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2018年龙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龙门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2-17 08:19:57
摘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77亿元,增长3.5%。国地税收入16.2亿元,增长8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4亿元,增长18.8%,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税收占比61.4%,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3.3:43.8:42.9。...

生产要素有效保障。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调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550亩;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302亩;完成征地5168亩,收储土地316亩;标图建库“三旧”改造地块157宗6053亩;土地挂牌出让成交38宗1354亩;不动产登记整合工作稳步推进。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盘整征地1870亩,盘活“僵尸厂房”、低效厂区和空置存量用地1227亩。用工保障得到加强,出台《龙门县人才引进办法》等系列“人才新政”,引进人力资源公司1家,新增劳务派遣公司4家,推动建立四川大凉山等劳务培训基地。供电通信保障有力,220千伏岚影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保障南部乡镇稳定用电;滇西北输电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287个项目完成建设,乌东德输电工程顺利推进。新增光纤接入1.8万户,光纤入户率68%;新建4G通信基站609座,实现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
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新一轮绿化龙门大行动,市级生态村实现全覆盖。资源热力电厂建成运营,垃圾中转站与垃圾屋建设提标升级,全县生活垃圾实现一体化、无害化处理。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2.3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2座。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50亩、碳汇林5500亩、森林村庄44个,义务植树86万株。设立香溪堡湿地公园。森林进城围城建设扎实推进,蓝田瑶族乡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古树名木资源第四次全面普查建档。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除治清理松树枯死木7600亩,防治薇甘菊8844亩。森林防火工作有效加强,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
强力推进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设立县、镇、村(居)委、村小组四级河长995名,实现河长全覆盖。坚决推进畜禽养殖业整治,清拆生猪养殖场240户、猪舍12.4万平方米,清理生猪7.6万头。淘汰黄标车61辆,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与总量减排,光大、塔牌、华润三大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通过省审核验收,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完成省下达任务。全年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出台举报奖励办法,积极预防和打击违法处理垃圾行为,处置异地垃圾偷运偷倒案件7宗。认真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强化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开展整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飓风365行动”和卫片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拆除违章建筑11.4万平方米,复耕复绿1100亩。加强矿产资源整治管理,出台《龙门县地热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地热资源开采秩序;立案查处偷挖陶瓷土、矿砂案件35宗,非法开采地热资源案件51宗。
五、各项改革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更新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89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扎实推进。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现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事项随机抽查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深入推进,服务收费全面取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公安局旅游管理中队、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分局、法院旅游巡回法庭、乡镇旅游办公室、旅游数据中心。完成蓝田林场、青年林场、经济林场、密溪林场等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完善乡镇(街道)人大、工青妇工作机构设置。合并县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成立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并入乡镇卫生院。县委农办调整为业务相对独立运作。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职能并入县农业局。设立县代建项目管理局。制定实施《龙门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降补”成效明显,完成10户特困国有企业出清重组,推进36家国有独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成县电影公司改革。商品房去库存周期4个月,比上年底缩短12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42.6亿元、66亿元,分别增长17.8%和25.5%,存贷比46.2%,不良贷款率1.33%,低于全省水平。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涉企收费减免政策,为企业减负1.95亿元。力补基础设施短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主管网、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教育等16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35亿元。完成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度任务。
六、民生保障持续提升
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加快。深入开展“全面小康决胜年”活动。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3.8亿元,增长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5%,分别高出省、市民生支出比重8.1和6.7个百分点。十件50项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86万元,增长10%。人均GDP预计达到6万元,增长2.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指数达92.9%,提升2.68个百分点。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设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站、互助取款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农取现累计交易25万笔、3378万元,交易量全市最高。
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精准脱贫攻坚年”活动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低保五保、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危房改造政策,强化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等帮扶措施,启动扶贫物业、光伏发电两个扶贫项目建设,建成村扶贫开发项目332个。全县建档立卡的8271名贫困人口,按“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实现了“八有”目标;23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76元,按“一相当”要求达到了“三实现、四通、四具备、七解决”标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省级贫困村可实现预脱贫出列目标。
教育文体事业蓬勃发展。龙城第五小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门学校的首期项目建成开学,新增学位700个。将5所县中专学校整合为新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创建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有序推进。地派镇、龙潭镇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校园足球全面发展。县业余体育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并获得省体育局“举重重点班”称号。成功举办惠州市古驿道香溪堡站徒步活动与功武站定向比赛,举办“我为龙门发展作贡献”篮球赛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5场。“四馆”建设加快推进。县文化馆总分馆建设通过省文化厅预验收。完成10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卡”工程,近两万人享受文化惠民补助资金。“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出版发行《龙门农民画初级教材》,龙门农民画获评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作品“一首山歌一幅画”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18幅感恩主题作品被中宣部作为公益广告全国推广。
卫计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着力建设卫生强县,打造健康龙门。“三院”、公共卫生综合服务大楼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县出生缺陷干预中心主体工程、4间镇级卫生院、13间中医馆和20间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与广州华侨医院全面共建县人民医院,与广州金域检验中心合作成立龙门县病理诊断中心和检验中心,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合作关系,让龙门人民就近享受“三甲”医院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省市要求。创新医技人才培养政策,财政资助龙门籍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安排回乡就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提高到54.25元,高于省定标准。H7N9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疟疾等疫情防控有效,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加强。举办60场劳务招聘会,城镇新增就业22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孤儿供养标准人均每月分别提高130元、164元、120元、110元。低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100%。流浪乞讨人员托养服务管理和救治、安置工作更加规范。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稳步推进。提高县城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下半年起每人每月增加255元。县养老服务中心一期投入运营,二期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公租房330套,配租204套,发放租赁补贴和租金补助145.6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222户。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及时有效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妥善处置“7·6”广河高速龙门段重大道路单方责任事故。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七五”普法扎实开展,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规范健全“法制副主任”、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全覆盖,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龙门”“无毒龙门”建设深入推进,“飓风2017”“安网”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完成县城治安监控视频建设,刑事案件下降8%,“双抢”案件连续235天零发案、全年358天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