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恩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恩施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00 发布时间:2016-03-02 08:28:19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0日在恩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 苏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
  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提升。中国硒都网荣获“湖北十大便民政府网站”。建成“恩施市民之家”, 39个部门进驻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项422项,日均受理2000件,累计服务群众136万人次,群众满意率90%以上。完成16个乡镇办便民服务大厅、162个村“群众办事不出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市相关规定,“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深入开展“规矩教育”“增强执行力”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干群“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的正能量,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深入开展“五个年”活动,实现了“十二五”完美收官。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年”。推动192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400余户,实际市场主体经营户达3.76万户。实施“龙凤试点创新年”。“一镇两路三园四村庄”建设加快推进,龙马风情小镇基本建成,恩施精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互联网小镇”建设启动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推广放大。实施“生态文明提升年”。“六城”同创扎实推进,“绿满荆楚”造林6.4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4万亩。青龙水电站建成投产,红庙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实施“法治恩施巩固年”。法治恩施试点建设成果丰硕。法治意识普遍增强,依法治市水平全面提升。实施“党的建设深化年”。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两个责任”有效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查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2015年,全市GDP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9%,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其他指标完成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全面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李克强、刘云山、汪洋、赵乐际、王正伟等党和国家领导先后视察恩施,省、州领导高度关注恩施,为恩施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提振了信心。我们牢记使命不折腾,紧盯目标不动摇,坚定思路谋发展,创新举措抓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关心、支持恩施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定增长的短板依然存在,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群众持续增收的压力大。受经济下行影响,GDP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两项指标略低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压力较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仍然不够。政务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州委六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和州委“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依法治州、富民强州”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建设武陵山“六个中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恩施”,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当好全州龙头,勇当武陵山排头兵,市域经济发展走在全省生态功能类县市前列。GDP年均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完成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 坚持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撑。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在脱贫致富中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七大产业链”,将贫困户摆在产业链上,增强贫困户持续增收的能力。以硒资源开发为重点,发挥国家硒产品检测中心在硒标准、硒检测方面的先发优势,强化“硒+农业、硒+工业、硒+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建设,培育知名企业和著名商标,着力开发富硒茶、富硒肉制品、富硒蔬菜、富硒饮料等特色产品,努力打造武陵山富硒产品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创业创新门槛,优化运营模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类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努力打造武陵山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实现政银企合作共赢。加大P2P平台、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监管力度,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秩序。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切实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城乡统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底盘。勇担“首善之区”责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武陵山区域城市中心。做强中心城市,发挥州城集聚效应,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60%,州城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45万人。做特乡镇集镇,增强乡镇集镇集聚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加快推进屯堡、白果、三岔、红土等乡改镇工作。做美农村社区,结合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完成100个宜居美丽村庄和3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施50个清江流域连片村综合治理。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对接,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城乡水利保障网、新型能源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网。以“智慧恩施”建设为依托,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乡村”惠民工程,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高速公路、铁路大通道,加快推进国省道公路建设,畅通重要景区、自然保护区旅游通道。完善城区“六纵五横三环”交通骨架网络,逐步打通城区断头路,建好城区道路微循环。抓好农村路网建设,提升“村村通客车”联网公路通行能力,基本形成“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捷城乡交通体系,努力打造武陵山交通枢纽中心。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恩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后劲。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绿色小康”工程,增强脱贫致富后劲。大力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六城”同创。以城市规划区、水源保护区、景区、公园为重点,加强山体水体保护。完善市、乡、村三级“河长制”,统筹推进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等水生态系统建设。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重点整治非煤矿山、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城区燃煤、露天焚烧和燃放烟花爆竹等。鼓励城乡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提升农村适宜区沼气池普及率和利用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土壤污染,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实施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5%。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科学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和环保服务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拓展“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发展新要素,丰富旅游新产品、完善旅游新业态、满足旅游新需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加快重点景区和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养生旅游发展,扎实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到2020年,力争5A级景区达2家、4A级景区达5家,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600万,努力打造武陵山旅游休闲中心。 
  (四)坚持开放发展,突出合作共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拓展空间。搭建开放平台,借力借智推进脱贫攻坚,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三园一中心”为重点,加快建设园区平台。突出规划引领、空间整合、功能配套,科学布局硒产业总部基地,重点推进绿色富硒食品、烟草、医药、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武陵山低碳工业聚集中心。办好女儿会、硒博会等,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节庆、会展平台。整合各类决策咨询机构资源力量,构建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新型智库平台。依托资源优势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对外贸易,重点支持本地产品出口,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外贸龙头企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