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平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617 发布时间:2016-01-29 09:03:56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0日在平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平凉市市长 臧秋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
(六)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坚持教育优先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发展高中教育,支持甘肃医学院学科和内涵建设,建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市青少年宫、老年大学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逐年提高城乡低保水平,积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推进健康平凉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社群健康发展,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普法教育,完善信访制度,引导公民、法人在法治框架内表达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
2016年工作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对接用好中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抓好抓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控制指标。
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精准施策,在脱贫攻坚上聚力突破。全面落实 “2+19”精准扶贫方案,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实现122个贫困村、2.48万贫困户、10.5万贫困人口脱贫,崆峒、华亭、崇信3县区脱贫摘帽。分类实施精准脱贫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1.08万户4.4万人发展牛、果、菜等特色产业,输转劳务6.7万人次,实现产业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年内实施易地搬迁4507户17256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3600户1.6万人进行社会救助,实现社保兜底脱贫。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的机遇,集中实施贫困村道路通畅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动力电入户,提升贫困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大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扶贫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扩大信贷资金投入,发放专项扶贫贷款26亿元以上。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培训贫困对象5.3万人次。完善定点扶贫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驻村干部管理,靠实帮扶单位责任,推动双联行动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
(二)突出项目支撑,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上聚力突破。适应新常态下国家推进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的政策导向,深入实施 “3341”项目工程,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加快转型、夯实基础、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支撑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前期。紧扣 “十三五”规划,深入论证,积极对接,争取陇东特高压电力外送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完成泾川盘口、华亭后河、庄浪梁河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前期,推动宝中二线、西平二线、定西至平凉至庆阳高铁、平凉城市轨道交通、灵台至华亭高速、白龙江引水支线工程、静宁33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招商引资层次。突出招大引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加强光伏铸锭、锂离子电池、数字文化产业园等意向性项目的洽谈引进,加快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智慧城市等已签约项目落地进度,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00项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2%。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6363”水利保障行动,开工建设平庆高速和平泾一级公路,加快平天、彭大高速、国道312线平凉西至界石铺、平华一级公路建设进度,建成平凉客运枢纽站和快速客运站主体工程,改扩建平凉汽车西站,力争平凉机场开工;开建崆峒水库改扩建工程,加快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实施灵台新集水库建设和华亭王峡口水库改扩建等水利工程65项;加快尚家塬330千伏变电站扩建,新建改建华亭杨庄、庄浪水洛、平凉柳湖110千伏变电站,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加快3G、4G移动通信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建设,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平凉云中心和地理信息系统,推进光网城市建设。
(三)突出提质增效,在特色农业开发上聚力突破。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优化、产出高效、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施现代农业“五个百万”提质增效工程,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29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突出肉牛科学养殖、全产业链开发,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牛饲养量保持在116万头以上。加快果产业品种更新改优,推广矮化密植栽培,创建果品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和全球良好农业示范基地15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种植脱毒种薯100万亩。启动建设泾汭河川区国家级绿色蔬菜产业园,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50万吨。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新植油用牡丹5万亩。支持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突出节水强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5万亩。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海升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万亩。着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一批家庭农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25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经营体系,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四)突出优化升级,在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上聚力突破。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着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推进平凉千亿级煤电化冶产业链建设。加快邵寨、赤城、五举等矿井建设进度,力争唐家河煤矿获得国家核准,安家庄煤矿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开工建设华亭电厂二期、70万吨烯烃、660万吨煤基新燃料和6万吨镁合金深加工循环经济生产线,加快20万吨聚丙烯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启动虹光、红峰出城入园改造,实施平凉工业园区供电侧改革试点,完成地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开工建设石油、矿山机械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成兰煤矿山机械再制造基地、5000辆新能源汽车改装生产线和庆华陶瓷、鑫盛建材二期。加快天纤棉业20万锭棉纱、昊源医药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平凉光伏产业园建设,推进泾川、庄浪、静宁集中式光伏发电和静宁、庄浪风力发电项目,庄浪中药饮片、海洋浮力补偿系统材料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平凉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机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年内新入园亿元以上项目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加快平凉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组建华亭、静宁、泾川、庄浪工业园区(集中区)投融资企业。
(五)突出融合互补,在扩张三产总量上聚力突破。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产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大景区建设。推进崆峒山旅游配套设施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关山大景区规划建设,成立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并投入运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园采摘、民俗体验、滑雪漂流,加快融入西兰银黄金旅游圈,串联包装精品线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和22%以上。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开建平凉养生商贸城,建设崆峒道文化、大云寺禅修等七大养生园,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养生产业,扩大文化企业、养生服务项目入园,完成文化产业投资20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繁荣壮大商贸物流业。加快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重点商贸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信息快递、仓储配送等配套产业,推进商贸物流业集约集群发展。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建成泾川、华亭、灵台3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中心。
(六)突出中心带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聚力突破。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加快省列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镇 “多规合一”规划报批实施,完成16项县城专项规划编制和8个乡镇总体规划、19个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启动22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实现县城重要专项规划全覆盖。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攻坚提质。坚持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提质,实施火车站、东大门、绿地公园、盘旋路等6处节点风貌塑造工程,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实施泾河大道东段、东环路拓建等14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完善城区路网;加强综合管廊、垃圾转运站、便民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实施天门塬、双桥路、太统路等12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抓好省列“两县三镇”和市列八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快县城、重点小城镇供水、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抓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以上、环境整洁村200个,建成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政设施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和拆违治乱力度,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模式,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打通安置房和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对接通道,多措并举消化库存商品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七)突出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聚力突破。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实施天保二期、三北五期、第二轮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补偿等生态工程,推进流域治理、梯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行动,完成城乡造林20万亩,新修梯田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0平方公里,治理河堤30公里。强化污染减排。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格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管理。实施一批污染减排项目,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执法监管。全面推行排污许可管理,严控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严守耕地红线,加大园区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水型企业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20项,推进企业循环化生产、产业循环化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
(八)突出普惠共享,在民生工程建设上聚力突破。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公共普惠政策,集中实施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比重达到80%以上。1.政务服务便民工程。开建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新建改扩建崆峒、泾川、庄浪3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60个标准化乡镇政务服务中心、300个多功能村级便民服务站;整合各部门便民热线资源,重组建设市综合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构建“12345”一号受理、互通联动、统一监管、高效便捷的办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社会保障惠民工程。落实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0%;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有序扩大异地结算范围;开建市老年公寓。3.安居惠民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8311户;新建公租房2636套;改造农村危房3万户。4.饮水安全工程。开建韩家沟水厂,提高中心城区供水保障能力;新建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工程22处,解决3.04万户13.9万人饮水不稳定问题;加强供水安全监管,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5.教育惠民工程。新建改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8万平方米;改建村级幼儿园385所;建成标准化学校222所;建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并挂牌招生。6.卫生保障工程。建成市级儿童专科病区;新建市级中医医院(皇甫谧针灸医院);改扩建静宁、庄浪、华亭县中医院和泾川县妇幼保健院;建成16个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和5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宿舍;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0个。7.市政便民工程。建设新民路十字人行天桥和盘旋路南侧、柳湖公园与绿地公园之间地下通道;建设一批中心城区、县城公共停车场,划定停车区域,解决停车难问题。8.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成市博物馆主体;开建市体育中心;建成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4个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实施中央和省市县四级广电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广电网络乡村通工程;建设乡镇体育中心8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120个;启动市科技馆、青少年宫前期工作。9.道路通畅工程。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738公里,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完成5600公里通村硬化道路安全隐患治理。10.法律服务惠民工程。建立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和法律援助对象动态数据库,实现“法律服务直通车”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00件以上。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推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强化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目标管理与责任追究,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