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8年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天祝藏族自治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9-06-24 07:57:06
摘要: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1亿元,增长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3亿元,下降19.04%;实现工业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6.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4亿元,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32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69元,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
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聚力短板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和“一户一策”脱贫计划,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亿元以上,积极对接落实“两州一县”脱贫攻坚项目,争取产业培育、就业扶贫、住房保障等7大类34个项目落地实施,完成14个贫困村、0.2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兑现全县如期脱贫摘帽的庄严承诺。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新改建贫困村组道路247公里,实施20个村4936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989户,新续建村级文化健身场所20个,改造提升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15个,建成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因户施策培育增收产业。发挥产业扶贫关键作用,因人因户分类施策,扶持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有机蔬菜2.89万亩、中药材2.21万亩、藜麦1.17万亩、双低油菜1万亩、马铃薯1.4万亩,发展食用菌大棚530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完成15个养殖场(小区)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扶贫新业态,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60家,建设村级电商物流收发服务点86个,申报建设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带动85个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4286户贫困户稳定增收。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25人,建成“扶贫车间”30个,继续选聘扶贫专岗150人、乡村公益性岗位5474人,确保建档立卡“零输转”家庭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推行“三变+”扶贫模式,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带贫益贫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农业设施等入股发展,全面落实折股量化收益分红,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落实贫困户农业保险全覆盖政策,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用足用活保障政策。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奖免补和生源地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得起学、就近上学。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确保每个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就近就医。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五保范围,综合运用医疗救助、经济困难老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措施,保障“四类重点”对象基本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坚持规划引领,年内实现乡镇、村建设规划全覆盖。突出特色产业链培育,把整个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牧民,让农牧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得到更多的增值收益。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统筹用好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藏区生态文明村、“千村美丽”示范村等各类项目资金,加大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四化六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12个乡镇59个重点村垃圾处理、村道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等生态文明村项目,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市县级“千村美丽”示范村10个。加快废旧宅腾退复垦、推进“五未”土地清理,彻底整治“大棚房”,科学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结合拆违拆临治乱,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群众自治和村规民约作用,持续治理高价彩礼和薄养厚葬,推进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新风,激发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内在愿望和行动自觉。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严守红线底线,持续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扩大生态比较优势,让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优美。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彻底整治生态环境问题。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查、“绿盾行动”专项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天互公路、大滩煤矿等生态环境重点难点问题整改整治,确保5月20日前所有问题彻底整改。依法依规加强巡查监管,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新的生态破坏问题发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祁连山国家公园、重点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深入开展绿地递增行动,按照“见缝插绿、应绿则绿、成倍增绿”的原则,着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全面开展祁连山生态恢复治理和县城城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村镇绿化以及绿地公园建设,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完成人工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6.7万亩、通道绿化100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建设乡镇驻地、园区、景区和农村社区绿化点23个。持续加强国土绿化成果管护,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绿化事业发展新格局。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完成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学编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试验区农牧民搬迁规划,分步实施移民搬迁,加大迁出区生态修复力度。认真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严格执行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建设休牧围栏10万亩,改良退化草原1万亩,治理草原毒害草0.5万亩。规范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资源保护工作,确保生态资源安全。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治污、控煤、抑尘、管车、禁燃、严管”六大措施,开展燃煤锅炉治理,推进煤质管控和清洁能源使用,进一步加快碳化硅企业无组织排放环保改造。推进河长巡河、治河、护河制度化常态化,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县城饮用水源地建设,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重点乡镇污水处理站,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持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力争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80%以上,地表水优于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水权水价和水管体制改革、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六大节水行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57万亩,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10万亩,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和清洁生产,建成城南区老旧给水管网二期改造工程。健全完善水权分配、管理、保护和交易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倒逼产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加快产业培育,做优做强县域经济。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工业协同发展。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培育壮大牛羊鸡菜菌药薯藜等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强白牦牛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工作,围绕白牦牛产业园建设,引进康美集团建设3万头白牦牛屠宰及精深加工项目,通过深度开发加s6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工,挖掘价值亮点,创建高端农畜产品地方特色权威品牌,实现白牦牛产业化发展;加大牛羊品种改良力度,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积极打造“金鸡产业+”,建设以物流、劳务、消毒公司和蛋托、劳保车间为主的天蓟扶贫产业园,拉长产业链条。申报创建“中国高原蔬菜之乡”,抓好高附加值蔬菜新品种引进、绿色栽培技术推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尾菜能源化处理等提质增效措施,引进武威嘉禾佳公司,扶持雪峰源、康丰等龙头企业,全力建设有机蔬菜产业园和红笋产业园,打造高原有机蔬菜品牌,建设果蔬保鲜库3座,种植规模保持在10万亩以上。申报创建“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建设天沪香菇双创产业园、臣祥滑子菇产业园、天禾海鲜菇产业园、蘑瑞尔斯羊肚菌产业园,重点抓好海鲜菇、香菇、滑子菇、羊肚菌等主打品种的扩量带户和银耳、赤松茸等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行“订单+保单”的“两单”模式,引进建设中药材加工、营销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发展当归、党参、黄芪、羌活、乌药等品种,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建设中药材产业园,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用好“中国高原藜麦之都”金字招牌,围绕建设“一都五中心”,抓好藜麦产业园建设,对接落实“藜藜原上”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种植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选择适生区域,试种百合2000亩,种植马铃薯10万亩以上,完成小黑麦、甜燕麦等牧草种植30万亩。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集聚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提升现有龙头企业储藏、加工、营销三大能力,加强产销对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合作社“两员一策三化”规范提升行动,规范提升合作社582家。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带村带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和提质增效。完成“文旅农区域公共品牌”申报,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下功夫做好“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优”“特”“精”的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产业优势,真正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