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黄冈市黄州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34 发布时间:2016-10-24 09:17:32
摘要:2016年1月23日在黄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骆志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历程,书写了黄州发展史上的壮美篇章;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黄州发展迈上了崭新台阶。道路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向驻黄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黄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政府工作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2015年部分经济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支柱产业的规模不大,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缺乏,产业总体低端,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发展的空间和手段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下滑,重大项目推进缓慢,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精准脱贫任务艰巨,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还有很多欠账;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还不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水平与新常态还不适应,为政不勤不廉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黄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全面脱贫出列的决胜阶段。根据《中共黄州区委关于制定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人民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贯彻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黄冈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黄冈临港经济区为基础、以黄浠团一体化为抓手,打造黄冈都市区。我们要牢固树立城市意识,保持推进中心城发展的战略定力,把城市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把提高黄州首位度、建设黄冈都市区作为一切工作的主题主线,按照中央关于城市工作“五个统筹”的要求和首位的标准,着力打造城乡一体、产城融合、节约集约、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的新区,实现中心城综合竞争力和市民归属感获得感的“双增强”。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相结合,把握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突出抓好以工业和服务业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以“双改”和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以传承文脉、融入自然为重点的城市“基因”工程,以网格化管理服务、城管执法等综合执法下沉、市民共治共管、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双提升”。
  《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外部环境看,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武汉城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组合叠加,黄州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世界经济仍在进行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没有缓解,必须充分做好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从现实基础看,黄州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市域发展中心城,与武汉实现了同城发展,黄冈其他县市无可比拟;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工业园区提档升级,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建成后将根本改写区域经济格局;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加快发展,市区一体向全方位深层次拓展,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担当,奋力作为,就一定能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三维纲要”,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坚持市区一体、武州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黄浠团一体发展,突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扎实开展“四大行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全面脱贫出列,全力打造首位黄州、首富黄州、首德黄州、首治黄州、首美黄州,将黄州建成市域发展中心城、大别山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门户枢纽。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持续发展更具活力,改革开放取得突破,社会文明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创新作为全区发展的核心和基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建设创新黄州、经济强区。培育发展新动力。深化服务企业行动,推动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深化“双百”项目、招商引资行动,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投资和对外出口。发挥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生态民生“新三驾马车”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区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质量强区、品牌强区战略,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推进产业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创建大别山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力争建成千亿产业园区、500亿产业、百亿规上工业企业。以叶路洲和城东公路、江北公路沿线为重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聚集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政策,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实施领军型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回乡创业人才、技能型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计划,集聚各类人才来黄州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设小微企业“双创”加速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等众创空间,组建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平台,发展街道社区和镇村集体经济。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深化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工程,促进个转企、小进规(限)、规转股、股上市。培育发展金融市场主体,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大力推进PPP融资模式,合力建设大别山区域金融中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
  (二)突出协调,形成均衡融合发展格局。按照“一主三副”发展布局,推进市区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发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服务和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参与城市整理工程和城市绿色发展“八大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危房改造,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打造环遗爱湖等新商圈。整合东坡赤壁、安国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核心文化旅游圈。以三大园区为载体,初步建成产业新城和北部新城。服务和推进白潭湖片区与环遗爱湖片区一体发展。加快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堵城、陶店、陈策楼三个乡镇开发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创新管理、提升品位,打造精品特色小城镇。统筹美丽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农村文明创建、投资营运创新,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三圈层、六通道、四枢纽”公路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新建黄浠团快速通道、鄂黄新过江通道等工程,推进武汉至安庆客专黄州段、京九客专黄州段等项目建设。加强城乡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改造建设,推进 “三网融合”。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文化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三)突出绿色,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坚持生态立区,实施天蓝、地绿、水清、土净工程,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布局。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和城市生态屏障。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生态示范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资源再生利用,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工程,抓好长河、巴河、白潭湖等水域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推进森林黄州建设。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认证。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制造,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
  (四)突出开放,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利用区内外市场和资源,打造长江经济带开放前沿与合作高地。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武州协同发展,推进设施互联、信息互通、产业互融、人员互访、园区共建、区校合作,吸引武汉人到黄州投资兴业、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娱乐消费。深化黄州黄冈协同发展,将黄州建成大别山区域“一枢纽二基地六中心”。推进黄浠团协同发展,合力建设黄冈都市区。推进与鄂州、黄石的跨江对接合作。加快临港经济核心区建设。修编港区规划。以唐家渡港区为核心完善集疏运体系。统筹港口、航运、物流一体化建设,争取开通集装箱运输,推进港园城互动发展。参与海关口岸“大通关”体系和一类水运口岸建设,推进新港保税仓库申报立项。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发展出口型、加工贸易型、出口外包型企业,扩大劳务输出。有序承接外国投资和沿海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招商引资质效,吸引更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落户。
  (五)突出共享,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共建共享,健全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率先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强化责任制和结对帮扶,全面落实“五个一批”、“五位一体”脱贫措施,确保在全市率先实现1.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销号、1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打造基础教育高地。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公办与民办、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与继续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引进名师、建设名校,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健康黄州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助政策,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深化法治黄州、平安黄州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民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