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2月25日河源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科学制定和深入实施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源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建设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未来五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规划有效实施,夯实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河源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赛科学发展、赛项目水平、赛责任落实”活动为抓手,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较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08亿元,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26401元,年均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80.32亿元、67.47亿元和564.1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6.3%、23.4%和22.9%;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8.2%和13.1%。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初步构建以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15年末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5.8:42.7。园区经济初具规模,5年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111亿元,“二区六园”开发面积74.6平方公里,5年扩园37平方公里;市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全市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生态农业稳步发展,2015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0.88亿元,年均增长5.4%;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获得认定并全面启动建设。 项目投资较快推进。坚持以项目为纲,全力推进“四个一批”、“三个50”、“三个100”和“双百亿”工程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时期累计新签约项目394个、新开工项目406个、新投产项目310个;累计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新开工项目15个。五年共安排重点项目424个,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年均完成投资率98%,项目个数和年度投资额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显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全市城乡基础设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迈出新步伐,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45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一五”期末的93.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电源、电网建设加快,5年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项目31项,新增变电容量101.9万千瓦、输电线路560千米。水利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控、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利示范县建设、小农水示范镇等惠农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工程建设明显加快,2015年光纤入户率和4G基站建设完成率分别名列全省第一和第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环保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新丰江水库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生态环境保护湖泊之一,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扎实推进。实施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积极推进生态景观林带、“一灭三改”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74.2%。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治污工程”,建成22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8.5吨,配套管网232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期完成省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全市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五县一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创建教育强市。“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2.6万个、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23.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5%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医保门诊特定病种3项制度。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基本建成,新建和平县人民医院、龙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紫金县人民医院新院,完成66个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8%和11%。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扶贫开发“双到”成效明显,3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亿元,283个重点村平均每村849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9892元,脱贫率100%,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0.2万人;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12.44万户、“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安置任务3.16万户。 文化事业长足进步。高分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基本建成,河源恐龙博物馆、桃花水母大剧院建成使用。文化产业有新发展,巴伐利亚庄园、坚基演艺集团等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走在山区前列。家训文化成为全国典范。保护开发了一批文物古迹、名人和革命纪念场馆、古村落古民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花朝戏、连平忠信花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朝戏剧团被列为首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重点改革更加深入。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基本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压减。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环境逐步优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社会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节 经济呈现新常态,发展面临新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大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市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政策红利释放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部署为河源的转型发展进一步释放出制度红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广东自贸区的建设为河源谋划新的战略定位、发挥后发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河源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振兴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就是次区域范围的产业梯度转移。随着广东以产业转移合作为核心的区域间对口帮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健康养生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的深入推进,以及河源现有产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成为未来形成后发优势的重要引擎,对于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发展的机遇。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点任务,河源一直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全力打造“广东绿谷”。“十三五”时期,一方面,河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支撑;另一方面,基于市场机制的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河源丰富的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和生态优势转变。 综合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迎来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的交通大发展,并全力新建和改造一批干线公路、航道、港口、机场以及运输枢纽,将彻底破解交通落后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无缝融入珠三角经济生活圈,全面打通连接珠三角、大内陆和出海港的通道,这对促进河源振兴跨越发展和打造成为粤东北地区人流和物流中心、华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存在诸多风险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结合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评价体系,我市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诸多困难与不足,主要有生产总值指数、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城镇人口比重、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等17个短板指标,涉及经济社会领域各个方面。按照我市现有经济增长趋势,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需要的增长速度相差较远,必须坚定信心、快马加鞭,始终坚持以加快经济发展、强化民生保障、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为重心,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实现。 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复苏缓慢,经济增长的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在国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总体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深刻变化,河源现有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能否及时有效适应这一需求结构变化将直接决定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后劲。同时,我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微观经济主体面临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提升、融资门槛进一步提高,诸多因素导致河源这样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的地区无法复制传统的先工业化后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为此必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区域间经济发展竞争激烈。从区域间竞争形势来看,粤东西北地区的韶关、清远、梅州、汕尾、云浮等城市,与河源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条件相近,在接受珠三角产业辐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竞争。从河源内部竞争来看,市和各县区均设有产业转移园,各园区争相加快发展,必将形成用地、环境容量等承载压力。因此,河源经济发展面临周边地区城市的较大竞争压力同时,区域内同质化发展严重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珠三角城市群在资本、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吸引力,如何在众多的城市经济体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具有河源特色的发展道路,是河源在产业方向和产业链环节选择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为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源必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这势必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往往导致能耗和资源用量的快速上升,势必增加生态环境的负荷,导致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如果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只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升,河源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压力,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等困境。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深莞惠经济圈,着力推进“三大抓手”,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法治,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打造“广东绿谷”,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原则。 坚持融合互补。充分发挥河源的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等优势,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理念、交通、产业、要素等对接,积极参与区域分工,推动与深莞惠经济圈的全面融合,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实现振兴发展。 坚持转型创新。坚持稳中求进、质量效益优先、提质增效升级同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严守生态底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产业,促进生态的永续利用、资源的高效使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绿富”双赢。 坚持统筹协调。把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作为加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改革与稳定统筹、发展与环保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更趋协调,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改革法治。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法治是最好的保障。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以改革为导向,以法治为引领,加大各方面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坚持惠及民生。坚持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制度,推动精准脱贫,保障基本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群众幸福感。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环境显著优化,科学发展和民主法治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20年经济总量约1450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9.5%,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00元。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强,现代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得到新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极大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1.5:45.8:42.7调整为2020年的10:45:45。创新体系逐步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经济社会在规划蓝图下加快发展。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镇扩容提质全面推进,建成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 生态文明推向新高度。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率达9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8%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量完成省定任务。建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 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78岁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民主法制等基本健全。全面融入“深莞惠+汕尾河源”新型都市圈和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外贸发展实现快速转型,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地区竞争力大幅提升。 民主法治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构建相对完善的民主法治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法治权威。正确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一批具有河源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增强依法执政能力,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深入落实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等制度。 表1:河源市“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第三章 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开放活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促万众创新,以改革创红利、增动力,以创新促转型、促发展,以开放促赶超、促跨越,形成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构建多元化创新体系。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创新企业,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工业设计中心等建设。深化拓展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共建研发机构,加强智库建设,壮大国家信息中心(河源)合作发展研究院和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中大小型企业齐头并进,重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实施开放性创新战略,支持企业加强与港澳台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科技合作,引导本地企业和域外科研机构共建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信息中心、市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级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做大做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广东省光伏产业基地”、“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产业基地”、“北斗科技应用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推出“河源制造”产品。完善国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着力推进广东省质量监督热泵空调产品检验站、广东省空气能检测中心、五矿稀土技术研发中心及检测中心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建设广东省光电技术检测中心和研究机构、国家绿色食品检验和认证中心、南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便捷服务和有力支持。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创新创业平台,“十三五”时期各县区建成运营1家以上孵化器。“十三五”期间,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0家。 第二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建立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广一门受理、联审联批、多证联办等审批服务模式。健全网上办事大厅,完善电子政务体系,提升行政效能。加快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健全基本经济制度。以落实产权主体权利和责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为重点,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进度,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加快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严格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市场规则,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价格调控和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 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利用资本市场力度,解决融资需求。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体制机制,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实体,规范发展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推进股权基金、PPP等投融资,引进各类股份制银行在河源设立分支机构。努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助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作用。探索实施中小企业私募债、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融资模式,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债融资等直接融资。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做大做强优质的有潜力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三单”管理,进一步放宽企业投资准入条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公私合营改革试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单一行政管理向依靠法律、科技、经济等综合管理转变。稳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确保收入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司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创新等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激发生态文明发展活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增创生态发展新优势。注重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提升民主法治水平。 第三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传统出口产业改造升级,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批竞争优势大、带动能力强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提高一般贸易比重,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提升商品出口竞争力。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加大重要物资储备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开拓东盟、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创新和完善多种贸易平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发展电子口岸,提高通关效率。到2020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超50亿美元,年均增长5%以上。
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加强与广东自贸区对接融合,强化与港澳台、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打造粤北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全力推进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深莞惠+汕尾河源新型都市圈、粤赣经济合作试验区等区域平台建设,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争取跨国公司、央企、省企、知名民营企业在河源设立地区总部和区域性服务中心,打造“总部经济”。加强与深圳合作,加快深河产业城“双港双谷一区”的开发进度,强化县区共建园对接建设,鼓励国有企业以股权投资形式参与共建园开发建设。 第四章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坚持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为基础,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以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生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建设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
第一节 推动园区扩能增效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各区域产业园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加快推进市稀土高新材料产业园、市区水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信息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市、县两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园区服务层次。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健全适应园区发展需要、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系。积极拓宽园区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产业园区新开发面积要达到30平方公里,总开发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
努力建设效益园区。加快深河产业城和各县区共建园区建设,完善合作共建机制和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效益和经济带动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园区公共配套和产业配套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积极培育园区主导产业,优化整合产业园区空间结构,加强园区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构建产业布局合理、错位发展、集约高效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 表2:“十三五”时期各县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重点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新型工业化、要素集约发展、产业层次提升与结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抓实“四个一批”、“三个50”、“三个100”工程和“双百亿”工程,努力提高项目转化率,推动项目转化为生产力。以“承接产业转移”和“鼓励回乡创业”为招商突破口,加强产业链中高端节点项目招商,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占地少、税收高项目,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大以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为载体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园区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
第二节 促进新兴产业集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重点发展知识密度高、引领带动强、发展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以上。大力发展壮大以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四新”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特色产业基地、重大投资项目效应,重点培育扶持新一代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太阳能与光伏应用、钨矿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电子电器、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到2020年,确保“四新”产业中20亿元产值的企业达10家以上、百亿元产值的企业2—3家,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750亿元。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坚持信息化带动,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向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链环节延伸,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和规模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按照“保护性开采、增值性开发、高效性利用”原则,做大做优水、稀土、硅、瓷土等资源型传统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重要支撑。加快市区水产业园建设步伐,重点引进包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生产项目,全力打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利用市稀土产业园发展平台,重点引进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生产企业,促进稀土资源的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推动稀土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打造国家稀土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和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把握太阳能光伏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依托现有汉能光伏、旗滨玻璃等龙头企业优势,推动生产端与应用端的无逢结合,继续做强做大“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促进铁矿石、瓷土、钨矿等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开展矿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新型矿业经济,形成资源产业新优势。到2020年,全市形成若干个超百亿资源专业基地,资源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促进重点企业集聚快速发展。结合电子信息、资源型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领头企业,促进行业集聚抱团发展,建成若干个主导产业明确、配套产业集聚、资源设施共享、废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增资扩产、技改创新、上市发展,助推企业规模化发展,全力培植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亿元企业和骨干企业。到2020年,力争本地民营企业新增2家以上上市公司,西可通讯、汉能光伏、广东美晨、深能合电等企业年产值均超百亿元;市高新区培育10家、各县区产业园各培育10家以上总产值超2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新增2个以上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向外拓展生产基地,抢占市场份额,力争到2020年总部企业或总部机构达到50家以上。 谋划重大经济发展平台。充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和广东自由贸易区成立的重大机遇,研究制定对接落实方案,提升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新地位,打造粤赣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落实东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中下游相关地市的沟通协调,结合我市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力争“十三五”期间东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推进赣深高铁经济带和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加强沿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充分利用交通优势,统筹提出促进沿线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赣深高铁和高速公路经济带成为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找准区域产业对接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序推进智能制造试点,聚焦特色行业、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特殊工位,优先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等行业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建成一批智能企业、智能车间和智能工段。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引导本地企业依托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和营销模式,实施“企业上网”和“电商换市”工程,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河源产业带,支持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建成一批互联网示范企业和智能工厂。支持骨干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开展线下制造与线上商务相结合的O2O制造模式。推动融合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政务连农民、信息技术兴农业。加快发展邮政、快递服务,推进邮政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服务体系,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地理空间等技术,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支撑“三农”发展数据库。加快建设网上农资交易平台,发展农产品定制开发和直销运营新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模式,鼓励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和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工商合一、商商合一等新兴物流业态。提升本土物流企业综合实力,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整合提升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物流基地,推动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构建“一核、七园、十中心”物流发展格局,立足粤北赣南物流中心定位,加快物流大通道河源节点建设,加强与珠三角、粤北赣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功能对接,全面启动物流综合信息中心、高新区综合物流园区、龙川海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区、城东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规模齐全、能力充分的物流园区体系。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推进龙川县“公、铁、水”联运现代产业物流园项目,打开“借陆出海”、“借水出洋”通道,建设全国低碳物流发展示范区和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着力推动重要产品批发业创新发展,重点打造一批服务珠三角的特色农产品交易批发基地和宜“展”宜“贸”、既“专”又“特”的现代化特色农产品展贸批发群。创新零售业业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网上商城等零售业态,大力推动应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零售业,打造从中心城区到各乡镇的“扁平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主战场,重点建设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长源恐龙国际旅游度假区、康泉养生休闲度假区、佗城温泉国际度假区、御临门温泉度假区等项目。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与传播方式,深度挖掘“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品牌内涵,提升河源旅游品牌影响力。促进旅游业与科技、文化、农业、体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实现河源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结合深莞惠“3+2”经济圈、“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等,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和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整合优化精品旅游线路。“十三五”期间,确保全市旅游接待入市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初步建设成为知名的岭南健康体闲旅游名城。 稳步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牢牢把握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银发经济”发展契机,着力培育以养老、养生和特色医疗服务为代表的健康服务产业。推动发展面向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业,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规划建设若干个集养生保健、娱乐学习、休养度假于一体的辐射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大型养生保健中心。努力构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打造集高端体检、高端设备治疗、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健身美容等为一体的医疗养生谷。 第四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基础,利用生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逐步提高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的生产能力,稳步增加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全市粮食年产量不低于88万吨。扩大板栗、茶叶、荔枝、柠檬、蓝莓、猕猴桃、油茶、南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全国优质安全农产品核心产区。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65%。
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转化公共平台建设,强化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构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县。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推动农产品产地市场和县级重点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培育形成优质粮油、特色园艺、生态畜牧、健康水产、休闲农业等“六大产业”,力争达到省定基本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到20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500家以上。完善“公司+农户”传统农业合作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转让、作价入股、作价抵押的有效途径。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盈利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6家。 第五章 加快扩容提质,建设现代宜业宜居城市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探索具有粤东西北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第一节 强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和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协调发展和错位发展的良好机制。加快发展省级重点开发区域源城区,稳步发展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平县、龙川县和连平县,有序发展省级生态发展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东源县和紫金县,严禁发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构建协调和谐的一体化生态发展格局。全市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合理确定三类空间的适度规模和比例结构,通过三类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统领全市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布局总图。加强各类功能分区研究,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未来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全面对接国家和省有关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保等政策,建立主体功能区建设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表3:“十三五”时期各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全面落实《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源城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优质、高效转变。东源县、紫金县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其他非农产业。和平县、龙川县和连平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产业、生态经济。市区、县城及中心镇作为产城集约发展区,主要功能定位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实行集约开发、重点开发;基本农田集中区和林业发展区在内的生态控制开发区以基本农田保护和森林植被保护为主要功能,实行保护优先、控制开发;各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以及水源保护地在内的生态核心保护区以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为主要功能,实行重点保护、禁止开发;除上述以外的地区即为生态功能拓展区,作为不同功能分区的过渡地带和功能转换地带,重点进行生态屏障建设和生态治理。加强产业布局的引导和约束,二、三产业按照集中集聚的原则,着眼于培育产业链、产业集群,集中布局在城镇空间,促进产城融合;第一产业,在农业空间着重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重点城镇周边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在生态空间可适度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业。
强化空间有序开发。按照科学规划、从严建设的原则,面向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工业开发、商务服务、物流仓储和公共服务等,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79平方公里以内,满足振兴跨越发展需求。遵循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均衡布局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居住用地,适度增加绿地和广场用地、文化教育用地规模,提升河源绿色、低碳、文化的城市品质。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在保持城乡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等约束性指标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全市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市域开发建设有序进行。优先开发利用废弃地、空闲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开展“三旧”改造,盘活闲置地,提高开发增量,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在产业选择、基础设施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促进土地高效、合理、适度、均衡开发利用,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节 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提升城区品位。加快推进城市主路网骨架建设,完成一批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和改造,贯通一批“断头路”,提升出行保障能力。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大力推进公园西商业中心、电子数码城、明源新天地等“三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公园城市”、“万绿水城”和“两江四岸”建设,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融历史人文、客家文化、休闲旅游、安居乐业为一体的文明舒适、整洁美观、功能完善、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生态名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与“退二进三”协调发展,重点加快商住娱乐、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网络信息等都市型产业发展。
拓宽城区空间。按照“东拓西优、南扩北连、中心提升”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产业发展布局,集中力量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能力。“东拓”,即大力实施跨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江东新区,打造跨越发展新平台。“西优”,即加强万绿湖周边地区生态保育,提高整体环境质量。依托万绿湖、桂山等优秀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旅游业,重点规划建设万绿生态旅游度假区,推动河源建设成为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全力推进西优工程一期建设。“南扩”,即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实现产城融合”思路,重点推进深河产业城、中兴通讯等大项目建设,将中心城区南部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加强市高新区一期、二期配套建设,提高生产性服务能力,实现产业兴城、产城融合。“北连”,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东城中、西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实现市区与东源县城同城化发展。“中心提升”,即实施环境提质、服务提质、内涵提质、产业提质四项工程,整合推进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创新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江东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产城融合、产业兴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江东新区。到2017年,江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常住人口达15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2亿元,常住人口达18万,城镇化率超过70%,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制定健全江东新区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人才以及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产城互动”发展,加快起步区建设,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打造产业发展与宜居城市相得益彰的现代化新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江东新区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江东新区投资兴业。 建设智慧城市。扎实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江东新区)建设,以点带面,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建设智慧城市。加快信息化提速赶超,完善基础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以建设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为基础,统筹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深化交通、市政、环境监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学产研用协作创新,推动河源职业教育产业园建成国内一流的智慧教育示范基地。 第三节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等法定规划为主体,相关空间规划为补充,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规划体系。结合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原则,编制河源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实施意见。挖掘具有重要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县城和重点镇,积极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加快完善远离经济中心且生态地位比较重要的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推动全市形成中心城区集聚发展与县城、中心镇组团式发展相协调的格局。积极扩大县城和中心镇规模,促进产业园区与城区的服务功能互动发展,实现产业旺城、以产带城、产城互动。实施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实现农业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80万以上。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农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心城市落户限制,坚持把市区和县城作为承接主体,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积极拓展居住证的社会应用功能。全力促进转移人口尽快融入城市,优先解决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城镇就业承载能力。强化住房和教育保障,以住房保障和优质教育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建立健全农业人口转移促进机制,增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动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总抓手,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全面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治理空心村的要求,分类推进、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全面完成城中村、城市规划区内的城郊村和产业园区内村庄城市化改造,积极推进万绿湖库区村庄迁建工作,有序推进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庄扶贫搬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交通、电力、广电、通信、互联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强化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发展优势
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原则,科学谋划建设一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
第一节 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全面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全力推进铁路网建设,“十三五”时期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力争广州至河源、龙川至龙岩、龙川至汕尾等铁路开工建设。努力推进“五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建设,重点加快汕昆、武深、河惠莞、河惠汕、连梅、东环等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70公里。进一步优化提升干线公路网络,重点推进新编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积极开展G205热水至埔前段改线(东移)、G205龙川县城改线(北移)、S242紫金县城段(南移)、S339和平县城过境段、S230胜利至蓝口乐村、S238线龙川小参至老隆、S512林寨至热水等路段,以及龙江大桥、阮啸仙纪念大桥、东水东江大桥等建设和改造,力争70%的国、省道通二级以上公路,实现县县通国道、镇镇有省道。继续完善内河港口和无水港功能布局,推进河源港务局件杂货码头项目建设以及东源县新港客货码头改造。努力提升东江航道河源至惠州段128公里航道等级至三级航道,通航能力提升到1000吨以上。推动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建设河源通用机场、水上机场等项目。围绕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建设目标,开展以高铁站为依托的城市中心综合客运枢纽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适应市区、县城和乡镇之间居民出行需求网络,实现城镇客运班线与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的紧密对接,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坚持“公交优先”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增加公共交通投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十三五”期末全方位公交分担率达到25%,机动化方式公交分担率达到40%。继续实施新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开展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节 强化水利水务基础保障
加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建设,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灌区改造、东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扩容增效和农村机电排灌等工程建设。按照中心城区、县城及主要镇区为50年一遇、农村为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东江及主要支流堤防工程和岸坡整治工程建设,重点加强防洪水库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江堤建设及除险加固,完善江河水库防洪体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完成基层防汛防风体系提升工程,健全基层防汛防风长效管理体系。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完成县级以上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任务,提高小流域山洪灾害预防应对能力。加强城乡治涝工程建设,按照乡村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径流量24小时(农田3天)排除、城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径流量24小时排除的排涝标准,加快治涝步伐。加快水资源保障工程和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推进万绿湖直饮水工程和市区水源工程建设。加强乡村供水网络建设与升级改造力度,确保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十三五”时期,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5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1203千米。
第三节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增强电力保障能力,加快东源岑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河源电厂二期建成运营,新增110千伏变电站21座、线路117千米,35千伏变电站15座、线路177千米。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重点推进西三线市区接气工程、市区天然气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天然气高压管网建设,重点建成“一纵一横”2条主干线、道格拉斯和紫金县2条支干线、河源电厂支线,并铺设至全市五县二区县城或中心区,实现全市通达。加快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基地,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与江东新区建筑、厂房等光伏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到2020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以上。大幅提升天然气工业消费量,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基本气化。积极推广燃气汽车,完善加气站与充电桩等配套设施。鼓励天然气和电力的大用户与能源供应企业开展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供需情况引导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节 建设高效信息网络平台
提升基础网络建设水平,加快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宽带提速普及。推广“三网融合”应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抓好4G网络、光纤到户和全市公共WiFi建设。建设综合服务、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覆盖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成粤北地区物联网职业能力考试测评中心和实训基地,提高网络支撑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实施“宽带河源”战略,大力发展宽带通信,逐步建成覆盖城乡、满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需要的宽带接入网络,提供综合化、全方位的网络支撑服务。鼓励电信运营商部署无线网络接入点,在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基本接入服务,打造“无线城市”。基本完善4G技术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物联网,在重点领域逐步推广应用传感网,推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医疗卫生等信息体系,提高共享应用水平,打造“数字河源”。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任务。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互联网下乡“村村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镇村电子政务、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作为交通、水利、市政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重要配套,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0%以上,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0%,城镇公共区域实现WLAN全覆盖。
第七章 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底,现行省定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相对贫困村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再用2年时间巩固提高扶贫成果,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与全市其它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大力推动产业脱贫。实施相对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行动,每年支持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10个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龙头带动战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通过直接支持、扶贫贴息贷款等形式扶持农民合作社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到2017年,每个县区有1家以上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每个相对贫困村建立1—3个农民合作社,实现全部行政村有农民合作社。实施乡村生态旅游扶贫工程,每年支持建设5个相对贫困村依托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农业基地发展旅游业,辐射带动面上村,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继续实施省级工业产业园区带动相对贫困村发展工程,支持相对贫困村筹资参股工业园厂房建设,鼓励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展电商扶贫,扶持建设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对相对贫困户开设网店给予适当资费支持。
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农村人口相对集中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全面完成300人以上自然村硬底化道路建设。优先安排相对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中小型灌区、农村机电排灌改造。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8年,相对贫困村通自来水覆盖率90%以上、水质合格率达100%。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各级财政安排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在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最急需解决的相对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对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口稀少的偏远山村,在坚持群众自愿原则下,结合扶持中心村建设、小城镇建设,鼓励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搬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力度。落实中央和省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加快欠发达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健全教育资助制度,确保相对贫困户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相对贫困户子女入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免学费和书杂费,入读普通高中免除书杂费。对就读高中和职业院校、大学的相对贫困户子女,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老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到2018年贫困地区实现基础教育专网和广播电视远程教育专网全覆盖。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实施农民职业培训、劳务输出培训、相对贫困户适龄子女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政策项目,每年合计培训3万人次以上。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实施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为贫困地区镇村医疗机构、学校、农业技术站所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本专科学生。 第二节 健全脱贫攻坚制度
完善兜底脱贫制度。对无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全部纳入低保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救助体系。健全针对特殊贫困家庭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帮扶干预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到2018年,相对贫困村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5%以上。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健全精准扶贫机制。按省定标准,识别相对贫困村和相对贫困人口。对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台帐,实施动态管理。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在册贫困户在2018年前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来兜底。各行业部门安排的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向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倾斜。加强和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继续向相对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组。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机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 第三节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区域一体、各具特色的原则,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差别化推进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注重发展配套经济和特色经济,培育县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名优产品。努力建设农业专业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集中力量建设县城、中心镇和专业镇。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生活配套设施,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县域城镇集聚。大力推动创业就业,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特殊支持政策,加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振兴步伐。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各类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各行业部门安排的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向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倾斜。各级财政对本级负责帮扶的相对贫困村安排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扶贫政策、资金倾斜,努力提高市财政保障能力,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比例。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乡村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 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市工作,努力建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
第一节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和改善水质。加快推进水源保护区防护设施建设和现有污染源清理,重点加强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白溪水库、黄蜂斗水库、密溪河水库等重要水库的水质生态监控,确保饮用水源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东江水源保护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打击环境违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生态水源区禽畜养殖,坚决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加快建设河源市生态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建立东江水质和水环境安全应急协调机制,提高突发性跨行政区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协同处置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监管,促进工业节水改造和废水达标排放。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十三五”期间全市新扩续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5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万吨/日,到202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8%以上。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减排、燃煤控制、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治污工程。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严格控制燃料的硫含量,提高洗选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例。重点监控电力、钢铁、水泥、陶瓷、玻璃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施工扬尘排放标准,加大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控制力度。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提高新机动车环保准入门槛,推广使用清洁燃油、天然气混合型动力和纯电动汽车,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全市范围内的黄标车。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力争到2020年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内。 提高固体废物处置水平。科学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强化全市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5座,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基本形成“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县一场”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加强市区各类垃圾处理,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市区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017年底前在源城区、东源县选择2—3个社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试点,每个社区至少设立1个便民回收站。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建设重金属排放项目。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率达95%。 第二节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提高产业项目能耗准入门槛,推进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改或转移,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强化企业节能管理,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全流程绿色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清洁生产。全面实行公共机构定额用能管理制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能评全过程管理机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水和城市节水,推动全市工业园区实行中水回收利用,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200立方米/万元。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6万公顷以上。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严禁大拆大建,加强公共资源合理调配使用,形成全社会节约风尚。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园区—产业—社会”的循环经济框架体系。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与健康畜牧业,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利用,积极推行猪—沼—林、猪—沼—果、猪—沼—菜以及生猪高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90%以上规模养殖场配套环保处理设施的目标。利用市区生活垃圾填埋沼气资源,建成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系统。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 第三节 加快绿色低碳建设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绿化河源大行动。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夯实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市基础。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市区及各县城建设或改造提升1—2个郊野森林公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提高林地林权管理、采伐限额管理和林木运输流通管理水平。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坚决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大荒山整治和残次林改造修复力度。扎实开展“治绿治采”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采矿、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和违规炼山、纵火烧山、违规殡葬等涉林违法行为。改善基层林业管理基础设施,力争到2017年完成不达标林业“两站一所”改造任务。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完善绿地系统景观架构,构筑城市绿带、绿洲、绿片,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绿区。“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新增100个以上市级生态示范村。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平方米以上。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做好全省低碳试点市工作,开展低碳园区、社区、企业示范,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加快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城市道路管理方案,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形成科学合理、快捷方便的城区出行方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体制机制,争取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强低碳知识普及、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九章 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传统美德和河源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营造崇德向善、积极向上、崇文尚礼、尊师重教、和谐团结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争取2017年底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5个县成为广东省文明县城、1个县成为全国文明县城。充分挖掘“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的丰富内涵,建设一批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
丰富河源人文精神内涵。挖掘河源作为“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深厚文化底蕴,培育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文素养。擦亮“家训文化”品牌,挖掘弘扬“乡贤文化”、“谚语文化”。加强对河源形象包装和宣传推介,大力塑造“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等形象品牌,提升河源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进百名宣传文化人才工程,繁荣发展文艺事业。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书香河源”全民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大力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网络四大文明引导行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引导网络内容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全市各级文化设施全面达标,到2020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完善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监管制度,确保安全播出和出版。推进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全部免费开放;人均公共藏书不少于1.2册。
积极创造特色文化精品。加快名人明贤馆、家训·谚语主题公园、家训文化长廊、“明字知理”长廊等特色精品项目建设。进一步创新提高花朝戏、采茶戏、山歌剧、龙川杂技、龙川木偶戏等民间传统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民间艺术品牌。以客家先民迁徙开发南岭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为题材,组织创作“赵佗”、“客娘”、客家家训、客家谚语等一批客家文化艺术精品;以丰富的恐龙文化资源为题材,规划建设恐龙文化公园,运用雕塑、动漫等艺术形式,打造恐龙文化精品;以河源地区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等革命历史人物为题材,打造红色文化精品;以河源优质的生态环境为题材,举办美术摄影年赛、旅游金曲大赛、民间歌舞大赛、新客家山歌创作和演唱大赛,打造生态文化精品。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和宣传河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对重要史迹、文物单位、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的保护,推进林寨、佗城古村落古遗址的保护开发和上城北直街、太平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抓好名人名贤雕塑园建设。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提升文物资源效能。建成市科技馆新馆,推动县级科技馆建设。建设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龙川佗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强化档案馆舍建设和重点档案抢救性保护,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2018年前全部建成符合标准规范的“五位一体”档案馆。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百名宣传文化人才工程”,到2020年培养出100名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 抓好文化产业创作、企划、市场开发和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批善经营、业务精、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高层次文化经营人才。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落实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理顺新闻、广播电视等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体制,实行全员聘用制,优化人才结构。探索以委托、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等途径,加大对本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培育一批既懂传统工艺又具有创新能力且懂现代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各类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辅导工作,壮大基层文化骨干队伍。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文化支柱产业。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文化支柱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区、文化产业重点示范区、岭南特色文化展示区。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积极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基地以及河源报业文化产业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娱乐展演、现代传媒、恐龙文化、传统手工艺制造五大行业。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影视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文化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创作以河源人文历史、山水名胜、改革开放等内容为主题的影视产品,推动影视产业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设计服务和时尚消费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东江文化走廊和环万绿湖生态文化带,深入挖掘民间习俗,创新民俗文化表演形式。
释放文化市场活力。理顺文艺创作、作品生产及运作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社会环境,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鼓励民间博物馆、图书馆规范化发展,引导其向民众免费或低价开放。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积极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完善文化产权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桃花水母大剧院的带动效应,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文化产业,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社会化。培育和扶持民间创作力量,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演出队开展经营性文化服务。 推动文化对外交流发展。积极参与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充分利用深莞惠文化合作圈、客家文化圈等平台,加大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举办好中国(河源)客家文化节、忠信花灯节等活动,充分吸收先进文化发展成果和经营管理经验,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水平。支持文化企业和文化社会组织走出去,大力发展文化贸易,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第十章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把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保障留守儿童同等接受良好教育。到202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学龄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6%以上,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全面实施振兴初中教育计划;完成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作任务,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市;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加快东江教育城建设,创办河源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推动河源技师学院重点发展高职教育,大力推进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河源本科院校。开展县域职业教育转型提升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功能于一体的职教中心。继续加大特殊教育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强师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紧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长、教师城乡交流。
第二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每个县至少建成1所二级甲等医院。积极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三甲”工作,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提升社会资本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到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达6张以上。加快建设“120”急救指挥系统、市区儿童医院和精神病防治院,全面推进县级妇幼保健院改造,加强妇幼保健医护人员的培养。加强市、县两级中医院建设,提升中医水平。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重点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及专科专病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社区医院建设力度。构建疾病控制网络,预防和有效控制重大疾病。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措施,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指挥和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卫生镇村和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活动。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至2020年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力争2020年全部行政村建成1个以上文化体育广场。推进社区体育发展,形成社区、单位、家庭共同发展的全民健身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60%的社区达到省级体育先进社区标准,争创一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力办好市运会和少年锦标赛。加快规划建设河源体育产业园。重点突出“水上项目”,做好“水上文章”,打造高水平的优秀运动队。加快发展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和体育彩票四大市场,促进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培育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节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实施就业创业优先战略,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全力推进大众创业,完善落实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术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乡镇、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促进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乡居民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养老保障的目标。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100%。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扩大门诊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和支付比例,积极开展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加快完善现代工伤保险体系,建成市工伤康复中心。基本建立起集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家庭医疗保障全覆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探索养老机构与民营医院合作机制。全面启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所有残疾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卫生。有效解决涉及妇女儿童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重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问题,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规范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强化人才工程建设,重点引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保障性住房1万套,有效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第四节 强化平安河源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新形势,强化政府责任,坚持预防第一,推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对自然灾害、突出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重大环境污染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过硬的、经得起检验的气象现代化,提高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重要物资储备及安全监管预测预警体系,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充足、安全供应。加强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监管、粮库建设等工作。完善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加大“平安河源”建设力度。推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社会矛盾调处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加强公安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反恐工作机制,完善应急保障、管理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监管平台,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法治化水平,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禁毒工作,不断完善毒品问题治理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增强国防动员基础能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强人民武装建设。继续抓好“双拥”工作。
第五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河源。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科学运用市级立法权,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围绕发展、民生、稳定大事,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健全地方法规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依法决策程序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考核,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保障严格公正文明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培育公民法律精神和法律素养。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救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推进公正司法,健全司法公开机制,重点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错案防止、纠正及责任追究和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机制。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河源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围绕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做好日常各项协调工作。各县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大力推动规划纲要的实施。各县区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十三五”规划及各类重点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推动规划纲要有效实施。
第二节 推进规划衔接
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纲领性和指导性地位,市级各类专项规划和县级规划要切实贯彻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统筹做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多规合一”高效融合,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全力谋划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投资行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促进项目投资快速发展。加大前期投入,深化前期论证,集中开发、实施、储备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并将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积极扩大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建设监管,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十大工程重点项目225项,总投资3042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2175亿元。 表4:河源市“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
第四节 优化要素保障加强资金、土地、能源、人才及重要商品物资等要素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研究制定财政、金融、税收、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强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完善宏观政策调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各项政策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集中财力保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企业上市或到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等。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利用好城投债、地方债、BOT、PPP等融资方式,有效解决资金问题。科学调控土地供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重点发展平台开发、公共服务改善、重大基础设施和高端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土地需求。加快发展新能源,注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保障能力建设,确保能源供应保障到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调配环境容量,确保重大民生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环境容量需求。深化各领域干部队伍人才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汇聚强大人才力量。 第五节 加强监督考评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要纳入各县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分解到各县区、各部门,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要将约束性指标和各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规划有关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方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加大规划宣传力度,促使公众了解“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发展热情。及时公开规划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河源市“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建设项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