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天水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 发布时间:2018-01-25 08:29:39
摘要: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4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07.5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326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同口径增长10.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9元,增长10%。...
  加大力度实施项目。开工建设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华昌欢乐城、天水大剧院、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果蔬汁生产线、6913北斗卫星通讯模块生产、海林中科产业升级、华建新材料公司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等项目。启动实施甘肃(天水)国际陆港基础设施建设、天水机场迁建试验段建设。建成天定高速藉口出口、G310线秦州至武山段、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甘泉至麦积山景区旅游公路、洛门至水帘洞旅游公路、潘集寨至温泉旅游公路,开工建设S25静天高速公路、陇县至榜罗公路秦安至甘谷礼辛段、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二期、天水南站新增动车组存车配套设施等项目,全力保障天平高速公路天水段建设,积极推进天水绕城高速公路、G310线秦州麦积城区段改线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引洮二期天水配套、城区引洮供水等工程,开工建设曲溪城乡供水项目。
  优化环境引进项目。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项目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级各类园区平台,积极引进“补链”“强链”“延链”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完善引进项目、资金、人才等的优惠政策,落实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定期通报制度,对已签约项目紧盯不放、跟踪衔接,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全面开展“接放管服”突破年活动,切实解决项目审批环节多、资料多、时间长等问题。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强化“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积极主动热情为客商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强化保障推进项目。完善项目包抓机制,坚持市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实行“一季度一观摩一评比”,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完善投资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紧盯重点推介洽谈的45个项目,主动对接有意向的社会资本,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定期开展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抓好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监管、项目资金审计、廉政风险防控等工作,努力建设优质、安全、放心、满意工程。
  二、聚焦精准脱贫攻坚,着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强化“一号工程”意识,切实下足“绣花”功夫,精细精确精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年减贫10万人以上,武山县、甘谷县脱贫摘帽。
  紧盯深度贫困区域抓攻坚。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各方面力量,采取超常规措施,啃硬骨头,打攻坚战,下功夫解决好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问题。紧盯全市3县区、5乡镇、581村深度贫困地区,对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制定每户脱贫计划,认真编制实施方案,摸清致贫原因、找准脱贫路子、谋划致富项目。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全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增收。积极落实科技增粮措施,确保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发挥产业扶贫关键作用,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和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以县区为单位加快建立产业发展公司,形成“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以此引领扶贫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产业发展要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建设冷链物流、促进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建果品基地10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0个,输转农村劳动力69万人,力争果品、蔬菜、畜牧产值和劳务收入分别达到108亿元、88亿元、85亿元、145亿元以上。积极推进麦积区、秦安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完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增加更多财产性收入,分享更多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引导支持农民开网店、做微商,打造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推进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工程,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补短板。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危房改造进度。新修梯田12万亩,新建堤防6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平方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342公里,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2214户8772人。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建设贫困村幼儿园110所,全面落实国家中职免学费政策,对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解决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推进健康扶贫,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80个,继续全面落实“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大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力度,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切实解决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道路破烂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完善工作推进措施强保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着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户依靠自身能力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严格落实县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各级各部门帮扶责任,扎实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效果真实。认真执行扶贫开发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市财政当年新增财力的10%、县区财政当年新增财力的20%和各级财政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的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继续实施好“双助贷”工程,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强化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双线排序比对法”,用好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扶贫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重视发挥国家定点帮扶单位和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帮扶作用,在产业开发、项目资金、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和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三、加快工业强市进程,着力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始终把工业作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培植财源、促进就业、推动发展、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齐抓,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为引领,坚持发挥优势和弥补短板双向发力,持续推进“扩量提质”工程,积极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链,提升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等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我市支持科技创新的28条具体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生产技术、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能效环保水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实施困难企业脱困工程,帮助困难企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