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东省)惠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惠民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63 发布时间:2016-08-27 08:13:32
摘要:序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 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是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提质增效的攻坚期。科学谋划十三五, 更加注重适应时代要求、更加注重符合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反映人民意愿, 树立战略思维把握形势变化, 坚持...
面。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
二、水利建设
加 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防洪抗旱减灾、农田水利、城乡供水工程。实施沙河以河代库工程,打造集蓄水、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水系带;实施城区水系联 通工程,形成以“两河三湖”为主体的水网景观;实施白龙湾灌区南水北调、大崔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提高工农业生产用水供给能力;实施徒骇河、土马沙 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金桥水库、利民水库;实施李庄水库、徒骇河樊桥闸、土马沙河幸福闸除险加固、城区水厂扩建、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全面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完善沟、路、渠、桥、涵、闸相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15万亩高 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水利信息化工程,提升水利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能源保障
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500kv惠民输变电工程,新建200kv惠民III输 变电工程和何坊、联伍、省屯、淄角、辛店5处110kv变电站,完成10处35kv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工程和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工程,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 安全性和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积极发展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结合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大中型 沼气工程5处;加大太阳能开发利用,实施辛店20MW农光互补地面电站项目、滨州协荣30MW光伏发电和风车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编制完成全县供气管网规 划,加大管网铺设和配套力度,实施“气化惠民”工程,扩大管道燃气受益范围。在城区及重点镇(街道)规划建设集中供热中心和热电联产项目。
四、公共信息设施
加 强政务应用系统整合,健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及网上办事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城管、数字交通、数字档案、水利信息、基础测绘等信息化工 程,加强气象、洪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 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提高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升级改造现有通信网 络,建设和发展4G、5G移动通信系统,提高光纤进区入村普及率,全面提升智慧惠民建设水平。
第五章 生态文明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发展低碳生态经济
坚 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实施一批生态保护治理领域重大项目,形成低投入、低 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方式。加强经济开发区、高效经济区和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新建工业项目主要在工业聚集区布局建设, 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工业聚集区转移,逐步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 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建成以生态型为特色的循环经济园区。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国家 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节能减排,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发展低污染、低耗能、 低排放的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工艺,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 放。
第二节  系统修复保护生态
坚 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依托黄河、徒骇河、土马沙河、幸福河四大水系,加快沿岸生态屏障建设,以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构建点(村 镇绿化)、线(沟路渠绿化)、片(成片造林)、面(农田林网和间作)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化体系。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林地管理,严格征占用林地的 审核审批,逐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孙武湖、李庄水库、簸箕李引黄灌渠3个饮用水源区和孙子兵法城、惠民古城、森林公园、魏氏庄园、大年陈万亩果园等 重点旅游区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护城河、沙河、幸福河河道生态化整治工程及刘黄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着力建设“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堤固”的生态水环 境。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工程,搞好徒骇河湿地建设工程。“十三五”末,全县林木覆盖率稳定在46%左右。
第三节 加强重点污染防治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秀的美好家园。
推 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施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城镇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工业治污力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加快 “气化惠民”建设,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无害化处置。“十三五”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第四节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体系,完 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开发和保护政策,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规模化 经营。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强用地预审和审批,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综合治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 设,提高农业用地综合效益。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城市节水力 度,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鼓励再生水、中水回用,限制发展高耗水行业,支持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农业旱作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第六章 公共服务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完善符合县情、体系健全、覆盖全民、均衡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民生幸福指数。
第一节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紧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重点,着力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内涵、优质、特色发展,努力构建城乡公平、体系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统筹城乡教育规划,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布局,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平台。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幼教集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完成59处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为87处幼儿园进行设施设备配备,力争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办好特殊教育。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化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资源,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大力提升职业学校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创建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面向社会培养急需技术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打造特色学校、专业品牌。积极推进和规范双证书制度,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快发展面向农村、企业的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民、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二节 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县成果,不断拓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老渤海”革命精 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以“贤”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培养奋发进取、 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诚信惠民”建设,建立全社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加强网络自律引 导,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儿童合法权益。
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 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继续做好孙子文化旅游节会,做大做强孙子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高度融合。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做好历 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鲁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挖掘和传承胡集书会、 清河镇木版年画、河南张泥塑、东路梆子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特色项目,创建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基地。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规划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体育广场、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促进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学校、机关等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 全民健身运动,引导和促进群众体育健身消费。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媒体建设。
第三节  全面提高医卫水平
眼 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三大体系,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 县级医院为龙头、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 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控。巩固省级 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健康惠民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 社会办医,重点搞好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县中医院扩建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等工程,推进医疗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卫生计 生人才队伍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进度,提升卫生计生综合服务能力。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改 善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第七章 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社会民生,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  统筹城乡就业创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就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继续坚持“两个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 强对现有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整合,统筹管理城乡人力资源和创业就业工作,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品牌,建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实行 城乡统一的用工标准和促进就业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就业创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新的就业形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 槛,打造众创空间,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与政策体 系,建立规模适度、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加强劳动保 护,改善劳动环境,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采取援企稳岗、就业帮扶、就业援助等措施,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十三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4%以内。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 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 入,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方针,注重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制度相衔接,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 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为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 量,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积 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十三五”末,全县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45张床位的标准。健全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维护残疾人在生活保障、医疗康复、 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推进法治惠民建设
加 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 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 功能,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严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法律服务体 系,做好法律援助、司法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平。加强全民国防教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