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绥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绥德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 发布时间:2019-11-21 09:30:54
摘要: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镇化水平达到50%。合理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7万人以上,基本形成榆林南部区域中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2.5∶1。...
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一章 水源地建设与基础支撑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随着绥德县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县城供水矛盾更加突出,供水水源水量不足,严重影响县城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绥德县城建成区面积约15km2,2015年县城总人口达14万人,预计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17-20万人,随着城镇扩张与人口增加,对水资源需求不断扩张,急需开辟新的水源。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县城生产、生活用水,“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枣林坪引水工程、王圪堵水库引水工程、石家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节水灌溉以及农村饮水工程等。在四十里铺和韭园沟等区域规划建设多处新的水源地,同时配套建设输配水工程,水源地全部采用大口井与渗水廊道相结合的方式。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在现有四十里铺五里店(设计日供水3500m3)和三十寨(设计日供水3200m3)水源地基础上,规划建设无定河上游赵家砭(设计日供水1900m3)、暖泉沟(设计日供水1600m3)等水源地,主要开采无定河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三叠系碎屑岩裂隙潜水,含水层为全新统冲积层和三叠系碎屑岩。上述四处水源地共计日供水10200m3,可基本满足县城20万人用水需求。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规划建设韭园沟水源(季节调节水源)供水工程,每日可增加供水5000m3。韭园沟水源地主要开采无定河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三叠系碎屑岩裂隙潜水。该项目净水工艺简单,无需大的调蓄设施,水源不易污染。项目实施后可在用水紧张时解决绥德县城20万人口的生产(工业)、生活用水,解决绥德县城的饮水安全问题,满足县城对水量水质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在义合河流域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义合河流域多为农业区域,环境污染比较小,地表水污染轻,水质好,是沿河地区人们生活、生产(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中角—义合工业园区建设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保障。义合河流域要禁止污染性工业布局,同时加强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规划建设抗旱应急水源石家沟水库、王圪堵水库引水等水源地,为绥德农业稳定发展提供应急水源。积极开展枣林坪取水工程的前期规划与论证,为今后取水工程上马和彻底解决绥德境内干旱缺水问题奠定基础。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绥德县无定河四十里铺水源地属于河流型水源地,要对水源地进行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划分,以保证水源清洁卫生(居民饮水安全)、严防水源污染和破坏。水源地保护区划要与县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通过对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逐步实现水资源和水源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源保护区要采取绿化涵养水源措施,改善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度。对一级保护区内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轻农药、化肥对水源的污染。一级保护区内企业要全部搬迁,禁止在一、二级保护区内砍伐和放牧。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使水源得以持续有效利用。各级保护区内要设立明显标志,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水源地的水质监控,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四十铺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对无定河来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二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环境卫生优化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三·五”期间,绥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使新生婴幼儿均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医疗服务,实现县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名州镇、四十里铺、义合、田庄以及崔家湾等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的生活居所。城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条件继续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搞好爱国卫生工作(民生工程),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奠定基础。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三章 城乡统筹与公共服务均等化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城乡差别是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集中表现在就业、收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优化调控人口、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间,应在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以及金融、邮政、通信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事关群众生活的重点项目建设,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电气路配置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改善城乡电网结构,有步骤升级优化县城电网线路。在农村地区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便利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在位置偏远、居民较少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施移民安置工程(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转移),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要在县域范围积极推进生活能源气化,减轻本地环境污染(燃煤污染)、防止区域生态破坏,在每个集镇均衡配置能源加气站(天然气液化气),为所在乡镇提供换气服务。在现有高速、国道、省道和县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村村通公路”工程(道路硬化),鼓励地方做好本地道路两侧的植树绿化工作,防止雨季水土流失阻断交通,为本地居民生活与当地农副产品外运创造条件。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公共服务配置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具体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以及金融、邮政、通信、社会治安等。“十三·五”期间,推动区域宽带网络协同发展,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接入带宽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0%以上,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80%,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信息基础网络。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运维保障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到“十三五”末,全县综治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在每个乡镇均衡配置乡镇卫生院、初中学校和养老院,鼓励个人、社会资金投向医疗、养老等服务行业,同时依托中心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开展连锁化经营,为乡镇居民提供同质化服务(与县城相同服务)。在中心村要均衡配置小学,卫生室,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民服务。实施村村通电话、电视工程,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在每个集镇要均衡配置银行、邮政和通信等服务机构,为乡镇居民提供便利服务。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十四章 “智慧绥德”规划与建设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规划建设背景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普及,海量数据正在中国互联网上快速生成,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备受地方政府的关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智慧城市的“智慧性”源自大数据,如何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并为城市治理提供可靠决策和建议,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如何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规划建设意义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顺应大数据时代和智慧城市建设潮流,我国许多县域正在积极探索规划建设“智慧县域”,通过建设智慧县域,为县域城镇化提供生态化、网络化、数字化、幸福化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城镇经济社会进步。智慧县域建设是综合县域城镇发展、运行管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环保以及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区域发展新模式,是促进县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设“智慧县域”也是推动全县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有效保障。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规划建设“智慧绥德”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绥德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积极贯彻落实“数字陕西·智慧城市”战略目标的需要。规划建设“智慧绥德”能够全面提升现有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对全县政务、工业、农业、交通以及公共事业发展等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十三·五”期间,以“智慧绥德”建设为目标,积极推进“智慧绥德”的规划、分析、论证与部分项目实施,力争将绥德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民众的“幸福绥德”。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规划建设任务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构建在国内同类地区(县域)中处于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及三网融合,建设开放共享的下一代互联网数据中心与虚拟的公共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形成国内一流的泛在、融合、安全、规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全面推进智慧绥德建设提供基础保障。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规划建设内容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构建泛在化信息网络基础,推动各大运营商加快“光进铜退”进程,建设以宽带化、融合化为特征的“县域光网”,为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服务奠定技术基础。逐步普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适应3G、4G 组网要求的网络传输平台,构建多层次、多热点、无缝覆盖的县域无线宽带网络基础。推动物联网试点与传感器部署,扩大条码感知、位置感知、视频感知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全县动态实时监控奠定技术设施基础。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县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在现有市民服务中心平台基础上,规划建设虚拟整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区域级的统一数据交换、服务支撑平台,整合应用、数据、感知网络和技术资源,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基础支撑。完善空间地理以及人口、资源、产业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全县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形成科学、准确、完整的“智慧绥德”知识库,为全面把握绥德县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服务绥德城镇管理与经济决策等提供基础信息。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智慧县域建设由县域数字化开始,表现为县域基础信息数字化、产业经济数字化、管理与决策数字化、社会及民生服务数字化。因此,智慧绥德建设重点抓好“智慧强政、智慧兴业和智慧惠民”三大工程。具体实施“智慧政务、智慧企业、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农村”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规范标准、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的原则,力争将绥德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省内领先的“智慧县域”。基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平台、多点应用”的原则,“智慧绥德”建设将逐步推进以下9个重点建设项目。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平台建设:建设“智慧绥德”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以地理空间为框架整合自然资源、人口产业等基础数据,形成基于 GIS “一张图”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为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通过在线共享或行业应用等方式,为各领域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源服务和开发接口服务,方便信息资源共享和专业系统开发,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统一服务门户、资源展示应用、共享交换、应用开发以及运维管理等应用子系统。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智慧政务: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构建统一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服务和管理创新。以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目录体系为基础,整合绥德县各部门的行政服务资源,以“聚焦一个中心服务点,形成一个有效服务链”的设计理念,面向公众,形成以点带链、由链到点的服务体系。“一个中心服务点”是指业务内容咨询和网上申报服务;“一个有效服务链”是指由申请前咨询服务、网上申请服务、过程结果查询服务、告知服务以及投诉举报服务等组成的服务链条。GX4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智慧教育: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备更新,通过网络远程技术引入全国同步的名师教案、课件、授课、习题以及视频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同步导学、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等功能。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改善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