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江西省)2016年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九江市庐山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61 发布时间:2016-10-16 07:51:41
摘要:(2016年2月21日在庐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庐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柯尊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
(2016年2月21日在庐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庐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柯尊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决战‘两大平台’、促进‘三区’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加压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高速增长,2015年较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接近翻番,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3:52.1:45.6调整至1.9:51.2:46.8;财政总收入接近翻两番,其中,乡镇街道财政收入2个过4亿元,2个过2亿元,2个过亿元,五里街道高居全市乡镇街道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五年累计完成近1000亿元,总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翻两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翻番,名列全市前茅。我区连续两年荣膺“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一类先进县区”和“全省信访工作‘三无’〔1〕县区”称号,连续四年在全市“巡回看变化”和目标综合考评中进入前三。
——过去的五年,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的五年。城东港区沿江工业基地、化纤工业基地主干路网全面建成通车,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沿江公用码头、姑塘变电站等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工业平台承载力明显提升。园区累计落户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五年净增28家,累计发展到98家。中粮产业园二期、青岛啤酒、大唐化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赛得利化纤、恒生化纤、鑫星玻纤等一批项目增资扩产,诺贝尔陶瓷、财兴卫浴、福莱克斯等一批项目技改升级。绿色食品、化纤纺织、玻纤建材、机械电子、基础和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其中,绿色食品、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列入江西省重点产业集群。沿江工业基地被批复为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城东港区物流园被批复为江西省首批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过去的五年,是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九江绕城高速、昌九高速改扩建、105国道拓宽改造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浔南城市客厅、五里片区主干路网全面建成,芳兰片区主干路网基本成形,管网设施等基本配套到位,城区面积拓展近20平方公里。南山公园全面对外开放,九江职业大学庐山区校区、双峰小学庐山区校区、区第一中学、区第一幼儿园、区第一小学和南山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成交付,市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城区配套功能日臻完善。新湖·庐山国际、恒大·御景、奥克斯·缔壹城等商住楼盘加快建设,奥特莱斯商业城等商业项目开业运营,中信、光大、北京银行等金融分支机构相继落户,南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三尊重、三维护”〔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等活动扎实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全覆盖,垃圾转运和数字化管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两违”管控机制全面建立,公交线路不断优化,城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三农”基础加快夯实的五年。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20个,建立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个,成功申报“三品一标”〔3〕和著名商标22个。金桥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我区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镇村联动扎实推进,累计建设省、市新农村点141个,赛阳集镇整体开发加快实施,新港镇、姑塘镇荣列全国重点镇,威家镇荣列全国文明村镇,海会镇荣列全国秀美乡村,我区荣列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累计修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400余处,除险加固病险小(二)型以上水库19座,全省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全面完工。环庐山公路、昌九高速、绕城高速沿线村庄和“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提升任务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成效突出的五年。全力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纵深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评审、建设、审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区本级“三公经费”〔4〕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预算单位所有经费全部纳入集中支付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实行网上操作。企业“一套表”〔5〕改革顺利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成功争取城南核心商业区项目自主开发政策,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利用区城投(集团)公司、旧城改造公司等平台融资,累计筹集资金30亿元,全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利用“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融资载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土地报批、整理开发工作扎实推进,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为全区进位赶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质量明显改善的五年。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累计建成安置房289万平方米、公租房2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315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512万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411人、城镇就业35765人,为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1848个。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增效。贫困重度残疾人医保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水平整体提升,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6〕、散居孤儿及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水平全省领先。新建敬老院5家,改造提升4家,新港敬老院荣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新建、改造农贸市场6家。打造“放心粮油”示范店11家。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并进的五年。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家,申请专利713项。教育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硬件设施水平整体提升,区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区第一幼儿园被评为“江西省示范幼儿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人口性别比日趋协调,流动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省推广。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九江青岛啤酒节。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人社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法制庐山区建设不断加强,“六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武装工作和人防地下室规范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我区荣获“江西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53.4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总收入26.6亿元,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2 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4亿元,增长12.3%;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689元、15422元,增长9.8%和9.7%。
(一)工业总量不断扩张。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3.6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95.6亿元,增长10.2%,利税总额32亿元,增长11%。九宏新材料、海螺水泥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天泰食品项目一期、省煤炭储备中心码头、储配煤场基本完工,中科鑫星项目完成设备安装,青岛啤酒易拉罐、华电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中国电建集团成功重组嘉盛粮油,中科鑫星科技创新中心、消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组建,美庐乳业、中船航仪成功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绿色食品、化纤纺织、玻纤建材等主导产业加快集群发展,其中,绿色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3.6亿元。铜九铁路下穿工程快速推进,白鹿大道、安顺路等修复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九湖路延伸线工程全面竣工,消防白鹿路中队投入使用,新港临港佳苑公租房完成首批摇号分配,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城区品位不断提升。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邹家河花园畈上游分流工程开工建设,学府三路一期、琴湖大道南段、九景衢铁路加快推进,区医院改造项目主体完工,九玻社区道路等12条边街小巷整治、九莲南路绿化等7个创森项目全面完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濂溪校区建成交付。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年”等活动扎实开展,“八大专项整治”〔7〕工作成效明显,十里大道、长虹大道和浔阳东路荷花垅段道路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新建10所公厕全面投入使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日趋规范,安置小区房屋维修基金和物业管理收费成功破题。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万达广场、禧徕乐商业中心、九江新天地等项目快速推进,华东汽车文化城3家4S店、联盛十里老街商业街投入运营,青岛啤酒九江梦工厂成功创建工业旅游国家级3A景区,三叠泉景区并入大庐山运营体制,海会镇入选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全区全年接待游客446万人次,增长10%。
(三)“三农”工作不断进步。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6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29家,新增千亩种养基地3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2个,九江碧绿庐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荣获“全省优秀农民合作社”称号,庐山云雾茶示范园年产茶叶能力已超过50万斤。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清洁工程扎实开展,3个贫困村村庄整治顺利实施,4个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26个新农村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金桥畈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新港临港新城、姑塘滨湖新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威家镇、海会镇荣膺“全市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先进重点镇”称号;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0处,海会、赛阳镇农村自来水管网铺设,虞家河、姑塘河道治理水利血防工程一期主体和益公堤江岸加固应急等工程全面完工。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为14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3400余万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720人;2200余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三峡后续工作〔8〕项目全面竣工。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计委顺利组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挂网公布,行政服务网建设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及时衔接上级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区级非行政许可项目51项,“三证合一”〔9〕、“一证一码”〔10〕制度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唯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十里街道黄土岭村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到位市外资金80亿元,增长79.5%;外贸出口创汇3.1亿美元,增长7.5%;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9.7%,我区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称号。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全区新增市场主体4925户,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发展到4570家、12560家;通过“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方式融资,为138家企业担保贷款6.98亿元;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区城投(集团)公司初步转型。
(五)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区本级财政民生支出超过5亿元。全年建成安置房86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6512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88万元。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水平不断提升,我区荣获“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区”称号。在全市率先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海会、十里敬老院被评为全省星级敬老院。修建农村公路25公里。改造危桥2座。新增“放心粮油”示范店4家。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东方自来水厂收购交接工作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园区及周边5个乡镇近5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城南综合农贸市场、陶洼农贸市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标准全市领先。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