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7年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文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8-05-14 09:01:57
摘要: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7.37亿元,增长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下降43.6%;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亿元,分别增长2.6%、4.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36元,分别增长8.4%和12%,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vz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 [12]脱贫标准,紧盯2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03个深度贫困村、2.34万贫困人口,整合项目资金,强化攻坚力量,下足“绣花”功夫,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全年稳定脱贫1.4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68%。持续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抢抓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县的政策机遇,把20%以上的财政收入增列为扶贫专项资金,同时整合省、市切块扶贫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资金,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实施自然村公路硬化388公里,村内主巷道硬化100公里,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实施人饮巩固工程38处,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6个乡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居民用电问题;完成82个村村内道路硬化及排水,整治行政村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创新搬迁模式,采取五个一批[13]的办法,完成928户333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把解决农村不安全住房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基本消除农村土坯房和石板房,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新建改扩建乡镇幼儿园1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0个,整体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下功夫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题。在总结推广已有带贫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因村因户施策,用足用好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及涉农专项资金,努力增加贫困村户收入。加快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带贫机制,将吸纳带动贫困户数量与贷款、贴息政策挂钩,带动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林地入股实现稳定增收。整合扶贫资金,在深度贫困村设立保洁员、道路维护、治安协管员和公益设施管理员,实现“三无”[14]特困家庭增收脱贫。推进生态保护,落实生态护林员岗位,解决深山林缘地区贫困群众增收问题,实现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林果经济,在深度贫困村选聘造林员,在易地扶贫搬迁原址、高山区域和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发展生态林果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探索对劳动力实行“带薪培训+实训” 模式,加快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成立驻疆劳务移民工作站,力争全年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输转劳务4000人以上,向青岛市即墨区、广东省惠州市、上海市均瑶集团等地定向输转劳务2000人以上。实施政策兜底,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主动加强与青岛市即墨区的联系沟通,创新完善协作模式,建立定期互访制度,推动协作事项和项目落地实施。年内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力争引进天然矿泉水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好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深化人才交流培训,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开展文化旅游、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以社会扶贫为重点,加强与即墨区行业协会、商会的对接,推动“点对点”帮扶对接,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vz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坚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工业发展的方向,夯实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逐步构筑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扶持优势骨干企业。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地、用工、融资及资源配置等难题,引导祁连山水泥、万利铁合金、宁氏矿业、明珠矿业等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销售,力促满负荷生产。加大协调服务,支持中庆塑业、代元纹党、嘉诚、仁和农副产品等小微企业通过扩建、技改、融资等途径加快发展。深入推进质量发展和标准化引领工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加快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坚持提质增效与扩大总量并重,扶持引导硅铁、黄金、重晶石等资源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医药化工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文县石墨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万利铁合金厂余热发电、中寨光伏发电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龙台酒业白酒生产线、文县饲料加工厂,抓好宁氏矿业废石加工利用、众源石材、正兴裕混凝土搅拌站、文县混凝土外加剂、佳欣新型墙体材料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培育提升建筑材料产业,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非公经济。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实现非公经济在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上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13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800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6.48亿元。vz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坚持把突出特色、提质增效、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基本导向,着力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全年新发展核桃2万亩、花椒3万亩,茶叶、油橄榄、中药材各1万亩。下功夫创建一批示范标准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0万亩以上,新建纹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亩,茶叶标准化栽培基地500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3个,继续落实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各项措施,完成经济林综合管护68万亩。加强“三品一标”认证[15]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6万亩,争创甘肃省名牌产品1个,陇南市名牌产品2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以上,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160家,县级龙头企业8户以上。以培育主体、产业集群、带动增收为重点,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用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资金,谋划实施一批核桃、花椒、茶叶、油橄榄、中药材方面的精深加工项目,扶持壮大一批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着力解决有产品无品牌、有产量无效益的问题。全面启动农村“三变”改革。积极学习推广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经验,总结推广我县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的成功做法,立足农村土地、林地、水面、矿产、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摸清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存量,分清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和流动性资产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建立投资入股存量资金台账,做实成员界定和折股量化工作,筛选确定“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完善风险防控和利益联结机制,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公共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在临江、桥头、天池、碧口、中庙、范坝、铁楼、中寨等八个乡镇启动实施一批农村“三变”改革项目,扶持壮大一批市场经营主体,6月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后半年全县普遍推开,通过三年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子,实现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规模聚集、治理改进和效益提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vz5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以拓展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文旅强县战略,加快天池景区规划设计,启动天池大景区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景区道路管网、景观提升、自驾车露营地、星级宾馆、特色旅游小镇、黄林沟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成天池游客集散中心和黄林沟景区公路,完成天池民俗文化博物馆布展工作,加快改善天池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天池国家5A级景区。加大资金筹措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白马河景区、碧口古镇、让水河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修建一批景区观景亭、停车场和旅游卫生厕所。抓好白马民俗风情园、碧口早阳坝古镇项目前期,开工建设让水春观光茶厂。全面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大熊猫繁育基地。借助毗邻九寨沟大景区的优势,按照全域景区化建设和服务标准,结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和灾后恢复重建,逐步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年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以上,建成乡村游客中心5处,新发展农家客栈60家以上。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亿元。提升电商发展水平。紧盯网店、网货、服务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提升网店运营水平、网货质量、服务能力和电商扶贫效果。扶持精品电商企业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电商效益最大化。积极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年内提升改造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8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60个。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县域电商公共品牌。全年创建电商示范企业5户以上,新开发电商产品10个以上。实施“全企入网”工程[16],推动电商向各行业拓展延伸,不断拓宽电商应用领域,全年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以上。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加强县、镇、乡村市场建设,开工建设诚通物流采购配送中心,建成铁楼、口头坝和梨坪农贸市场。推进物业管理、融资租赁、育儿养老、家政服务、健康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改造提升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