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云南省)2015年红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红河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295 发布时间:2016-02-23 15:02:58
摘要:2016年1月20日在红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和涛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红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起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经...
事非经过不知难,进步从来不容易。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县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干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付出辛勤劳动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红河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实现红河县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县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域性、综合性的贫困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截止2015年底全县还有828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7.59%。二是特色产业“散、小、弱”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规模化、现代化,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仍未真正成型。三是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仍未根本解除。四是基础性、全面性、均等性的公共服务提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差距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五是特有历史传承、侨乡优势、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开放潜力,仍未得到根本释放。六是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仍未根本形成,依法治县、法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七是各级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作风与脱贫攻坚、跨越式发展需要仍然有一定差距。困难就是空间,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重点。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寻找方法,积极加以解决。
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人口的决战时期,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们虽然有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国家、省、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区域精准脱贫、滇中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还有历经多年发展、打造的产业积累、基础设施、优势资源的坚实支撑;更有红河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凝聚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敢拼敢闯的精神动力和优良作风,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上,牢牢抓住这些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关于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注释②的总体要求,立足“决战十三五、同步建小康”,按照“三个坚持、五个着力”注释③,以扶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五网推进、三业互融、三化扶贫、一体城乡”注释四的工作思路,加压奋进、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人口。
(二)关于发展定位
一要建成红河谷热区经济开发重要示范区。依托红河谷丰富的热区自然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快农业龙头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热区优势。
二要建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示范区。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并重的新路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民族团结、边疆和谐稳定新格局,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三要建成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利用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山水生态等资源优势,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文化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生态整体优势。
四要建成边疆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通道。依托红河县特殊的地理区位和通道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滇南中心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和市场要素流动,充分发挥通道优势。
(三)关于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6%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5%以上;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3%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年均增长13.5%左右、11.4%左右、10.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左右、18%左右,到2019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关于产业布局
以生态农产品种养和深加工构建农业龙头产业园区、以热区资源开发构建热区经济带、以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经济环线、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4个产业开发区,构筑科学合理的“一园一带一环四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园: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的路子,打造以梯田红米、棕榈、葛根、生物药业、林果产品及畜禽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园区。
一带:依托30万亩红河谷热区资源,推进水路田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着力发展芒果、火龙果、辣木、柑橘以及生态牛、羊、猪,构建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农业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热区开发经济带。
一环:以迤萨、甲寅、宝华和乐育4个镇为重点区域,依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迤萨马帮古城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经济环线,并逐步延伸至阿扎河乡、大羊街乡。
四区:整合地域传统、自然资源、产业特色等比较优势,构建相向发展、融合发展的东部产业开发区(包括石头寨乡、阿扎河乡)、本那河产业开发区(包括洛恩乡、架车乡)、革命老区产业开发区(包括浪堤乡、大羊街乡、车古乡)和黑树林产业开发区(包括垤玛乡、三村乡)。
(五)关于城镇布局
结合资源分布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以县城为核心,甲寅、宝华、乐育、浪堤、垤玛、阿扎河6个乡镇为中心集镇,三村、大羊街、架车、石头寨、洛恩、车古6个乡为特色集镇的“一城六中心六特色”三级城镇体系,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力争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
做大县城核心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现传统民居修缮提升,现代建筑立面改造,公共设施展现特色。加快新区建设发展,建成居住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生产便利、产业绿色生态的特色旅游城市。
做强中心集镇。以六个乡镇为区域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旅游、生物药业和特种养殖业、农特产品加工,形成区域凝聚力,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做优特色集镇。将特色产业和特色集镇相结合,加快人口聚集,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成百花齐放,各有风格,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特色集镇,逐步实现全面脱贫。
(六)主要工作措施
注重创新发展,推进新兴产业成长成型。坚持创新和差异化特色发展理念,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形成以一产生态种养为基础,二产加工为龙头,三产旅游为引领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加大农业、畜牧业、中草药业科学种植技术的培训普及力度,充分借助科技力量,推进现代农业、生物药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成型。到2020年,实现热区果蔬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全县发展商品林30万亩,葛根、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20万亩。发展1至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物中药材加工企业。建成万只畜禽养殖场10个,千头生猪养殖场60个,千头肉牛、千头肉羊各10个,畜禽肉蛋加工厂1家。实现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10万只。渔业养殖面积5万亩。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年总产值50亿元。加快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互动发展,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
注重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全面脱贫。抢抓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红利,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抓好区域发展与精准脱贫,实现2019年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流、合理配置,引导有条件的农村人口有序城镇化。同步推进低海拔地区综合开发和高海拔地区生态保护,实现各有侧重,同步发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保护民族传统,发展民族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注重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更好更优。以红河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坚持生态立县,深入推进生态红河建设,重点推进面山绿化和水源保护工程,抓好新一轮的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农村新能源等生态改造工程建设,加快生态型节水环境建设,实施本那河和坝兰河流域节水配套工程,巩固提升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2%以上,工业废水收集处理率及再生利用率保持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100%。
注重开放发展,推进大开放大融入大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融入滇南中心城市圈。以基础设施“五网建设”为抓手,打通瓶颈制约,实现互联互通。重点实施县内“四纵四横”交通主干线建设。做好元江至蛮耗(红河段)、元阳至绿春(红河段)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动峨山至红河高速公路建设。推进红河县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抓好水电开发,加快沼气、太阳能、光伏等新型能源开发,稳步实施光伏扶贫全覆盖工程。积极争取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新建12座广播电视节目地面数字覆盖工程。积极推进4G网络、智慧城市、宽带乡村建设,力争有线电视前端延伸至所有行政村,光纤配置达到自然村。全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到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
注重共享发展,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攀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快推进劳动力就业、人口自由迁移、养老健康、科教文卫事业等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到2020年建成15所标准化中心完小和12所标准化初中,新建或改扩建90所乡村幼儿园,实现人均受教育年限10年以上。实现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完成百户以上自然村的77个“卫生屋”建设,建成省、州、县、乡远程会诊系统,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实现城镇公共服务均衡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四、2016年工作任务重点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加速之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揭幕开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首战必胜,对未来五年发展至关重要。
2016年,红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6.5%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5%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2.26亿元,增长8%左右,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亿元,增长12%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实现今年发展目标任务,要着力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突出“五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在交通网上,全力推进元江至蛮耗高速公路(红河段)建设。以县乡公路提升改造为重点,争取建设大架公路等县道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龙美等12条185公里农村公路延长线项目,实施他竜等5条53公里红河谷热区综合开发产业道路建设,继续推进完成旅游环线提升改造。加快48.7公里元阳机场至红河撒玛坝公路和5.1公里尼美旅游专线公路建设。完成南洞、扎么等1300公里通自然村道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实现自然村通路率达到100%。
在水利网上,加大虎街河水库、勐甸水库建设力度。开工建设俄阿中型灌区、大水塘阿底坡灌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启动山区“五小水利”,70个农村新增安全饮水项目和34公里乡村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完成跑马桩水库可研报告,马嘎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开展红河谷灌区综合开发水价改革试点。
在能源网上,加快哈龙河二级电站、草果电站建设。启动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和138公里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项目建设。
在互联网上,力争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发展一批小微电商企业。启动撒玛坝景区和东门马帮古城景区WiFi免费覆盖工作。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互联网、4G技术进一步向村小组延伸。加大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推介红河县文化、旅游、保健养生产品力度。
在航空网上,加大通用航空机场前期工作力度,启动水文、气候、环境监测工作,力争完成撒玛坝景区、阿姆山自然保护区等小型停机坪选址工作。
(二)突出特色产业培植,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继续加强红河谷30万亩热区扶持开发。完成阿底坡、大水塘片区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工作。种植芒果1.6万亩,火龙果8500亩,蔬菜6万亩,启动红河谷水果批发商场、红河县优质畜系列产品加工厂建设。强化与云南农业大学政校合作,建立“蜜姹红河谷”果蔬、畜禽产品品牌标准化体系,开展全产业链策划营销活动,实现热区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应用到市场。继续加强规模化现代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5户,集中养殖500头以上养殖大户5户,有序配套完善现有规模种养殖大户基础设施,启动库博农业肉牛养殖场、九牧牧业肉牛养殖场建设,热区综合开发产值力争突破6亿元。加快全海拔山区综合开发,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5万亩,种植商品林3万亩,发展“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4.2万亩,冬春稻田养鱼总面积13.5万亩。扶持红枫公司1.6万头母猪繁育基地建设,确保20万头生猪养殖计划顺利实施。实现生猪出栏61万头、肉牛出栏4.7万头、肉羊出栏5.3万只、肉类总产量5.7万吨。
继续加强生物中草药产业扶持开发。积极推动生物中草药产业扶持开发,确保热带水果原汁及饮料生产项目、棕原料加工生产线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争取葛根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第一期)项目年内纳规。生物中草药提取中心项目年内建成试投产。大力发展生物中草药种植,完成1万亩丹参、1万亩板蓝根种植。
继续推动旅游产业扶持开发。举办好长街宴、万人歌舞节、自行车赛等民族节庆活动及体育赛事。完成全县旅游总规修编、撒玛坝5A级和红河马帮古城4A级景区规划。大力推进撒玛坝景区门景系统和栈道,迤萨镇他竜、宝华镇苏红、甲寅镇石头寨旅游特色村建设。推进诺玛旅游小镇、康藤帐篷酒店项目落地。启动乐育镇尼美观景台、甲寅镇旅游生态停车场、曼板河游客中心、尼美自驾游露营基地项目、牛多乐庄园、创展庄园建设。力争2016年完成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8亿元。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