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都匀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未知 作者:知县网 人气:1972 发布时间:2016-03-06 08:46:49
摘要:(2016年2月1日在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都匀市人民政府市长:刘胜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都匀发展史上大事、要事、难事、喜...
 
  ——紧紧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抓落实,努力打造跨越赶超新支点
 
  充分借助“两高”机遇,发挥旅游品牌效应和节点城市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实施“大物流”战略行动。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大宗商品集散地、物流园区、专业市场、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一园区、一平台、多配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积极打造绿茵湖无水港物流平台,做大做强都匀全国物流示范城市,力争将都匀建设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中心、贵广物流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不断推进旅游产业化。用好用足都匀“全球绿色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镇”三张名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山地旅游等相融合的现代新型旅游业发展。致力提高景区景点的承载能力,重点建设好星级宾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市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共推旅游联盟。实施“互联网+旅游”营销战略,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工程。推出更多特色文化精品,打造都匀民族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达到325亿元。大力发展其他服务业。整合都匀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以医疗保健、健康养老、生态营养等为主的健康服务业。加快都匀特色黔货出山电商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金融服务、节庆会展、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不断促进各种服务业健康发展。“十三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90.4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
 
  ——紧紧围绕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抓落实,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实现46个贫困村4.3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坚持以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公共服务滞后、贫困程度最深的自然村寨为重点,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加强引导,牢牢把握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退出六个关键环节,确保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到2018年实施易地搬迁3160户13500人。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计划、乡村旅游和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价值链增值收益。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理念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着力构建茶产业龙头企业、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基地、规模户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扶贫体系。打赢建设美丽乡村攻坚战。在贫困村优先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以农村环境治理工程为主抓手,实施交通、水利、通讯、房屋等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力推进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完善脱贫基础。打赢民生兜底攻坚战。整合助学政策,全部免除贫困家庭学生高中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构筑医疗救助兜底“安全网”。实施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计划,引导和支持组建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的专业服务队,让贫困群众就业有保障。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减量提标”,织牢民生网底。积极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各级干部与贫困人口的定点挂钩、对口帮扶机制,建立全市在职干部职工精准扶贫包保责任机制,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扶贫对象联系全覆盖。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定期反馈精准扶贫脱贫情况,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让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中来。
 
  ——紧紧围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抓落实,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体系。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始终守住“两条底线”,加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重点加强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施好现有湿地保护,推进都匀清水江等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大力实施绿色都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注重抓好通道、城镇和村寨绿化。“十三五”期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完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机制。严把项目审批关,着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推广使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科学保护剑江,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8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路净寨美。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监管“六个一律”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力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验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低碳循环型生产方式,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加快发展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紧紧围绕构建动力支撑体系抓落实,增强推动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民生导向,抓好重大改革事项,最大限度聚集发展要素,激发改革活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开放战略,积极引进优质要素资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改革进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深化教育、医药卫生、科技、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精准扶贫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多元化扶贫长效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系列配套改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衡化、全覆盖,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坚持包容发展、联动发展、组团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树立都匀开明开放形象。加快与黔中经济区融合,建立持续有效的区域经济协作机制,推动都匀与贵安新区深度合作,与凯里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吸引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助匀发展,建设人才高地。设立贵阳海关驻黔南(都匀)办事处,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都匀保税区或无水港等外向型经济载体,建立口岸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中国电子商务都匀版。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府创新职能,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紧紧围绕构建民生保障体系抓落实,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福祉
 
  实施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努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新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把增强学生责任感、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优先增加教育投入,强力推进城区校点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特殊需求群体学生关爱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教育体系,将都匀打造成贵州南部教育中心。积极推进创业就业。坚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问题。实施大文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加强城乡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快毛尖茶文化产业园、匀酒文化产业园、东山历史文化古街区、黔南主体民族文化体验区、剑江休闲文化度假区、斗篷山生态休闲度假区等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积极挖掘整理三线文化,保护、传承、发扬、利用好三线文化。深度开发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积极培育扶持文化市场主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都匀。加快构建“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市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工作部门联动机制,抓好降低性别比等人口管理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8300套,改造农村危房4689户。全面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制信访,推动创建县域信访管理新模式。大力实施“136工程”和“5531”工程,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重大突出和重点领域(群体)矛盾化解,深入开展“百日攻坚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推进“平安都匀”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多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积极创建全省和全国“文明社区”和“和谐社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体系,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认真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加强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