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6年汉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汉阴县人大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07 发布时间:2016-07-07 20:00:23
摘要:2016年3月14日在汉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汉阴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飞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
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2016年任务和重点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围绕“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战略布局,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统筹抓好稳增长、兴产业、惠民生、优环境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1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2%。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坚持稳中求进,确保经济快速增长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牢牢把握稳增长的总体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项目投资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推进2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实验中学、龙(王)双(河口古镇)公路、洞河水库环库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平涧一级路、中小企业产业园、凤堰古梯田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快推进,丹治二期工程、城东棚户区改造、元阳农业园区等项目基本完工,支持阳安铁路复线建设,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采取PPP模式,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不断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依法从严打击阻工揽工、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充实项目库,全年策划储备项目300个左右,形成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切实增强投资后劲。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四上”企业的支撑作用。强化要素保障,搭建银企互动、产销对接、劳务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企业贷款无还本续贷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销售等难题,确保163户“四上”企业增产扩销。全面落实“四上”企业培育奖励办法,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规上服务企业3户以上、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户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业或房地产企业1户以上。全面落实注册登记“三证合一”、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引导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社会消费的基础作用。加大城市商圈、大型商贸市场建设,扩大居民自主性消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旅游输入性消费。顺应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适度培育高端消费市场,引导群众在社会化养老、休闲健身、教育培训等领域扩大消费。加快汉阴美食配送中心建设,深入实施推名菜、育名厨、创名店工程,积极申报中华名小吃、名菜、名宴,进一步做强做大汉阴美食。加快光纤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在建设地方产品支撑体系、打造电商产业孵化园、探索大数据配套支撑、构建县域电商网络等重点环节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向农村拓展,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4亿元,增长13%。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实施园区带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园区承载、企业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不断壮大工业实力。坚定工业强县不动摇,强力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一是建好园区平台。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抓手,做好园区规划修编,完成小街园区1、2号路、军坝园区4号路、物流园区路网建设,建成中小企业产业园及富硒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启动园区污水处理、通讯网络、天然气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清理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承载能力。二是扩大工业增量。强化跟踪服务,做强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力促墙体保温材料、硅微粉提取等项目落地建设,福田富硒系列饮品、硒汉豆制品、恒丰泰电子、发意吹塑农膜、中国硒谷•汉阴大集等项目建成投产,满意建材、宏宇科技等企业达产达效,力争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20%。三是推动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指导中昌管业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永丰纱线创建省级名牌产品,支持县内优质企业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走园区带动、大户支撑、突出特色、提升效益的发展路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一是示范带动建园区。全年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个,新培育家庭农场30户,建成产值过亿元的园区2个、产值过5000万元的园区6个,新增产业基地8000亩,带动参与园区建设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因地制宜显特色。依托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魔芋、莲藕、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巩固提升蚕桑、烤烟、茶叶、油茶、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三是稳定粮油保安全。推广蒲溪先锋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培育全程机械化耕作协会,引导土地适度集中,鼓励规模经营。认真落实种粮大户政策性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缓解土地撂荒现象。巩固国家粮食生产大县成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达10万吨以上。同时,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查实全县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业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新变化,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全面扎实的决策依据。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围绕“一心三线”空间布局,推进全域旅游,迎接大众旅游时代。一是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三沈文化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启动沈尹默书法研究院、观音峡景区、沈氏家训展览馆项目,持续推进凤堰古梯田、双河口古镇、月河川道农业观光带等重点景区建设,提升龙岭、三元、堰坪、东河、花果等旅游村建设水平。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二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启动汉阴县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旅游标识体系,建设一批星级客栈和民俗酒店,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抓好与石泉、紫阳、汉滨等县区旅游景点串联,着力打造一批覆盖全县、贯通周边的两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精心办好四季旅游系列活动,加强与去哪儿、途牛、村游网等知名旅游网站合作,开通旅游在线服务,扩大汉阴生态旅游影响力。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根本要求,不断完善公共配套,增强聚集能力,提升文化底蕴,走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资源集约、生态优美的新型城镇化路子。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做强县城。围绕“严规划、强基础、兴产业、精管理、提品位”的要求,加快建设功能不断完善、品位显著提升、活力日益显现的宜居宜业之城。在严规划上,强化规划批后管理,开展规划专项督察,严管严控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刚性指标,注重建筑风格协调和文化营造,彰显城市特色。在强基础上,集中力量推进以西坛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加快双星片区建设,建成凤凰大道中段、滨河路西延等重点市政道路和天然气门站、龙岭水厂、环卫中心等配套设施,抓好城南新区“四网同建”和老城停车场规划,逐步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在兴产业上,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加快金海岸、文景盛世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建成陕南美食城和城南商业步行街,尽快投用城南农贸市场,引进和培育一批城市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在精管理上,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县城市容视频监控平台,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启动城市主干道停车收费,重点整治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摊点乱摆等城市顽疾,巩固“双创”成果。在提品位上,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上出实招,在打造文化底蕴、留住城市记忆上下功夫,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树立城市文明新风上想办法,让城市名片更加靓丽。cf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做优集镇。按照“注重配套、彰显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坚持产城融合,明确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彰显集镇特色。依托“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结合各镇实际,着力培育与城镇体系相配套的支撑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大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避灾扶贫搬迁为抓手,布点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进一步增强承载力。认真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积极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创造条件,全年完成农民进城入镇8600人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