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柘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柘城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48 发布时间:2016-08-29 09:32:56
摘要: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是柘城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科学制定和实施《柘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三个五...
二、实施碧水工程
坚 持流域统筹、水陆结合,推进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对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 标率100%。以实施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为重点,开展城区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流净化工程、河流补源工程和河岸绿化美化 工程,建立城区河流垃圾打捞清运长效机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容湖、余河坡、古黄河等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提高水质达标率。 强化重点工业领域水污染防治,强化高耗水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深度治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规 划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加快余河坡、废黄河污水管网建设,积极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三、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以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重点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 量。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强村庄环境管理,建立基本保洁制度,建设基础性给排水排污管沟、环卫设施,实现村庄主干道硬化,完善配套基础公共服务设 施。积极引导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条件。探索实行“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县区处理”的垃圾运转模式,促进源头减量,推进分类 收集,健全收运体系,提高处理能力,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长效工作机制。以“两减一控一提高”为目标,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 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配套组装和集成农业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肥料综合管理和田间有毒 有害物质集中收集等综合技术措施,全面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四节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坚 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积极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 度,对水流、森林、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行节能 量、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制度。健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建立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第六章 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突出“双融入,双对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面对接沿海地区与周边地区,坚持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围绕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集群引进,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第一节 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
主 动融入“一带一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带等国家战略,支持本地企业与河南大型企业抱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产业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引导 本地外贸型企业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一区三圈八轴带”空间格局,在“1小时”紧密圈中明确战略定位, 突出优势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第二节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围 绕金刚石超硬材料、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皮革、服装、板材等优势产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 重点瞄准国内外500强、著名品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引进央企、省企、大型民企以及配套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放大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积极开 展集群化招商、链式招商和以商招商,全面落实领导分包、台账管理、现场办公、工作例会、联审联批、督查通报、媒体公示等工作机制,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快 速推进。
第三节 深化拓展区域合作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对接合作,积极与商丘、亳州等城市的全面对接,搭建合作平台。提升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引导医药制造、皮革皮具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强与域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
第四节 培育壮大外贸企业
抓住外贸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战略机遇,积极培育壮大出口主体,突出贸易与产业联动发展,组织优势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支持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世界工厂网以及其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第七章 坚持共享发展,迈入全面小康新生活
秉 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的思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关键,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点,注重机会公平,保持基本民生,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 水平,聚焦“两大体系、四大条件和三大群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 人民,确保全县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新生活。
第一节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贯 彻落实“四个切实”扶贫开发具体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以纳入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 划为契机,突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因人因地施 策,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围绕“转、扶、保、救”四条途径,落实“五项举措”:一 是实施知识技能扶贫,二是实施合作带动扶贫,三是实施财政金融扶贫,四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五是实施安居扶贫,争取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做到“两 确保”:确保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摘帽脱贫;“两不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 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引导贫困地区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加快实施一批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 视、邮政通信、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第二节 积极促进创业就业
大力实施创业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确保城乡居民创业就业。
一、积极扩大就业容量
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多渠道、多元化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集聚区吸纳就业的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就业容量大、带动作用强的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推动各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吸纳就业人口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农民工、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充分就业。“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二、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
健全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就业创业的财政、税收、融资、土地、科技创新等政策扶持力度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残疾人等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创业服务载体建设,支持发展众创空间,鼓励创建返乡农民创业园、返乡大学生创业园等,不断完善县级创业平台载体,努力形成创业集群效应。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形成及时有效帮助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整 合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人 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服务。完善社会就业保障工作,推进社会保险“五保合一”经 办模式,提升社保经办的服务质效。完善社会保障卡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加快人社业务信息一体化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推进社保扩面提标,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所有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推 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全面推进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统筹,加快发 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提高社保待遇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将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农民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进一步推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广大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将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按照差别费率实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社会统筹。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健 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满足住房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的原则,将保障房建设与城市更新、产业集聚区建设相结合,与解决失地农民住房问题相结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探索保障房建设新模式。加强保障性住房 建设的资金、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扎实快速推进旧城区更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农 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等工程,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使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稳定就业农民工都能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成果。加 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建立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积 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探索建立机构福利、公共福利和公益福利相结合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县社 会福利中心、农村敬老院和幸福院等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补助待遇。大力倡 导和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 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健 全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实 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和孤儿养育等社会救助标准,逐步建立完善教育、医疗、司法、康复、住房、就业等专项救 助制度。切实加强对留守流动流浪等弱势老人和儿童群体的救助和保护。完善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城 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健全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
第四节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以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统筹推进中小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确保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一、统筹教育事业发展
以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计划为重点,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积 极发展学前教育,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在县城和乡镇建设一批高质量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巩固提高九 年义务教育水平,强化基础教育普惠性和公平性,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到2020年,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 100%、100%,巩固率分别达到98%、97%。提高高中教育水平,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整合高中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提升普通高中的 教育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县职业教育中心省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 校、“中原最具社会影响力职教品牌”、河南省特色学校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与名校联合和校企合作力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加快推进特色学校项目实施,打 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积极扩大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 育,倡导全民阅读,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加 大教师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名教师和名校长培养工程、国培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和校长队伍素质提升。完善教师补进长 效机制,制订系列优惠措施,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储备优秀教师资源。对农村偏远中小学教师实行定岗补进,补足教师缺编数额,解聘临时代课教师。加大县财政 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制订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建立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 度。实施柘城教育名师工程,通过专家引领、进修培训、经验交流、教研提高等多种手段,强化跟踪、监管和培养,努力打造一批名师、名校长。
三、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健 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 格局。加大合作办学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广泛吸纳县内外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制定实施民办学校用地、建设、师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做大做 强,提高民办教育的份额。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推动民办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五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促进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切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 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效能。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强 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快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二、积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建立健全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由生产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三、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在建设领域和其他容易发生欠薪的行业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第六节 打造“健康柘城”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体育事业和养老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一、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 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进一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 质,争创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继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构建人口与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提高。强化基层基 础工作,完善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建设完善覆盖全县人口、以公民身 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计生、税务、民族、婚姻等人口信息,逐步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县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增加养老 服务和产品供给。“十三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5‰左右。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推 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机构。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补齐专业医疗机构短板,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工程。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动秩序,理顺医药价格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明确医 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县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门诊部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及村卫生室等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保障群众 基本医疗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打造“半小时服务圈”,扩大社区健康服务网络覆盖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县医院新城分院、妇幼保健院和中西 医结合医院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与国内重点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合作,积极推广国内先进医学技术,不断提高临床 诊治能力。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执业行为,严格收费管理。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医院内部管理,保证其行为的公益性。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农 村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培养引进医学人才,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