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在个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个旧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 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复杂形势,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四个更大贡献”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州委“13611”工作思路①和市委“12536”总体发展思路②,紧紧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7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9.14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47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9.03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8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27元,同比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4元,同比增长9.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3.7亿元,比年初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222.07亿元,比年初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4%以内。
一年来,我们抓项目、稳实体,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保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出台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等方面25条措施意见。制定出台《个旧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暂行办法》,建立政策性担保机制,推动银企对接,累计发放贷款7946万元,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调整13个部门25项收费,为企业减负550万元,预计结算电量5亿余千瓦时,完成退补电费约5200万元,减收企业各类保险基金3120余万元,切实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预计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34.1亿元,政策性贷款7.25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49项,完成投资91.13亿元。2项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③、3项建州60周年州庆重点项目、10项红河州2017年稳增长重点项目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五网” ④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建制村通畅工程32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实施总里程289公里,实现了100%建制村通水泥路。新鸡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如期完成,个元高速、元蔓高速顺利开工。五小水利重点县、石洞坝水库、邦干水库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已实现全覆盖,42个农网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完成金湖西路电力设施配置改造。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管道顺利通油。光伏发电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322千瓦。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4G移动通信网络、宽带网络、移动电话的覆盖率及运用率全面提升。全市光缆总长度达5922公里,城区、乡镇光缆通达率达100%,光纤到户数13.5万户。
一年来,我们抓产业、促升级,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速。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对环保违法违规231户选矿企业进行关停淘汰、清理整顿,淘汰拆除炼铅鼓风炉41座。按照“上大关小”原则,把加快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支持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引导选矿企业整合进入工业园区规范生产等作为全面推进产业转型重要内容。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对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为企业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3735万元。支持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加快技术设备创新改造。振兴集团年产5.2万吨再生铅综合回收、富含稀贵金属冶炼废渣综合利用技改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新产品、新业态,“诗意个旧·人文锡都”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成功举办加级寨梨花节、端午节龙舟赛、手作金属工艺品大展赛等旅游节庆活动,戈贾森林公园、乍甸牛奶小镇、贾沙阿邦、蔓耗小蔓堤成为州内外游客假日出行新方向。年内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79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收入达41.15亿元,同比增长73.31%。轻工物流产业园区、红河谷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加快建设,东盟(红河)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物流产业由原本的分散化逐步向集聚发展转变。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2%。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持续壮大。积极支持云河药业与陕西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地区医药品牌不断壮大,知名药品及生物药业种植、培育和研发工作有效推进。全市发展药材种植45000亩,全年实现生物医药主营收入3.5亿元。大健康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达到城镇人口全覆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30%,大屯新区老年人康复护理院、人民医院养老大楼等项目推进顺利。
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依托蒙自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形成半导体封装、五金线材、铝合金手机壳等新兴产业。泰瑞通公司环保型铅酸蓄电池、圣比和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高性能正极材料、惠投科技电感生产及线材生产项目、年深加工8000吨香蕉食品等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项目已初见成效,深圳酷奇手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制造科学城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组织成立电商协会,设立电商创业园,9个乡镇(区)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电商经济模式在农村进一步推广应用。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资金项目,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6.5%;农业增加值14.82亿元,同比增长6%。个旧红河生物谷绿色生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建设,初步形成柠檬种植规模3000亩,特色热带火龙果、莲雾及辣木种植规模1000亩。卡房、贾沙马铃薯高产示范区初显示范效应,乍甸乳业、大红屯等龙头企业品牌打造成效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农村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建双城、优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提升
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成果。围绕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按照“双城三区”⑤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开展《大屯新区控制性规划》、《大屯新区城市设计》编制,积极推进《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力推动个旧主城与大屯新城的功能互补、双城联动,鸡街沙甸片区、卡房老厂片区、贾沙保和蔓耗片区“三区”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大屯新城和主城区为依托的城市空间开发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