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新疆)2016年乌苏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乌苏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866 发布时间:2016-02-04 13:16:13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6日在乌苏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达列力别克坎加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乌苏市第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
  (二)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优质量”的要求,围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五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财政贡献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加快向广度、深度和精度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克拉玛依和独山子石化基地,发挥华泰石化、玉玺石化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石油化工精深加工项目。发挥北方新科、钵施然农林机械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具有乌苏特色的机械制造产业。发挥乌苏啤酒、中粮屯河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具有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的企业,延伸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挥恒通赛木、城轩管材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传统建材向新产品、新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围绕棉纺、化纤纺,延伸纺织服装产业链,不断扩能增量,壮大纺织服装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环保竣工验收制度,抓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管理、监测、预警,确保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积极通过金融贷款、发行债券、IPO等多种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在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在统筹协调上加大力度,在助力企业发展上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紧紧围绕促进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塑造农业新优势。到2020年,粮食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棉花面积减少到100万亩。继续推进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保障、动物防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四大体系建设,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牲畜存栏100万头(只),农区畜牧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干支渠改造、防洪抗旱等工程为重点,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建成吉尔格勒德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节水灌溉智能化改造。
  3.聚集发展要素,壮大城市经济规模。按照“优东、改西、控北、强南”的思路,优化城市各区域布局,突出城市核心地位,统筹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新城区重点加快商业综合体、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聚集人气商气,增强发展活力;新城区南部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发展思路,立足化工园区、物流园区产业服务配套区和自治区关于“乌奎独”区域总体规划定位的人居集聚区的要求,遵循建设紧凑城市的需要,先期在推进差异化房产开发、健康养老产业和科教文化中心等项目上做文章,打造高品位的城市生活;老城区重点在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抢抓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宜居宜业指数。坚持“宏观标准简单、微观管理精细”的理念,实现市容市貌整治常态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动融合发展,构筑“金三角”区域半小时城市交通圈,助力形成天山北坡新的“都市经济圈”。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围绕远郊城镇化,提升中心镇吸纳、辐射功能。
  4.加快项目建设,提升物流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物流园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大跑办力度,争取将物流园升格为自治区级物流园区。坚持市场导向、政策扶持、企业主体,推动口岸物流、现代仓储、冷链物流、专业市场、城乡配送、电商物流和信息服务“七位一体”业态的物流产业高水平发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着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打造专业化的内销式电商平台、搭建跨境产业带、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健全线下物流分拨中心和配送体系“五种模式”建设,加快电商物流产业发展,形成与周边县市有差异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完成铁路专用线、乌苏军民合用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架,打通物流业发展的大动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农资、农机、汽贸汽配、家居建材、仓储配送、日用品批发等物流产业发展。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加强与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等国家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农业产品等方面的贸易往来,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5.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围绕自治区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品牌和旅游集散中心这一目标,借助“乌苏啤酒”金字招牌,做实做强乌苏酒街、友好啤酒广场、啤酒大棚等旅游品牌,实现工业品牌向旅游产业的转变。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品质,推进待甫僧国家森林公园、泥火山、胡杨林、乌苏大峡谷等景观改造升级,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乌苏旅游资源丰富、通达性好、多种景观具有唯一性的优势,积极培育自然观光、啤酒文化、工农业城市观光、休闲度假、特色美食、民俗风情等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形成“风光丝绸之路、全景新疆之旅”四季皆有景、皆可游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加强旅游产品整体形象包装和宣传,不断提升景区景点的知名度,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让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各族群众。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产业带动、创业推动、培训提升、援疆促进,基本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加快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新格局,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和“救急难”机制,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政策,全面推进各类保障提标扩面,使各族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统筹推动各类教育优质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水平,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坚持城乡并举,不断完善市、乡、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发展集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为一体的健康产业。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发挥好“场、馆、园”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挖乌苏文化潜力,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四)扎实做好受援工作。科学编制 “十三五”援疆工作规划,突出就业、教育、人才和扶贫“四项”重点工作,坚持援疆资金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乡镇和贫困群体倾斜。借助援疆省市产业优势,深化产业合作,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借助援疆资源,积极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实施好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计划,为乌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继续加大干部外派培训、挂职锻炼力度,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两地文化交流,推进物流、电商、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增强援疆工作成效。
  各位代表,《乌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是指导乌苏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请予审议,提出意见。
  三、2016年重点工作
  市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52亿元,增长10%;工业增加值57.85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87.72亿元,增长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9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2亿元,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今年,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着眼点着力点,树立“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地区、无关的部门、无关的人”的思想,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切实落实维稳第一责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思想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把暴力分子的破坏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任何危害。依托各族群众历来友好相处、嵌入式聚居生活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基础。依法加强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及场所管理,深入开展“三非”整治活动,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以“信访事项办结化解年”为突破口,规范信访秩序,畅通信访渠道,集中精力办结化解一批信访积案。认真落实平安创建活动各项举措,创建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二)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围绕五大产业,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全员招商的办法,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相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在抓好现有项目建设、投产的同时,按照“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试点1-2家“僵尸企业”,稳妥的进行清理退出,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跑办力度,力争河南油田属地注册工作取得突破。突出抓好交建集团50万吨聚合物改性沥青、新越化学一期30万吨甲醇裂解制烯烃、北方新科齿轮齿条系列抽油机等在建项目,以及星光棉麻5万锭转杯纺、锦鹏纺织(二期)15万锭涡流纺、鑫源纺织20万锭环锭纺等棉纺项目建设进度。紧盯上海凯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基化纤纺织项目,力促早日开工建设。完成东工业园区排水管网、四条道路、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三期配套设施和马吉克园区净水厂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三)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围绕棉花、小麦、玉米、番茄等作物,积极通过增加投入、调整结构、配套设施和应用科技,进一步促进种植业提质升级。今年调减棉花10万亩。年内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建立8000万元的种植业调整优化和鼓励畜牧业发展基金,把畜牧养殖与果品产业开发结合起来,鼓励小户散养,扶持大户规模养殖,发展“畜牧产业+”,有效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例。年内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5个,引进多胎生产母羊10万只,完成1.4万头黄牛品种改良和35万只肉羊杂交改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落实奖补资金,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场合同换发工作。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去埂还田为基础,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培育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种植业节本增效。紧盯市场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引导种植户、示范区推出名优特产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防渗渠、小型农田水利、防洪应急等工程。做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切实通过实施契税补贴、放宽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交易限制等措施,激发房地产业发展活力。建立7000万元棚户区改造和拆迁安置基金,把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去存量商品房相结合,采取货币安置或政府购买存量商品房的方式,推进“去库存”。完成400套棚户区及2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振兴路、文轩路等工程建设,以及10座换热站、500个消防栓、150组道路指示牌、8000个停车位项目建设。确保体育公园、长途客运站、太百购物、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年内投入运营。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思路,以及差异化房产开发和产业配套服务区的定位,重点完善新区南部3平方公里区域各项功能设施,力争在乌苏——独山子连接线项目上实现突破性进展。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年”活动,加大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公共卫生、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启动全国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自治区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哈图布呼、车排子两个重点中心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八十四户乡、哈图布呼镇、四棵树镇、甘家湖牧场4个美丽乡村。推进泥火山、胡杨林等景观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精心筹办好2016新疆乌苏啤酒节。
  (五)物流经济发展方面。加快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5公里供气管网和4.3公里通讯管网敷设、12公里道路硬化及电力线路迁改工程。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坚持物流项目用地一次性规划、分批供给,积极化解物流项目资金难问题。支持中亚金谷物流园、福升华国际建材城、恒通物流仓储库等运营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保税仓库、北疆医药仓储配送中心、3万吨果蔬保鲜库等在建项目工程进度,确保乌苏军民合用机场年内开工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依托保税仓库及冷链物流,促成冷链物流和北园春市场、活畜交易市场、代加工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线上线下的链式衔接,线上搭建好内销式的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线下建立健全物流分拨中心和配送体系。重点推进颐高集团塔城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阿里巴巴公司跨境电商产业带、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等项目建设。
  (六)民生建设方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内完成4070 人技能培训任务,实现就业再就业3900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4万人(次),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大困难群众救灾救济、大病救助力度,加快推进民政福利园区项目建设。做好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工作,落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政策。完成2400套安居富民房、415套公租房建设任务。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乌苏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抓好众创空间培育和自治区科技兴新素质工程众创基地建设。开工建设第五中学分校项目,实施第一小学、哈图布呼镇八校等4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等9所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推进市人民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协作机制,确保新区中医院年内投入使用。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自治区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好援建项目,关心援疆干部工作生活。实现农牧区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免费收看全覆盖。
  (七)扶贫开发方面。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地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八个一批”工程,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建立市、乡、村三级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实行挂牌督办,不脱贫不脱钩。坚持政策宣传引导,积极调动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这场脱贫攻坚战。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援疆资金、行业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及有关涉农资金,发挥多元投入、捆绑使用的整体效应,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区分致贫原因,细化脱贫措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完成全市450户、1132人脱贫任务。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