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2月18日在广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广水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田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主要工作及过去五年成就回顾
今年是一个特殊之年,我们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全年生产总值26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亿元,分别增长8.3%、15%、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万元、1.41万元,分别增长8.5%、9.4%。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工业主导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投资35亿元的一批工业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广水设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湖风风机工业设计中心通过省级认定,生产的地铁风机中标郑州、成都地铁工程,弘泰光电取得欧盟市场认证。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毅兴股份数控机床向高端迈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初具规模;新能源产业快速兴起,总装机达到21万千瓦。工业实力稳步增强,预计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总数达到186家,规模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9.8%。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76个、达到1119个,新增家庭农场18家、达到226家,土地流转达到22.8万亩。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2个,全市无公害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金山科技“禾点”牌黄酒被第13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农产品”,余店大白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362家,阿里巴巴广水村淘正式开业,物流仓储、外卖配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大众旅游、大众消费蓬勃兴起,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10%。房地产业深度盘整,全年销售商品房45.6万平方米,销售额15.9亿元,分别增长36.2%、43%。
城乡统筹格局显现。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一河两岸”高标准建成路网体系,配套完成刷黑、绿化、美化和亮化,成为城市形象窗口和市民休闲佳地。城市畅通工程加快推进,启动疾控中心道路向西向北延伸段和工业园区4条规划路建设,实施宝林路和杜家湾路改造。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应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山口生态护坡顺利完工,双桥农贸市场启动建设。广水城区主干道全部刷黑,南环工业园、西河商贸街建设扎实推进。杨寨、长岭纳入全国重点镇,关庙、郝店、马坪、蔡河、陈巷等集镇设施完善、品位提升。桃源村入选中国“十佳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丁湾、兴河、观音、熊冲等美丽乡村建设规模扩大。
基础设施完善提升。107国道启动改造,中华山旅游大道、太杨公路开工建设,泉余线、三李线、十蔡线建设加快推进,徐家河环库公路分段开工,316国道、平洑线、宋长线、牛程线分段刷黑,新建通村公路150公里,是近几年交通项目实施最多、资金投入最大的一年。农业条件加快改善,完成土地整理6万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1万亩,改造低丘岗地3000亩,植树造林9.3万亩。投资5900万元的芦花沟水库新建工程进展顺利,2个小农水项目全面完成,高干渠泵站更新、霞家河灌区改造顺利推进,28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工,全市所有中小型水库实现病险全治理、隐患全消除。110千伏旭升输变电工程竣工使用,110千伏北环输变电项目启动建设。投资1.1亿元的34个农村电网改造年度项目全面完成,整改低电压台区152个,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提升。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度加快,孝昌至王家棚天然气主管网开工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3.6亿元的一批灾后重建项目正抓紧实施。
开放创新取得成效。全年引进到位资金60.5亿元,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1个,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双创”不断深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000余家。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平台公司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共争取政策性贷款规模5亿元,8亿元城投债发行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为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平台功能和杠杆作用。利用债券资金置换存量债务4.8亿元,城市固废综合处理PPP项目纳入全省第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清单。湖北银行、楚农商村镇银行正式营业。注入国有资本金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续贷周转金。预计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6.4亿元,较年初增加9亿元。
脱贫攻坚合力推进。加强统筹整合,聚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大格局初步形成。扎实推进“六个一批”,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快推广泉水、油榨、铁城等村产业扶贫模式,在139个村建成光伏发电项目,共整合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9亿元。易地搬迁高位推进,54个统一规划安置点完成建设,904户1829名贫困人口即将迁入新居。因户施策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精准帮扶,争取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共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4所。二孩政策平稳落地,人口保持稳定均衡发展。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即将竣工,市中医院启动改造,11个村卫生室实现“五化”达标。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个、村级互助养老站34个,3个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村安置点完成建设。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得到加强,共发放大病救助金1047万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登记,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政策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资调标和津贴补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有效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广播实现“村村响”,电视实现“户户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保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着力推进“蓝天、碧水、宁静、减排”四大工程,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整改。
2016年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本届政府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的五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转型发展阵痛不断显现,严重旱涝灾害相继发生,竞进提质要求不断强化,五年的历程倍感艰辛,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成就也令人振奋。
五年来,我们高举发展大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奖。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1年的1.56倍、2.55倍、1.8倍,年均增长9.3%、20.6%、13.3%。财税质效稳步提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9.3%。镇域实力显著增强,所有镇办财政收入过千万元,比2011年增加9个,应办、广办、武胜关相继跨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4个镇办跻身随州十强乡镇,应办稳居随州十强乡镇之首、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
五年来,我们狠抓培植扶持,主导产业稳步壮大。工业支撑作用增强,风机制造、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通过中国风机名城复评,风机产业继续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共申报国家专利550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22项,19家企业建立工程技术、校企合作中心,6家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6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20家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中国驰名商标”4件、“湖北名牌产品”19种、“湖北著名商标”14件。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电子商务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特色板块稳步壮大,广水继续纳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粮食主产区。食用菌年种植规模达到5600万棒(袋)、生猪年出栏达到67万头、王鸽年出笼达到800万对、木本油料种植达到16万亩、特色水产养殖达到10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20万亩。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中粮集团投资广水,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加快推进,大自然农业进军“新三板”,金悦公司建成投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5家,其中省级以上8家。农机推广力度加大,农机化率达到65.1%。积极对接市场需求,金融保险、物流快递、商超连锁、社会养老、房地产开发、乡村旅游、文体休闲等服务业稳步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型中等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应广大道改造升级,应广城区实现并网供水,两城同城发展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历时4年、总投资6亿余元的“一河两岸”工程全面完工,写下了广水城建史上厚重的一笔;应山大道高标准建成,成为展示广水形象的靓丽窗口;广悟大道启动建设,广水人快捷出行的高铁梦不再遥远。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持续推进,城区主干道全部刷黑,背街小巷实现硬化、亮化、保洁全覆盖,城区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园区路网体系初步形成,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市,城市形象实现历史性提升。“洁美家园”行动深入开展,“绿满广水”行动两年共植树造林22.2万亩,吴店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武胜关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18个村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村,14个村被评为省级宜居村庄,中华山获批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徐家河水库通过国家湿地公园初审、被纳入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广水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