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福建省)2017年长汀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长汀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0 发布时间:2018-01-13 07:22:29
摘要: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比增8.3%,其中:第一产业33亿元、比增3.6%;第二产业101亿元、比增7.9%;第三产业76亿元、比增11%。财政总收入10.8亿元、比增15.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亿元、比增9.7%。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比增18%。规模工业增加值60.8亿元、比增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亿元、比增14.1%。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比增6%。外贸出口总值2.5亿美元、比增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2元、比增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12345便民服务平台正式运行,32家单位共904个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梳理875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行政审批提速6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土地确权登记及流转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000亩。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深化国有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及薪酬制度改革,五个国有公司的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供销合作社进入全国百强县级社。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干部一线考察、干部召回等制度,扎实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110件,答复率均为100%。落实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2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组巡视整改要求的落实,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典型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有力指导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主动作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民团体、省市驻汀单位、驻汀武警、消防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汀经济社会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小,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链尚未形成,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稳定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不健全,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不明显;汀籍人员参与涉麻制毒形势仍然严峻,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民生保障需求与财政供给矛盾未根本缓解,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弱、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效率意识、廉洁意识不强,解决矛盾和突破困境的办法不多,劲头不足,等等。我们必须直面人民群众的关切,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优生态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长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增9%;规模工业增加值比增9%;固定资产投资比增15%;财政总收入比增10.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增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8.5%。
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产业兴县求突破,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把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双培育行动计划和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稀土产业向下游应用领域延伸,重点推进金龙稀土精深加工、中石油裂化催化剂、稀土铝合金电缆、钐钴永磁材料、激光(闪烁)晶体、微特电机等项目,规划建设稀土特色小镇,打造军民融合稀土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技改升级,加快亿来实业新增10万纱锭项目建设,力促金怡丰二期、荣耀二期、华平5万纱锭等项目达产,力争实现产值90亿元。用好用足省、市医疗器械产业扶持政策,引进医疗器械企业15家以上,其中三类企业2家以上,实现产值及贸易额10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总产、烟叶收购分别稳定在20万吨、14.1万担以上。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和竹木加工园,提高农业的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力争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21.5亿元。支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引进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做大做强河田鸡产业。加快一产三产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健康养生农业。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稳定传统商贸物流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38.5%。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整合旅游资源,主动融入古田、瑞金红色旅游经济圈,加快汀江源客家生态旅游文化区、归龙山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汀江源龙门3A级景区提升,打好红色旧址群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攻坚战,壮大汀州美食产业,力争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完成电商中心整体搬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为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拓展空间,力争实现网络交易额45亿元,其中上行15亿元。依托生态文化优势,支持知名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集老年公寓、康复护理、疗养医院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力争实现产值6400万元。
(二)项目引领求突破,打牢稳定增长基础
 更大力度推进项目攻坚。持续推进“五个一批”,深挖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潜力,谋划和储备100个以上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项目。健全完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督查考核问效办法,切实解决征迁、审批、融资、招投标等问题,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新型防水材料、综合养老中心、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央苏区红军园等项目,力争27个省市重点项目、20个省行动计划重大投资项目、33个重中之重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6.5亿元、86.3亿元、106亿元。
更实举措抓好精准招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机制,重奖招商有功人员,真招商、招真商。围绕332产业,主攻央企、军工企业、上市公司和优质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项目的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企业招商,支持骨干企业引资技改、增资扩股;用好“6·18”“9·8”“11·8”等招商平台,探索“互联网+”招商、社会化招商新模式,增强以商引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实效,鼓励在外汀商抱团返乡投资兴业。健全招商项目双向评审准入机制,重点评价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生态影响和履约能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现利用外资483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总值2.5亿美元。
更高标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工业园区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精准帮助企业降低用工、用电、用气和物流成本。争取用地指标与盘活存量用地并举,通过依法收回、限期建设、嫁接重组等方式,加快清理处置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突破融资难问题,通过应急还贷、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公性存款分配等方式,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和能力,帮助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综合施策,鼓励汀籍人员回乡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三)城乡统筹求突破,提升协调发展水平 
    丰富名城宜居内涵。继续推进多规合一,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加快编制城市控制性详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海绵城市及防洪排涝专项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主体功能布局。加快“一江两岸”景观和历史街区修复,科学布局和植入符合名城特色的业态,打造特色街区。发挥优质教育、卫生资源的引领作用,加快南部片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主城区治乱治脏治堵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省级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试点,出台农村住房建设审批管理办法,注重特色产业培育,完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重点培育河田鸡美食小镇、新桥汀江山水康养小镇、庵杰野奢度假小镇、丁屋岭客家村寨。以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支持各乡镇分别打造1个以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古民居建筑、古树名木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留住美丽、留住乡愁。
统筹城乡功能配套。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力争浦武高速公路长汀段、濯田-红山、河田-新桥公路开工建设,加快公交首末站建设。开工建设桐睦水库、羊耳坑水厂、南屏山休闲步道、西河公园、卧龙山景观提升等工程。以解决城乡居民用水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智慧城乡、水环境治理、供水供电供气、地下综合管廊、防洪防涝、城乡洁净、生态景观带、农贸市场、停车场库、厕所革命等项目,完善城乡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