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6年化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化德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36 发布时间:2016-02-28 12:56:11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在化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政府县长 崔雨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化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完善服装、合金、物流、石材四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和方法,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成功率。紧紧抓住以京津环渤海为重点的产业转移机遇,深度融入(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做好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将我县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严格落实县几大班子包产业抓项目责任制,加快项目的开发、储备、引进步伐,确保项目优质安全高效建设。
(二)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突出抓好“五个农牧业”,建成以马铃薯、燕麦、冷凉蔬菜和猪牛羊肉为主的服务京津、面向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立足比较优势,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在“三种四养”和“调优、调大、调强”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实施“3311”工程,马铃薯种植继续稳定在30万亩;种植以优质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30万亩;优化冷凉蔬菜品种,重点抓好以民乐、补龙湾、特布等蔬菜产业种植园区建设,种植标准化冷凉蔬菜10万亩;种植饲草作物10万亩。抓好猪、牛、羊、鸡“四养”,年出栏生猪10万口和肉羊70万只。加快推进设施农牧业。新建网室200座,温室300座,设施农业达到15万亩;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5处;肉羊养殖场10处,肉驴养殖场2处,肉牛养殖场2处。加快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促成七号镇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做大做优种子农牧业。把种子工程建设放在农牧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位置,提升现有1000平米马铃薯组培室的育种能力,年培育马铃薯扦插苗400万株,建设马铃薯原种田5000亩;培育三和良种母猪繁育基地加快发展,加强生猪良种繁育,提高猪肉品质。以蒙新牧业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为中心,加强纯种小尾寒羊纯繁,以杜泊、萨福克等优质种公羊,通过杂交改良,提高个体品质。建设高标准肉羊人工授精站10处,标准化牛冷配站5处,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提升发展绿色农牧业。在“调优”上下功夫,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把农畜产品绿色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土壤健康工程,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延伸发展加工农牧业。在“调强”上下功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开展生猪、肉羊深加工项目,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农牧业向价值链长、附加值高的方向迈进。积极与雏鹰集团等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对接,加大招商力度,发展生猪养殖项目,实现全产业链生产。充分发挥聚点环保餐具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年内投产运营,实现产值1亿元。年内,积极引进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2-3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在“调大”上下功夫,培育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500家,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业。加快推进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推进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年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万亩。公司与农户建立“合同订单型”、“技术服务型”、“股份合作型”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进土地、机电井、草牧场等资源参股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化科技服务支撑,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产城结合、人城共融、宜居宜业、山清水秀”的理念,以“五城联创”为抓手,突出打好“山、水、绿”三张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引领城镇发展。修编完善《化德县长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73个村庄规划,高起点编制全县产业空间布局、城镇景观等专项规划和城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和项目审批制度,强化规划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全年计划投资6.22亿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36项。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去库存”调控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回购存量商品房813套,用于保障性住房。完成中蒙医院门诊大楼和残疾人康复中心,职业中学实训楼,看守所及武警中队营房,粮食应急储备库、老年活动中心等续建工程。新建行政拘留所,移动业务用房和档案馆合建项目。开工建设通用机场。
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建设长华大街及部分“八纵”道路的延伸工程4公里,实施建设中路、邮电中路等沥青路面工程8公里;完成金三南路、工业路贯通工程;实施新旧区小街小巷道路综合改造工程5公里;便道硬化、维修12万平米。规划配建综合市场1处,解决“马路市场”问题。完成北防洪壕综合整治及带状公园项目,完成德盛广场建设收尾工程。继续改造完善供热、供水、天然气、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坚持“五个统筹”,注重城镇形态建设和规模布局管控。加快推进“五城联创”,年内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环境。实行“机关单位包联,全民共建共创”,深入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小区、生态乡镇等各类创建工作。以市民素质提升为核心,全面建设、综合施策、务求实效。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完成金三路、长丰大街景观亮化和长顺大街楼体亮化工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山森林公园及城镇出入口亮化造景工程;美化墙体5万平米。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城镇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提升城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探索城管、公安、环保等部门联防联治的综合执法模式。加强镇容镇貌综合治理,重点抓好私搭乱建、私屠乱宰及背街小巷等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推进数字化城管、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年是全覆盖的冲刺之年,按照“三个不漏”的要求,坚持“以沿路沿线为重点,全线贯通,纵深推进,全面完成”的思路,实行“示范村、达标村、一般村”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最大限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计划投资7亿元,建成示范村19个,达标村57个,一般村73个,撤并30户以下的自然村24个。上半年,确保完成示范村、达标村建设任务;年内力争完成一般村建设任务。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
(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落实“六个精准”脱贫措施,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2016年必保3600人稳定脱贫,完成30%的脱贫任务。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立地条件好的村庄,要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引导扶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综合采取财政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金融扶贫贷款3亿元,促进贫困人口就地脱贫。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光伏扶贫项目,带动农民727人脱贫致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不适宜居住区的1044人搬至县城、乡镇所在地,通过转移就业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坚持绿色扶贫,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生态工程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后续产业,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收益水平,实现209人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好职业教育扶贫“雨露计划”,实施好低保家庭大学生入学资助政策,对孤儿和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稳定解决180人贫困问题。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整合各类资金,继续加强互助幸福院、养老中心、敬老院建设,对8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以及农村鳏寡孤独、因病因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按照自愿原则实行集中或分散供养。对因病致贫的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全年共解决1440人的保障兜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全面完成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巩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五险扩面成果,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机制,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城镇职工和居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保持在85%和75%以上,新农合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80%。医保支付实现县医院、中蒙医院直报。新农合报销实现自治区、市定点医院适时审核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回头看”,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三无”人员和“三民”等各类民政保障人员补助标准。保障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实施“三个一”民生工程;继续完成职称聘任及职级并轨工作。严格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支持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残联、妇联等组织的社会救助作用。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商业,构建“城镇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点—乡镇商贸中心—便民超市”的城乡一体化商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商业特许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把电子商务作为打通生产和市场连接的关键一环,通过订单和网上同步销售,实现农畜产品“应售尽售”的目标。推进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建设,新建时代购物中心。加快推进餐饮服务示范全覆盖。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借助秦皇岛—二连(化德段)高速建设、省际大通道高速路改造和集通铁路全面提升运量机遇,发挥中转区域优势,把化德建成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物流节点城镇。要加快物流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1—2家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产业规模和质量。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联动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体系。
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筹备召开第三次政银企对接会议,加强政银企合作,深化金融服务,实现银企有效对接。继续开展好与建行的“助保贷”、中行的“羊(驼)绒通宝”和农行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好2000万元财政担保补偿金作用,最大限度撬动银行贷款,帮助中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增强发展后劲。全年信贷投放19亿元。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编制《化德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化德县旅游规划》的评审。深度挖掘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旅文化资源,重塑张库古商道、嘉卜寺尔古驿站、金界壕遗址、秋灵沟原守备一师驻地旧址等历史文化景象,结合“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多元文化体验,草原风情游,生态观光、采摘游等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年内,启动实施黄羊滩生态旅游项目,建成边塞军旅文化博物馆,完善恒利农耕文化民俗馆建设,深入推进恒利公司旅游观光采摘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养老、体育、医疗保健等新型产业。打造面向首都的养老养生基地,提升莲德医养服务中心运营质量和水平,创建养老服务品牌。积极争取自治区养老服务业试点建设项目。加快发展体育休闲服务。新建全民健身中心8000平米,建设标准化足球场1个。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