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7年开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开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33 发布时间:2017-01-20 10:40:56
摘要:2017年1月3日在开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开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仕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
  一年来,全县发展后劲再添充足动能。我们全力抓项目、强招商、促落实,全年实现政府性项目融资47亿元,储备项目635个,总投资669.29亿元。全县26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1.6亿元,“5个100工程”﹝16﹞项目完成投资84.6亿元,“八个一批” ﹝17﹞项目完成投资68.9亿元;圆满完成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涉及开阳县观摩任务。新签约引进“中国·南江数字硒谷小镇”等招商引资项目139个,总投资225.54亿元,落地率100%,到位资金171.46亿元。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认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通过国家效果评价复核,成功纳入全省20个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试点县,成功获得2016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资格。 
  一年来,全县民生事业继续阔步前行。我们全力抓统筹、保稳定、惠民生,全年民生领域支出29.12亿元,增长20.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9.05%。精准扶贫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工作,16866名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功越过6500元,退出率达26%。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统筹推进,为民拟办“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信访维稳“一号工程”、“两严一降”和“禁毒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全年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73%,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五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的大事,解决了一系列惠民生、增福祉、促和谐的难事,为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新开阳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上级的深切关怀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给力支持,都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实现转型升级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45万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开阳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集中各方思想智慧,克服一切发展困难闯出一片新天地,才能实现更大的开拓创新;必须敢于担当,凝聚各方有生力量,发扬“开阳发展无过客、开阳建设无坐客、开阳事业无看客”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团结一致推动发展;必须不忘初心,坚守为民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我们必须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底线、创新转型、加速升级、奋力跨越,实现开阳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升级跨越的宏伟目标!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开阳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创新活力亟需激发;产业结构不优,资源依赖程度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态势尚待扩大;投资拉动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效应不够明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欠账相对较多;部分干部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有差距,强化执行的作风不硬朗,攻坚克难的韧劲不充足,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开阳的基本县情、审视开阳的巨大潜力、审视开阳的发展机遇,用五年的辛勤努力,勇担使命、务实苦干、奋发有为,把勾画好的美好蓝图变成开阳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切身感受得到的美好现实。
  我们必须看到:开阳根本的形势没有变化、亟待突破。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大势没有变化,仍然面临依靠发展方式创新,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窗口期,未来走势并非一帆风顺。二是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化,正处于推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发展步伐仍需再度提速。三是决胜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没有变化,依然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民生大计可谓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看到:开阳自身的潜能厚积薄发、前景可期。一是三次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调优,为我们深入推动三次产业高端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大交通网络格局的构建,为我们依托大交通衔接“水陆空”、加速“同城化”,提升产业和经济的外向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一区七园”的发展格局已经成型,为我们实施“三化统筹”、纵深推进大园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商机人气不断聚集,为我们加快全域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全县城镇化建设进程蓬勃发展,列为全省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试点县,为我们实施“大城建、小城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必须看到:开阳跨越的机遇多多、路径明确。一是“一带一路”﹝18﹞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纵深推进,“互联网+”行动全面展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大扶贫、大数据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开阳跨越面临绝佳政策利好。二是贵州省被纳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开阳跨越具备广阔发展空间。三是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以大数据为引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开阳县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开阳县“勇担脱贫使命、推动高端融合、加快绿色转身,奋力谱写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开阳篇章”,开阳跨越拥有明确实施路径。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抓今后五年发展黄金期,大干快干、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开阳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升级跨越。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19﹞和“四个全面”﹝20﹞战略布局,牢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21﹞,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围绕“一个目标、三个建成”﹝22﹞战略目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工业高端化、农业高效化、旅游全域化“三化统筹”,重点突出大交通、大园区、大旅游、小城镇“三大一小”建设,勇担脱贫使命,推动高端融合,加快绿色转身,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升级跨越,奋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新开阳。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抓交通,着力构建黔中经济圈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水陆桥头堡;抓园区,着力打造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示范区和“贵阳都市特色农业发展区”;抓旅游,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抓城建,着力打造“以镇带村、以镇拱县”的新型山地城镇化体系;抓扶贫,着力打赢大扶贫战略行动民生攻坚战,实现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品质更高,乡村面貌更美,群众生活更富,社会环境更合。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左右;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75:53.96:34.29;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城镇化率达62%以上。
  围绕预期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五大战略任务:
  第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三化统筹”,奋力打造三次产业高端融合发展区。按照“一核心四区域”﹝23﹞功能布局,以“大数据”为引领,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服务业,推动产业间、产城间、城乡间高端融合。一是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推进农业高效化。扎实推进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全省引领型示范园区2个,新增省级示范园区1个,标准示范园(家庭农场)200个,园区年综合产值达120亿元。做大做强“茶、蔬、果、猪、蛋、奶”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人均一亩茶、一亩菜、半亩果,努力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大县和贵阳市保供大县。加快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精致农业园区,实现园区新入驻企业50家。围绕“硒”元素做文章,构建富硒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加快农旅一体化发展,新打造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0个,全力举办好贵阳市第五届农业嘉年华活动,加快农业“接二连三”﹝24﹞。到2021年,实现一产增加值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二是围绕建成贵州省煤电磷一体化示范区加速工业高端化。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纵深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开磷、路发、中凯鑫、安达科技、三环磨料等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化工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打造一批高端化、精细化、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推动建材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建成全省重点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强力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30个,全方位集聚产业要素。到2021年,力争园区面积达15.8平方公里以上,引进企业100家,打造年产值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2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25亿元;磷资源就地转化率达85%以上。三是围绕建设全国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全域化。按照“一核一廊三带一心四线”﹝25﹞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坚持“旅游+N”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光、生态、乡村、温泉、民族文化、避暑休闲、山地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规划建设一批以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和避暑养生为特色的旅游小镇和精品线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构建全域旅游新业态。到2021年,建成5A级景区1个,新增4A级景区4个,打造山地户外旅游精品线路5条,实现旅游收入356.13亿元,年均增长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以上。
  第二,坚持生态优先,打好“三大战役”,奋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筑牢守好绿色屏障,践行绿色理念,守住大花园、发挥大价值,加快绿色转身。一是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大力实施“青山”工程,严格执行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大力推行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力度,确保“青山常见”。到2021年,完成退耕还林42.8万亩,营造林15.3万亩,林业生态红线区划面积达146万亩,建成各类公园100个以上,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4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二是打好污染治理“突围战”。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加强重点行业和高污染行业空气治理, 加快城市燃气推广,县城燃气使用率达90%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全市前列,确保“蓝天常现”。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强化城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保护好白安河水库和翁荫水库“两口水缸”,还阳明湖一湾清水。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26﹞,深入推进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碧水长流”。到2021年,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力争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空气质量达标率达100%,所有企业实现“三废”达标排放。三是打好环境监管“持久战”。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法不留情、刀不留人”。抢抓贵州获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契机,放大我县生态优势,发展好生态农业、生态体验旅游、特色生态产品开发、健康药食材产业、康体养生运动等绿色生态产业,努力构建大生态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让全社会“植绿、增绿、爱绿”蔚然成风,将生态优势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和名片。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