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南省)2016年汨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汨罗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1-07 09:05:54
摘要: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3亿元,是2012年的1.5倍;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比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年均增长20.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比2012年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004元、15327元。...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进专项整治。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全面禁止陈规陋习,全面禁止破坏生态;严格控制乱建私房,严格控制乱养畜禽;积极鼓励美化庭院,积极鼓励绿化家园。落实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行“河长”制,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除险加固水库塘坝,整治疏浚沟渠。运用红线管控、生态补偿、易地搬迁等措施,精心管护汨罗江、向兰库区、汨罗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地,同步保护乡镇饮用水源地,确保城乡饮水安全。科学利用资源。全面规范砂石、麻石开采秩序,促进矿产资源节约、有序利用。建立规范的土地利用机制,土地供应与用地规划、投资安排、开工承诺、建设进度挂钩,杜绝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强化耕地占补平衡,严守60万亩耕地红线。加强生态修复。开展“三年绿化行动”,大力植树造林。加快规划,严格管控,在景区、城区、集镇、村庄建设不容破坏的生态绿心,把公路干道、河流沿线建设成生态走廊。落实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森林禁伐减伐措施,打造可持续的城乡生态格局。
二、矢志不渝建设文化汨罗
以端午龙舟文化为内核,用全域旅游引领城乡建设,把文化资源用活,把文化品牌擦亮,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建好文化名城。坚持“沿江为主、组团开发、加减结合、内疏外扩”战略,建设广泛认同的端午龙舟文化名城。优化城市设计。宏观上,按照地级城市、海绵城市[ 1 6 ]、智慧城市[ 1 7 ]标准,坚持湘风楚韵风格,从整体风貌、景观结构、空间布局入手,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各阶段同步优化。微观上,从街道名称、主题公园、城市雕塑、仿古建筑、门店装潢、户外广告等入手,增加文化元素,造浓文化氛围,彰显“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文化特色。加快新区建设。整体引进集城市广场、综合百货、大型超市、影院美食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拓展4平方公里的高泉新城,打造城北商圈。依托历史遗存,留住城市记忆,建设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归义滨江街区。以屈子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融合休闲娱乐、文化体验、高端居住,建成城乡统筹示范项目。在罗城路友谊河节点,建成居住、商业、休闲为主的复合功能区,打造城南商圈。推动旧城提质。坚持旧城做减法,释放更多空间。完善停车场、公园、公厕、垃圾收运、应急避险、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保障供水、供电、供气、排渍等系统正常运行。规范市场经营、文化娱乐、交通出行等秩序,大力治脏、治堵、治乱、治陋,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宜居指数。
建设特色镇村。结合区位、产业、人文、生态等资源禀赋,加快14个集镇建设,重点建好新市慢城[ 1 8 ]古镇、长乐故事小镇、屈子祠龙舟小镇、弼时红色小镇。按照“村容整洁、环境舒适、生态美好、乡风文明”的要求,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岳阳市美丽乡村3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70个。完善、推广“西长模式”,推动农旅结合。发展体育休闲、农耕体验、探险露营等乡村旅游项目,引导农民以林地、土地、房屋等资源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民宿、生态庄园、康养中心,推动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股东、田园变景点、农村变景区。
打造魅力景区。成立旅游委员会,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长岳湖湘文化旅游走廊、环洞庭湖旅游圈,推进全域旅游。采取PPP模式,整体开发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以“湘楚汨罗、诗歌源头、文化圣地”为主题,依托汨罗江历史、人文和生态等资源,东起长乐故事小镇,串联新市慢城古镇、归义滨江街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西至屈子文化园,建设一道风景如画、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重点建好屈子文化园,修缮保护屈子祠,建成屈子书院、影视城、楚辞植物园等重大项目,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依托任弼时纪念馆、玉池山、神鼎山、影珠山,加快生态旅游开发。完善智能电网、城乡路网,实施气化汨罗、数字汨罗、无线汨罗工程,完善基础配套,实现城区、镇区、景区互联互通。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办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中国诗歌节、湖南花鼓戏艺术节,唱响“世界有条汨罗江”文化旅游品牌。
提升文明素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405个,新建社区文化活动室28个、公共文化广场150个。实施广播、电视提质升档工程,推进新闻媒体转型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供给方式,让市民享受更优质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文艺创作,鼓励多出精品,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实力。加强非遗传承,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汨罗文化产品“走出去”。开办道德讲堂、国学讲堂,完善诚信体系,倡导全民阅读,多措并举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形成人人热爱汨罗、维护汨罗的良好氛围,让每位汨罗人都成为汨罗形象的文化名片。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三、坚定不移建设活力汨罗
大胆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理念,攻克体制障碍,突破利益藩篱,切实增强机制活力、市场活力、要素活力。
开放开明激发活力。汨罗要强势发展,靠固有的观念还不行,靠现有的资源还不足,靠自身的力量还不够,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成就事业。办好屈原文化论坛、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吸引高端人才,寻求智库支持,加速开放崛起。紧密跟进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更大舞台谋求发展空间。建好G240汨罗段、环洞庭湖公路汨罗段,规划建设长汨大道,拓改汨杨公路,完成G107铜盆至青山铺段改线,打造城际快速通道,全面对接大长沙,把区位优势变为开放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全力争取省会城市理念、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更多辐射,主动承担产业转移、后勤服务、休闲休憩等配套功能。建设G536汨罗段,拓改三磊公路、天伍公路、湘慧线,建好李家塅南仑至铜盆公路,建设磊石高台码头,硬化、拓宽农村公路187公里,加强与周边县市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参与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龙头、核心、品牌企业“引进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外贸骨干企业,推动优势产业、优秀企业“走出去”。鼓励市域企业国内主板上市,争取更多优质要素,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汨商回归活动,激发乡友乡亲回乡创业热情。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严格落实上级改革举措,全面激发机制体制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推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厘清政府边界,全面放开市场。跟进商事改革后续服务,全面推行“五证合一”[ 1 9 ]登记制度。规范融资平台管理,推广运用PPP模式,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规范民间投资渠道,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落实“园区十条”[ 2 0 ],探索园区公司化运作模式,完善园区土地开发机制,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注入园区发展强劲动力。稳步推进农村抵押融资、农业经营体系等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科技创业中心、孵化中心、小微企业创业中心,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市)。
优化环境促进活力。建强服务平台,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整治绑定服务、垄断收费、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完善企业诚信制度和黑名单制度,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重拳打击强行阻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禁违控违,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存量违法建设“负增长”,2019年完成城市所有违法建设清理,打造规范有序的建设环境。加大治超治限力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夯实民生彰显活力。开展扶贫攻坚,坚持动态管理,持续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力争不让一户居民在小康路上掉队。开展就业援助,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优化学校布局,推进“薄改”工程,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力争城区每年新增学位400个;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均衡师资配置,提高教师待遇;持续推进“名师工程”“名校工程”,再创汨罗素质教育辉煌。调整城区医院布局,完成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项目,新建村卫生室60个,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建设健康城市[ 2 1 ]。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推进农村危房、城镇棚户区改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等救助体系,统筹发展助残、济困、赈灾等慈善事业,将“三无”老人[ 2 2 ]全部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形成人人共享、人人发展的生动局面。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