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上海市)2016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徐汇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385 发布时间:2016-09-06 13:10:0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6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 鲍炳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徐汇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完善科技创 新体系。制定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智慧城区等专项政策,健全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 有效性。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专业团队等主体参与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活动集聚。推行科技创新服务券,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积极创建漕河泾 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智慧城区推进机制,实施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网上政务大厅、众创空间服务平台等 智慧应用项目。加快推动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新承载区建设,落实漕开发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支持数字内容、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企业集聚,促进信息产业集 群发展。推进漕开发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宜州路创新创业街,进一步优化创业生态。加快建设枫林园区,发挥枫林集团主体作用,鼓励跨行业协同创 新,推动智慧医疗、互联网健康等重点领域发展。依托枫林联盟,深化院地、区校、区企合作机制,支持中科院脑科学和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山医院-华大基 因联合实验室、强生亚太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运作。
  推进产业转 型升级。现代服务业聚焦创新活跃度、产业融合度高的重点行业,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进专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优势行业发展。继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发展, 积极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吸引文化投资基金集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主体和文化业态。聚焦集成电路等制造业优势领域, 主动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加快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继续推进商贸业转型升级。完成徐家汇商圈移动支付全覆盖,引入跨境电商,创新体验式 消费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加强社区商业业态调整,进一步提升田林、凌云和华泾等社区商业品质。
  做好国资国 企改革和企业服务工作。坚持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方向,主动服务区域、服从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国企资源向功能区和导向性产业领域集中。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 企改革。发挥各功能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要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关注楼宇能级提升和新建载体源头招商,加大总部经 济引进力度,形成优势产业集聚效应。继续主动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扩大海关监管服务和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覆盖面,拓展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功能。
  (二)全力推进重点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空间品质
  树立整体开发、精明增长的理念,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开发,大力推进功能区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加大重点功 能区项目推进力度。徐家汇中心二期推进建设,确保三期开工;继续实施天桥连廊一期、太平洋数码二期和港汇恒隆广场外立面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完善汇金、六 百外立面以及教堂广场改造方案。徐汇滨江全面推进西岸传媒港地下空间、龙华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施工,完成华东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建设;云锦路跑道公园开工,继 续实施龙华港“一河两岸”二期、“南拓”工程等建设,做好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等西岸文化走廊项目,不断提升艺博会、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历史风 貌区聚焦成片街坊修缮,以“修旧如故”“内外兼修”为原则,统筹做好拆违、零星旧改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与管理;继续推进乌鲁木齐中路等风貌道路的业态 整治和景观提升;建业里、永平里开业,张乐平、柯灵故居、上海大戏院对外开放,推进夏衍故居、草婴书房、修道院公寓修缮。徐汇中城加快万科中心二期建设, 中央绿地建成开放。大力推进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逐步改善南北交通和产业联系的瓶颈问题。华泾地区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进一步健全工业园 区转型开发机制,推进北杨园区土地收储,推动绿色低碳的产业业态集聚。
  加强市政基 础设施和绿色生态建设。启动虹梅南路—金海路徐汇段工程建设,做好轨道交通15号线8个站点腾地、龙水南路越江隧道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老沪闵路、宜山 路(桂林路—桂箐路)拓宽以及田林路下穿中环线地道工程,启动龙吴路外环线以外工程腾地工作。加快徐家汇、田林吴中地区路网建设;推进华发路、武宣路等区 区对接道路和断头路开工。切实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实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优化绿地空间布局,结合城市更新项 目建设公共绿化、立体绿化,建成虹梅路高压绿廊、中山南二路兆丰路绿地等7块公共绿地。全面启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截污纳管、雨污混接改造等工程, 改善蒲汇塘、漕河泾港等7条河道的黑臭现象。
  (三)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力度,确保城区和谐稳定
  结合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抓住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不放松,着力提升城区管理水平。
  依托网格化 管理加强顽症整治。完善区网格中心与各街道镇网格中心的对接机制,实现综治、网格、应急管理等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推进网格中心大数据平台与公共信用 信息平台对接,逐步实现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信息挂钩管理。完善城管执法新机制,继续保持对违法建筑和群租的高压态势,完成长桥花鸟市场等地块的成片拆违工 作,全年力争拆除违法建筑25万平方米,整治群租房屋约1000套,群租处置率不低于当年发现数的90%。
  持续改善重 点区域及道路环境。研究改善医院、商圈、交通枢纽等人流车流集聚区的交通状况,编制专项交通改善方案。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增3000个停车位。继 续推进重点道路业态调整,在风貌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行业专项整治,坚决查处乱设摊、无证经营等顽症。加强市容责任区自治管理,鼓励路管会、弄管会、行业协会 等自治组织的建立,推广“一店一档”等常态长效管理经验,巩固街面环境治理成效。加快龙吴路沿线砂石料码头、混凝土搅拌站的关闭调整,道路平均降尘量下降 5%。
  健全城区公 共安全体系。积极创建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食品、生产、消防等领域安全风险管控,推进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桥 荫桥孔、特种设备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加快制定老旧住宅电梯修缮和处置措施,完成26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 层应急管理单元工作机制,加快街道镇民防指挥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要求,推动诉访分离。拓展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完善街道镇 和居民区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施9方面区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建设惠及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体系,提高民生服务的精准度。
  有序推进旧 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出台零星旧区改造征询办法,启动小闸镇、张家园等4块零星旧改,左村、罗秀路潘家塘等5块基地平地收尾,全年计划完成旧改签约 300户以上。推进陕西南路548弄4号等成套改造项目,落实3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任务。进一步扩大保障住房受益面,统筹做好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 障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受理审核、房源筹措工作。基本完成龙南佳苑建设。
  提升就业、 救助等民生服务水平。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启航计划”,依托社会平台资源开发储备更多就业岗位。完善 创业激励机制,积极与区域创业园区等社会力量合作,扩大创业政策服务体系覆盖面,帮扶引领创业600人。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等社会紧缺职业人群的技能培 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帮困救助的衔接配套,推进收入核对机制在救助项目中的应用。凌云地区新增1条环线巴士。继续推进菜市场向生鲜超市转型发展,推 广电子结算、网络销售等新型管理模式。
  完善养老服 务体系。制定为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成立区福利机构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公办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完善老年照 护统一需求评估补贴与定价机制,加强需求与供给的合理匹配。更加重视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建立“医养云”中心平台,试点区属医疗卫生资源向养老机构、日间 服务中心和高龄老人医疗护理服务延伸,新增5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体实体化运作,统筹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和培育专业机 构参与社区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新建500张养老床位,新增4个助餐点,为2.54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五)提高公共服务能级,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整合优化公共资源布局,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城区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教 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建立滨江学区和长桥-华泾学区;启动科技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试点,探索理事会模式下教育集团跨体制办学的机制。深 化国际融合课程内涵,继续推进滨江国际学校项目。完善招生政策,试点民办幼儿园学额购买,改扩建部分幼儿园、小学,缓解入园入学高峰。探索新优质学校集群 发展,推广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开展中职校企业实训基地、终身教育资源配送体系建设等试点工作。推进航天二期学校等项目建设。
  深化新一轮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进“中山医院-中心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做实“1+1+1”签约服务,激发社区卫生服务活力。深化公立医院 改革,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引入药品集团采购模式,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启动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南部医疗中心、口腔医院、嘉会 国际医院建设。做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配套服务工作。
  推动文化体 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活力。深化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建设,制定体育产业 发展政策,与阿迪达斯等企业合作打造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推进“体绿结合”,在桂箐路、桂江路和徐汇滨江等公共绿地增设3条公共健身步道,不断完善区域体育 设施布局。推广风貌区智慧导览系统,提升游客体验度。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科普、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 地方志编撰和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
  (六)加强社会治理和人口管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街道镇职能和条块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社区、 社工、社会组织“三社互动”。搭建社区共治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机构,规范社区公益金制度,引导自下而上形成社区共治议题。健全居民区自 治机制,推广项目化运作的居民自治模式。加强居民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做好专业社工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 定价、评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提升社区和 住宅小区服务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和治理服务创新。继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智能化服务向居委会延伸,健全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与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一体化运作机制。推动物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引进专业机构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深化试点范围,完善公房 和售后房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考核机制,健全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托底保障机制。
  做好人口服务与管理。加强区域人口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落实人口调控各项举措,优化人口结构。探索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形成基础信息登记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在全区工地推广建筑工地实有人口管理系统。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