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5年台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台江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46 发布时间:2017-07-24 07:54:09
摘要:(2016年1月20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 杜贤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五...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贫困和落后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全县还有贫困人口3.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2.62%,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边远山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到2018年全部脱贫,不仅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更需要超强的韧劲和坚定的毅力。二是经济总量小,自我造血功能弱。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投资放缓,大项目落地少,融资难,招商引资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增大。三是公共服务能力弱。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对医疗、教育、养老、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些部门行政审批明放暗不放,仍然把行政审批当成一种权力抓住不放,甚至千方百计增加或变相增加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缺乏往上跑的干劲和办法,缺乏落实政策的精神和举措,缺乏服务的热情和能力,缺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造成一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经过“十二五”时期持续快速发展,我县发展的条件日益改善,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正在叠加释放,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全县进入了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县情没有变,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任务没有变;也要看到,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我县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要看到,当前我县进入了发展能量不断积累、发展潜力加快释放、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新阶段,已经具备了上水平、上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基础,全县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特别是组织系统帮扶我县,赵乐际部长、陈敏尔省委书记先后到我县视察指导工作,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我县加速发展、缩小差距的黄金发展期,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加速冲刺期,厚植后发优势、走出发展新路的战略机遇期,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期。我们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缩小人均指标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的差距;又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及州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陈敏尔书记提出的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脱贫发展示范县”的目标要求,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抓好“33246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突出项目提质提效、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建设攻坚、加强民生保障、强化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确保“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化、五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乡镇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县域整体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左右,500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4%,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常住人口达12.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提高到45%,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5.5%、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6%;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森林覆盖率稳定到70%以上,节能减排目标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经过五年努力,围绕“农文旅”发展战略,实现脱贫攻坚新跨越、产业结构新跨越、生态文明新跨越、改革开放新跨越、社会事业新跨越!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实现五个突破。
第一,实施大扶贫战略,在脱贫攻坚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坚持以脱贫攻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组织系统帮扶我县的历史性机遇,围绕3.45万贫困人口,抓好省“1+10”和州“1+10+9”配套文件落实,深入推进“33246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在“实干”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彻底解决我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施大扶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一纵一横五环”为主通道轴线的县域公路网主骨架布局,交通网络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客运”,加大智能交通和综合交通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乘车难、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构建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和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电子政务、惠民信息平台等建设,通讯光纤实现农村全覆盖。实施大扶贫推进产业发展。围绕创建“脱贫发展示范县”目标,加快推动排羊经县城到施洞脱贫产业带建设,将农业农村、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业乡镇和村,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多品共生”的产业格局。实施大扶贫推进城镇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城乡布局,加快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现向城镇移民1万人,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实施大扶贫推进村级集体发展。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为契机,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二,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我县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核心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力争在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高效农业和民族工艺品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全县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型产业体系大格局。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把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更加突出“速度提升、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方向,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5%以上。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将“贵州苗族姊妹节”打造成具有一定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平台、发展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和挖掘苗族文化平台,大力推进“西施”精品旅游线路、施洞苗族文化旅游综合体(特色小城镇)、5A级景区山水园林县城、苗韵枫情·温泉水城等景点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以户外运动、康体养身、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90%。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发展。壮大以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为主线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加工、大型机械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大风电产业发展,打造“风电+养殖+旅游”综合利用模式。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加快推动山地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以台江县休闲观光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排羊稻田生态养鱼示范基地等园区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加强“三品一标”创建,着力打造农产品“台江制造”品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第三,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产生活上取得新突破。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制定实施台江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加强翁你河湿地公园、南宫国家级森林公园、台江国家地质公园等湿地生态保护力度,确保自然生态环境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力争到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行动,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全面推动台江县资源开发、生态保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共建“绿色台江”新形象。
第四,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进全县提速转型、后发赶超的战略着力点。深化改革增强源动力。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在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完善服务体系上拿出突破性措施,推动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优化土地、资本等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扩大供给侧拉动有效需求。全方位开放引进生产力。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与余杭区、中南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对口城市、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积极融入凯里城市经济圈,积极争取支持规划建设台盘无水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力争到2020年企业专利申请比例提高到25%以上,全县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州中等以上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第五,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民生事业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优先发展教育。基本普及15年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提升工程,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和“入园难”问题。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发展,力争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取得新突破。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国家、省、州卫生工作的各项政策,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抓好乡镇、村标准化卫生院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设立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金,构建“县城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让更多文化福利惠及城乡居民,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县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32平方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我们将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要求,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歼灭战,确保实现“十三五”首年开门红。2016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农业增加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5%。3个贫困乡镇、42个贫困村出列;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州调控目标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到37%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67%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州下达计划范围内。
围绕今年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好脱贫攻坚第一仗,加快整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扶贫“1+10+9”政策落实,完善帮扶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认真谋划好、实施好扶贫项目,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到位,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7万人。突出抓好移民搬迁。坚持整村整寨搬迁为主、多元化搬迁为辅的原则,确保全年搬迁378户1598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设立1000万元扶贫风险基金,力争实现每个贫困村成立1个产业扶贫合作组织,每个贫困乡镇建1个扶贫产业园、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突出抓好健康扶贫。落实医疗保障政策,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问题,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孕产期全程监控服务体系,为已孕妇女提供至少5次以上的免费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突出抓好教育扶贫。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工程,确保实现发展教育脱贫1317人。突出抓好文化扶贫。抓好施洞苗族文化旅游综合体(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打造和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加强绣娘、工匠艺人等文化传承人培训,着力将施洞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银饰刺绣产业示范基地。突出抓好乡村旅游扶贫。打造环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乡村旅游扶贫环线和“西施”农业旅游观光带,继续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实施传统村落万户脱贫工程。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着力解决农村通村组、旅游路及主要建制村互联互通公路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800户;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行政村宽带信号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强村级邮政服务点建设工作;延伸现代物流覆盖面,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突出抓好生态补偿扶贫。争取台江县列入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实现脱贫。突出抓好社会保障扶贫。通过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实现低保保障标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稳步控面,逐步提标,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到3132元/年,城市低保标准调整到545元/月。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紧紧抓住重点领域投资,继续以 “6个20” 工程建设为平台,力争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亿元。实施苗韵枫情·温泉水城建设,加快推进施洞苗族文化旅游综合体(特色小城镇)、梅影城市综合体、台江县休闲观光农业(扶贫)示范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空寨水库、政法小区、民族中医院、山体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施洞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县城中心老街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张家寨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完成县城体育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编报工作,确保项目库储备总量达到200亿元。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卫生、教育、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节能环保、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提高民生投资比重,力争占比达到70%。综合运用供地、环评、备案等手段,引导投资流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推进投资结构优化,提高产业投资比重,力争占比达到85%以上。认真做好差别化产业政策的落实和研究,强化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项目,争取列入省州规划盘子,确保持续投资有抓手、长远发展有后劲,力争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