居环境品牌,逐步实现“森林进城市、园林进单位、花园进农村,绿化千家万户”的绿色人居环境。积极开展“绿满八桂”活动,全面完成桂林市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深入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启动建设“宜居乡村”,以“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大专项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五)加大综合措施力度,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紧紧围绕“两个确保”[13]总目标,实现8个贫困村、3135人脱贫出列。继续实行“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的工作制度。全面扎实推进“六个一批”和“十个到位”[14],重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畜禽等产业在贫困村(屯)落地生根。加大对贫困村农产品品牌培育、推介和营销支持力度,争取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特色产业,组建1—2个合作社,每户都要有一个帮扶项目。推进教育扶贫,实施“雨露计划”[15]。抓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2500人以上。对贫困户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和信息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六)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激发“双创”工作新活力。抓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有利于“双创”工作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完成桂林市下达的任务。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水泥公路、安全饮水、节能路灯、城乡公交、电子商务、高音喇叭、天网监控、服务中心“八大村村通”。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每个乡镇都有1所中心幼儿园,加快义务教育“全面改薄”[16],推进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和县级中专综合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实施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充分挖掘荔浦特色文化,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支持力度。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