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织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织金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896 发布时间:2016-03-02 16:39:44
摘要:(2016年2月26日在织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 长 王 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绚丽的...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五年,面对充满挑战的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主动应对转型升级新挑战,在抢抓机遇中谋跨越,在狠抓大事上聚能量,在弯道取直中求奋进,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旅游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织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历任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织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增收难度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决战贫困、同步小康”任务依然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总量小、结构差”的问题。二是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城市建设任务重,与区位优势充分结合的产业基础还不扎实,融资渠道受阻,资金筹措困难,招商引资、投资环境优化和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有待加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较低,市场活力未充分释放。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仍需加强。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型产业、民营经济、绿色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小,县域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存度仍然较高。四是充分带动群众致富的新型农业体系仍需巩固提高,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内循环尚未形成,劳动力输出大县特点仍未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五是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财政增收渠道较为单一,新建项目产值贡献和财税贡献能力不足,短期内难以释放产能和红利,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数据”产业等新增长点尚未成型,全县项目配套、民生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大,财政支出结构有待优化。六是信访维稳、矛盾纠纷问题多,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妥善化解各种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大,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提速。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予以正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 
 
二、“十三五”时期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战略决胜期,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战略机遇期,是织金经济社会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关键期,我们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深挖潜力、凝聚合力,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目标任务实现,重点在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创新、民生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工作总纲,把“保总量、保速度、保位次”作为首要任务,把“稳就业、稳收入、稳社会”作为基本目标,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重点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四大战略行动,强化发展平台支撑、工程项目支撑、政策体制支撑、精神状态支撑,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闯出一条属于织金人的“织金之路”,以新状态避免陷入新常态下的新平庸,以新作为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15 亿元,力争330 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5984元和12217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围绕工业强、农业优、城镇特、旅游兴、商贸活、生态美、百姓富“七大目标”,努力实现“九大突破”。
一是更加注重群众根本利益,在脱贫攻坚上求突破。坚持精准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动摇,紧紧扭住2017年全面减贫摘帽、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关键节点,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六个精准”,以“五个一批”为突破口,深入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十项行动”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整合资金,聚合力量,倾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2017年末,现行标准下21个贫困乡镇(街道)全部实现省级“减贫摘帽”,333个贫困村出列,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2018年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0元以上,全县小康实现程度95%以上,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更加巩固、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二是更加注重政策机遇把控,在提升竞争力上求突破。准确把握上级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用好用足全国工商联、中央统战部、深圳对口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滇中经济区交流和黔中经济区内部交流,强化开放平台和合作载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争取更多利好政策、改革试点、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向织金集聚。三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抢抓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机遇,深入开展“绿色织金”行动,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聚力突破,确保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融共生。四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升级上求突破。处理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生态化、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新兴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强化园区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打造一批大健康医药产业,倾力构建大旅游格局,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依托、产业园区为载体、产业聚集融合发展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五是更加注重创新能力驱动,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把改革开放作为引领发展的源头活水,以战略需求、发展需求和民生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扩大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强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着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点。六是更加注重社会稳定,在提升治理水平上求突破。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继续强化“六零六好”社会治理集成创新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抓紧抓牢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两提高。七是更加注重山地特色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和形态功能,大力创建“智慧城市”,提升城镇内在品质。八是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发展保障能力上求突破。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县乡道路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大会战”,积极推进大中小水源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广播、电视、通讯、互联网“四网合一”进度,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实现城乡邮寄、快递服务网点全面铺开。九是更加注重发展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事业上求突破。继续加大教育、卫计、社会保障、文化产业、创业就业等民生投入,积极构建现代民生保障体系。
 
三、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提速赶超、转型升级的突破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口径税收收入增长10%;2000万元以上规模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3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面推动“五个工作平台”、“六项扶贫行动”、“十项精准扶贫工程”落地生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合资源,做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和有效脱贫。重点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战,通过农民工市民化、中心村寨安置、就近回购农村空置房、统规自建等多种方式,加大“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贫困人口搬迁力度,实现多元安置、梯次转移。积极探索“小额信贷”金融扶贫试点。加快扶贫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实现扶贫产业基地、扶贫园区、加工销售和利益联结机制“四提升”。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十五项行动”,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易地扶贫搬迁、旅游产业打造、社会保障、卫计教育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电商发展等工程,继续强化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三支队伍”建设、扶贫项目资金监管三个深度融合。围绕“六大板块经济”,做强产业文章,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促进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扶贫开发人才建设、贫困村劳动力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人口技能,提升群众致富能力。确保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实现8个乡镇减贫摘帽,134个贫困村出列,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