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7年南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南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10 发布时间:2017-12-03 08:22:55
摘要:2016年11月30日在南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南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肖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
D0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㈡狠抓做大总量,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涌泉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力争2017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完成纬六路和有机食品产业加工园纬七路、纬八路建设,启动涌武路北段建设;实施涌泉工业园煤改气工作,确保实现煤改气全覆盖;完成涌泉工业园110KV变电站规划设计。按照“产城融合”【28】理念,启动经济开发区商务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及社区卫生院建设。加快石材产业园一期路桥、管网、电力等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抓好企业梯队建设。实施骨干企业培优工程,加大对名泰机电、龙蟒钛业、华新水泥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强“支撑型”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按照亿元、十亿元、五十亿元、百亿元4个梯次,全力培植大企业。实施小微企业扶持工程,加大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小微企业380家以上。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做强产业支撑,重点推动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加长加粗产业链,发挥“产业链效应”,力争四大产业集群新增产值20亿元以上。D0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㈢狠抓强基固本,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加大“中国有机谷”品牌培育力度,以中国有机谷公共品牌为统领,整合有机产业品牌。全产业链发展有机产业,补齐有机种子、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产业短板。壮大水稻、茶叶、食用菌等有机产品基地规模,力争基地面积新增1万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推进有机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确保明年年底前完成二期博览中心、电商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三期生态休闲体验园。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稳定粮食产能,力争粮食总产9亿斤以上。发展代料食用菌1亿袋以上。着力扩大柑橘、桑园、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力争总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四级”联创,推进全省畜牧强县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力争全年新达标县级以上示范场50家。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力争猪、牛、羊、禽年出栏同比分别增长5%、8%、7%和10%以上。加快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推进林油一体化,力争建成全省木本油料大县。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壮大林下经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29】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农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1.7:1。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各100家。完善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建设,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以上。紧盯舌尖上的安全,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力争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5个以上。以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加大休闲农业、花卉观光等产业培育力度,争创国家和省、市、县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力争总数达到30个以上。D0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㈣狠抓扩规升级,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二次创业”。着力打造5A级“古山寨文化旅游区”、4A级“香水河旅游区”、4A级“水镜三国文化旅游区”;提档升级龙王峡、翡翠峡等景区。突出“土、野、俗、古、洋”特质,加快创建一批湖北旅游名镇、特色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点。深入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古山寨文化等,实现旅游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加强行业监管、酒店及旅行社星级创建、旅游行业培训等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创新营销模式,叫响“心氧氧,去南漳”宣传口号。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43%。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强城市商圈建设,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商圈发展格局。加大城北新区商圈、市场集聚区建设力度,在武镇、九集、东巩等中心城镇建设商贸中心,推进大众化、多样化商业网点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信贷增量和信贷增速高于上年度。推动县内优质企业到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力争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家。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和扶贫小额贷款工作。采取“1+X”模式,组建建投集团,带动城投、房投等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创新公共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推进PPP【30】项目落地。推进公司债、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产品发行,做大融资规模。健全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和不良贷款化解机制,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争创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湖北省最佳保险先进县。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推进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强化市场引导、调控和监管,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大力推动信息、健康、旅游等新型消费,实现消费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推行 “三个一”通关模式【31】,抢抓“襄阳—宁波舟山港号”铁海联运【32】开通机遇,畅通我县进出口商品绿色通道。积极争创国家级食用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县,扩大香菇、木耳、茶叶等农产品出口规模,力争全年实现出口1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各类知名会展,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D0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㈤狠抓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美丽家园。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南漳县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编制完成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郑万高铁站前广场及周边区域修建性详规和滨河公园修建性详规。实施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丹阳大道、金漳大道、建设大道等道路两侧区域的城市设计。启动清河管理区、东巩等镇(区)总规修编,完成85个村庄规划编制。让城市更宜居。启动水镜文化广场、徐庶广场等项目建设,续建丁兰大道,实施水镜大道、金庙路改造,打通凤山路、玉印路。推进城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建筑垃圾处理厂、生态停车场等功能性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南项目区一期、徐庶片区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城南旧城二期、生资仓库片区、东方明珠酒厂等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海绵城市”【33】试点工程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加快编制《蛮河城区水环境治理规划》,启动蛮河城区段、老堰沟、幺堰沟等城区水系水环境治理,改善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城市形象。着力实施水镜大道西、长坪厂至漳河厂公路、大东门至滨河路等道路沿线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凤凰山公园配套绿化种植、建设大道边坡荒坡修复绿化治理、花石桥(原老运管所)绿地提档升级、凤凰大道绿化、城北徐庶庙苗圃基地建设等绿化工程。让村镇更靓丽。加强全国重点镇武安镇,襄宜南一体化节点镇九集镇,长坪、东巩、巡检等3个口子镇和薛坪旅游特色镇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九集、肖堰两个示范镇和11个示范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生态能源示范村建设,积极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秀美乡村、旅游名村、生态文化村和传统村落。让生态更和谐。深入推进“五城同创”,着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县,大力开展“绿满南漳”提升行动。开展大气环境治理,继续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全面完成禁烧区内10蒸吨【34】以下“煤改气”任务;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开展水环境提升行动,加快城区污水截污管网建设;启动蛮河、沮河流域环境治理。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实施耕地、污染场地、问题突出地区分类防治;推进漳河水库流域农村环境第四期治理工程,对漳河水库流域5—10个村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35】,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D0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㈥狠抓深化改革,着力释放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襄阳市推进供给侧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我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建立 “审管分离,协调沟通”的运行机制,建立“互联网+”审批服务模式。持续推进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园区管理、服务功能。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综合执法机构,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力争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达标率在80%以上。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资制度配套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创新建立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监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落实“三项补贴”改革措施,将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从完善制度建设入手,重点整治财政专项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建立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机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种子+孵化器+助推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抓好“筑巢引凤”,力争在孵企业达30家以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力争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高新技术产品达38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推进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设,力争新增5家。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