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东兴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5 发布时间:2018-01-02 21:46:20
摘要: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13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长两位数,其中全市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5.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5.6亿元(下同),年均可比增长12.6%;财政收入从6亿元增加到13.7亿元,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3.5亿元增加到116.8亿元,年均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万元增加到3.4万元,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0.7万元增加到1.3万元,年均增长13.2%,“两民”收入稳居全...

加强城镇宜居环境建设。按照“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绿成荫”的目标要求,推进城市“四化”(绿化、彩化、亮化、文化)工程和“一社区一绿地”,“一片区一公园”,“一街一景”统一规划建设。按照规范、和谐、整洁、美观要求,对各类招牌、户外广告等进行整顿和美化。加大巡查力度,及时维修市政设施,保证城市路灯亮灯等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8%以上。坚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杜绝脏乱差现象发生。加强城区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大种植适宜本地环境气候生长的树木,扩大城市园林面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规范市政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协调发展。以加强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庭院、文明街道、文明社区评比活动,提升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整体水平。
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有落户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人口公共服务,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住房等保障体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和创业。建立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多的城镇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移转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落户成本性质,确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化承担的主体责任和支出责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企业、子女融合学校、家庭融入社区。
专栏11: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重点推进的园区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置换区)、东兴国家级出口加工基地、江平海洋产业园、松柏产业园、冲榄工业园、金滩旅游岛、北仑河口景区、红木加工贸易园区、物流园区、潭吉边境贸易区、竹山边境贸易区等园区基础设施。
重点推进项目:边海防综合管控基础设施项目、城区综合管廊工程、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江平污水管网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马路污水处理厂、马路镇供水管网工程、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环卫设施建设工程、城区强弱电管网改造工程、送变电改扩建工程、配电网改扩建工程、公共停车场、北仑河沿河绿化景观长廊、深沟水库公园、天然气管网等建设项目
 
第十二章 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完善城乡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城乡联动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美丽家园”乡村建设。
第一节 推动城乡联动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结合城乡各自的生产要素优势和区位条件,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达到城乡共同繁荣。以农特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边境旅游等产业为纽带,推动园区产业发展与城乡资源整合,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共享、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联动发展的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以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为依托,以鼓励万众创业为空间,以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抓手,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体系;坚持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为重点,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保障制度,确保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实施。
统筹推进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按照城乡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根据城乡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重点统筹城乡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商贸物流用地、旅游用地、生态用地等领域用地的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十大组团空间发展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用地空间的优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只有把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才能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实现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重点是创新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管理机构体制、统筹协调机制、财税管理机制、统筹投入机制、开放合作机制等,为实现城乡一体化保驾护航。
第二节  推进“美丽家园”乡村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扎实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幸福、乡村和睦安宁。
继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优化村屯布局,实施村镇规划集中行动,提高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水平,建设农村社区。因地制宜,以加快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防东高速公路、防东一级公路等主要公路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村屯进行风貌改造。
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清洁能源、住房改造、信息畅通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村容村貌;继续加强名镇名村建设、村屯道路硬化、农村危房改造、供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沼气池、垃圾池、标准篮球场、卫生室、文化活动图书室建设。实施城乡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开展“白色污染”专项集中治理行动。到2020年,农村沼气池入户率达6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以上,宽带网络进村入户覆盖面达80%。
加快东兴边海生态乡村示范带建设。深入开展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专项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和文明乡风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和绿色村屯创建,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实现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农民过上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第五篇 绿色生态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十三章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生态经济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打造山清水秀、碧海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东兴。
第一节 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发展新型生态工业。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生态园区,实现工业存量优化、增量壮大、提质增效。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紧密、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型建材、海洋加工业、养生长寿健康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组织形式推动发展生态农业。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施品牌战略,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强化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生态农业效益。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导鼓励采用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有机肥,加强种植业、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农业污染面。
加快开发生态林业。通过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优化经济林树种结构等措施,持续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稳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积极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合理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改造生态功能低下的公益林,推动公益林提质增效。促进林产品加工从低级粗放型向高级精深型转变,重点打造木材深加工、金花茶等优势林产业。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牧等林下经济,建设精品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建设花卉苗木和中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推进生态服务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制造业升级,推动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增强绿色产业配套服务和支撑能力。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推动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旅游休闲、家庭服务、健康养生、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低碳发展。保护性开发,加快建设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发展生态旅游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服务新业态。
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运用“互联网+”、智能装备及多种先进适用工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重点推动建材、林产业等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不断占领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第二节 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
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升级改造落后设施,推广先进处理技术,推进旧城区、江平镇和马路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尽快形成污水处理“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管格局。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减少生活垃圾直接填埋,提高无害化处理比重。从实际出发,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分拣转运体系,有效开展垃圾存量治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运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培育推广设施建设运营产业化模式,探索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运营新机制。
推进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发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非粮车用燃料乙醇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构建畅通高效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加快推进镇镇通天然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加强绿色规划,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大于20%。
构筑绿色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构建以山区生态林为主体,沿海防护林为屏障,以自然保护区为支撑的生态安全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的有效保护。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开展退耕造林种果、荒山造林,发展玉桂、八角、中药材及金花茶、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山区生态产业脱贫致富能力。持续推进城市、村镇、交通干线两侧、主要江河干支流及水库周边等区域的造林绿化,建设北仑河口国家红树林保护区,加强沿海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推行海水生态养殖,严格控制海洋倾废。加大自然保护区和各类生态型公园保护力度,拯救保护濒危动植物种和古树名木,维护生物多样性。
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水源地、河流、湖泊和湿地保护。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在保护区内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源涵养;实施水流源头重点保护,加强江河湖泊、跨境河流流域、入海河流流域、北部湾近岸海域全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提升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水平;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建立实施黄标车淘汰常态机制,推行机动车绿色标志;全面治理建筑工地粉尘,大幅降低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防治,推进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
第三节 推动生活方式低碳化
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推动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 “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和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让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行为方式成为共识,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把生态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传统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促进生态文化传播。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开发体现全市自然山水、生态资源特色和倡导生态文明、普及生态知识的图书、音像、舞台艺术、动漫等文化产品,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植物园、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址公园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做大做强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文化效益。
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完善引导和激励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对标和创立标准活动,实行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规范绿色产品生产。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自觉按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要求进行生活消费;推广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推进政府部门和政府投资项目使用低碳绿色产品,在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节能、节水、节材等行动。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四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成“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宜居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节  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以绿色化、生态化改造提升江平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打造联合企业型、综合型、“静脉”产业型园区,把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推进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重点抓好海产品加工、红木家具加工、建材产业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努力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力度,创造条件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推进农业、工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重点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污水、雨水综合利用,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逐步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
优先支持建设节能降耗项目。优先支持工业废水回收和污水处理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再生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生态能源开发项目和环境保护产业项目,鼓励和推行资源集约化利用。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马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在企业生产、商品流通和居民消费等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推行绿色制造,发展绿色经济。到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达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38立方米。
构建产业循环发展体系。在工业生产领域全方位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进种植业、畜牧水产业、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打造种植养殖-农林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品物流循环型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利用、最终消费等各环节入手,加快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强化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和用途管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管护,加强红树林、湿地、海岸防护林等建设,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大力保护生态系统。加强完善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平台,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
强化环境治理。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和环保执法建设,提高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加大对近岸海域和水源保护区北仑河、黄淡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力度,严格控制近岸海域和水源保护区污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三镇31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积极推进以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农业源减排,调整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及规模。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第三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环保、土地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节约能源、循环经济、矿产资源、森林、野生动物保护等法律法规,全面清理全市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快建立统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管理、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等制度。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积极培育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和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给予重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市内企业首次自主研发或国产化制造的首台(套)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给予奖励。对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或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除按规定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外和自治区补助外,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企业购买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并转化形成生产能力的给予一次性补助。鼓励引进市外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对引进人才在继续教育、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对科研负责人、技术骨干实行奖励。对发明专利新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优秀奖并在市内转化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拓展开办 “绿色信贷”业务,切实支持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持设 立服务生态产业园区的专业小额贷款公司。优化保险业服务创新,加大引进保险资金支持生态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生态经济企业贷款担保力度,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各类收益权抵质押贷款,切实解决生态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发展养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债券。支持生态经济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将符合条件的生态经济企业优先纳入市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对成功上市和成功募集资金企业给予奖励。
创新运营监管方式。探索采用房地产开发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方式,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投资、建设、运营市区和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项目。允许将建设用地指标安排给平台公司开发建设,所得收入用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所需运营经费由财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和村民自筹资金共同解决。对工业企业委托第三方开展环境治理和节能技改给予补贴。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