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江苏省)2019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兴化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0-01-30 08:50:12
摘要: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1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72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0元,增长8.8%。入选2018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市、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全国工业百强市。工业经济克难而进。沉着应对加强环境保护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双重倒逼,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61.9亿元,增长16.8%;入库税金24.6亿元,增长8.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
mIA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加速发展动能转换,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致力深化改革。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停步,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推行标准化办事流程,探索设立施工许可办理专区。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妥善解决隐性债务,着力推动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财政预算及国有资产监管,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竞赛活动,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等运行机制,加快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促进农业保险服务提质。建立联合激励与惩戒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落实好省科技改革“30条”,加快创新机构培育,放大“大院大所行”“院士兴化行”效应,鼓励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强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发挥“苏科贷”“兴科贷”资金杠杆效应,用好“泰科易”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向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科技成果和合作信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30件以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新注册商标680件,新创驰名商标1件、知名商标12件。突破重大项目。实施项目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三大产业招商局专业化优势和主力军作用,统筹推进股权招商、飞地招商、基金招商。立足“3+N”现代产业体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产业链主导图和主导产业招商路线图,持续发力工业项目,着力打造现代特色产业集群。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兴达钢帘线泰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争创泰州市“走出去”龙头企业。强化要素保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惠企利企举措落到实处。加快园区创建步伐,支持开发区创建以健康食品为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争创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名城;支持戴南科技园区争创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将戴南打造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陈堡精密铸锻造产业园放大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大型精密铸锻造采购超市;支持安丰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载体平台建设,打造创新氛围浓厚、科技资源集聚、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创新创业载体。加大土地违法整治和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作力度,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加快人才智力集聚,引进高层次人才190名。mIA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晰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发展蓝图。完成全国第三次自然资源调查,加快建设“多规合一”、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同步推进水乡特色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开发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小城市规划修编及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6大类56项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中和路东延等主干道、文昌路东延等次干路及张北路、莲溪路等支路建设,统筹实施管线入地、雨污分流项目。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加大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提升老城区居住出行环境,做好低洼地区整治、后街背巷维修、人行道提档升级,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滨河景观提升,推进步道、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紫荆河公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水平。优化新区功能布局,加快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大城镇承载力培育力度,加强安丰等小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戴南不锈钢特色小镇、沙沟渔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围绕2021年上半年全市人民饮用长江水的目标,全力推进长江引水工程,确保春季全面开工建设,完成长江引水卤汀河备用水源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建国有客运公司,打造城乡客运有效衔接、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全力上争盐泰锡常宜铁路,编制兴化通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加快宁盐高速、兴东高速、盐靖高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阜兴泰高速兴化至建湖段开工,推进229省道兴化段改扩建、351省道三期、301县道沙沟西段等项目建设,建成长安北路、310县道沈伦至张郭段、戴南园区大道东延等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五面清洁”示范村180个。实施农村改厕攻坚,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2.5万座。加快建设千垛田园综合体,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入口广场等项目。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体验式农业,创建省市特色田园乡村10个。推进城市管理向集镇延伸,新增省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4个、示范小区20个、垃圾分类村150个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启动实施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备用库区建设,建成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设施,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实现集中收运处置。mIA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以压倒性态势加强污染防治,切实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严格管控各类扬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清水通道水环境专项整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保土壤环境和人居环境安全。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坚决打击和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行为。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和管控措施,全面整治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违法违规项目。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增强环境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推动绿色生产。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减量化、再利用等高效节能设备,实施一批节能低碳绿色改造项目,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水平。规范企业能源管理,建立健全高耗能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推行绿色农业生产,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及喷滴灌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推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种养,加强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建立畜禽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生态绿色渔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争创活动,推广应用循环水养殖,加强河蟹养殖池塘管理,严厉打击电捕鱼,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扎实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道路、水系、村庄、农田林网建设,构建有机串联城市、集镇和村落的绿色生态廊道体系,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1.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推进“五水共治”,实施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下官河和蚌蜒河整治工程,综合治理39条省市骨干河道。大力实施湿地修复工程,积极创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加大退圩还湖力度,推进得胜湖、平旺湖、洋汊荡、徐马荒、陈堡草荡等生态修复,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提升河湖生态功能。mIA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坚持人文兴市战略,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传承兴化文脉,激发创新活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全面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做好迎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实施历史街区基础设施及重要节点提升,推进西门历史风貌区改造,加快牌楼路、英武路、长安路沿街外立面仿古改造。编制完成蒋庄遗址、万兴大典及昭阳墓等文保单位保护规划。推进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兴化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加强兴化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乡风民俗、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传承弘扬本土文化,叫响“板桥故里”“水浒摇篮”“小说之乡”“国象之乡”文化品牌。放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效应,启动垛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深化家规家训家风建设。推进“城市书房”“百姓大舞台”等惠民设施建设,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助推“小说之乡”迈向“文学之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惠民券点单服务,组织文化惠民演出650场以上。举办新春舞龙大赛、龙舟大赛、兴化民歌大会、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国象品牌赛事等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办好第十四届郑板桥艺术节,开展第二届郑板桥文学艺术奖评选,进一步放大郑板桥文化品牌效应。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开展年度新创节目调演。培植壮大文化产业。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扶持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加快文化园区和特色街区建设,引导文化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重点打造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全力培育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发展影视传媒、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创产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