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黑龙江)铁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铁力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36 发布时间:2016-08-13 08:17:33
摘要:第一章 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既是铁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五年,又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奋发作为,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这五年里, 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和伊春市各项...
 
第二节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实 施循环经济发展引领计划,支持绿色清洁生产,逐步建立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体系。整合现有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引进无污染生态环保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型、 外向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特点的绿色产业园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建筑节能 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改善城乡居民绿色环保居住环境。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北药种植、清洁能源利用等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充分 发挥既有林蛙、平贝、五味子三大地理标志产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北药种植及加工基地,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促进 健康养老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构建现代林中经济产业新体系。
 
第三节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以 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国土空间功能化、保护环境法治化、环境供给市场化、决策监管科学 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战略,保护好碧水蓝天。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切实解决环境民生问题,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 定运行;推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开展呼兰河、依吉密河、安邦河、朗乡半圆河流域污染防治,保护好水资源;加强机动车尾气合格环保标志管理, 加快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机动车;推广使用清洁燃料车,扶持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提倡绿色出行;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推 进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到2020年,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渐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流域水 质控制在国家三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将我市建设成为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的绿色环保家园。
 
专栏7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项目
生态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三北五期”工程、苗圃改造、中幼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信息化和数字化苗圃管理系统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
环境保护:朗乡水源地保护工程、桃山水源保护区、安邦河源头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五味子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呼兰河源头保护区建设、双丰野生五味子保护区建设。
污染防治: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城区污水厂剩余污泥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群英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污水站改造项目、铁力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建设、乡镇垃圾厂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及配套设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工程、城乡热电厂脱硫脱硝综合改造。
环境整治:朗乡河综合治理、朗乡半圆河和西南岔河综合治理、桃山石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朗乡西南岔河综合治理、桃山矿山护坡环境治理建设、废弃农药包装物治理、呼兰河沿岸71个村屯垃圾处理工程、生态移民建设、畜禽污染治理、呼兰河治理工程续建、农村垃圾转运站建设。
 
第四节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把削减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健全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推进工业行业治污减排,加 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改造工程建设,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率先落实我省加强燃煤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推进城镇集中供热企业使用高品质煤炭及清洁燃 料。2016年完成宇祥热电公司的2台锅炉改造,减少低质煤使用51%;2017年完成宇祥热电公司2台锅炉和桃源热力3台锅炉改造,全面完成低质煤改造 任务。加强城镇煤烟型污染治理,在城市建成区80%的区域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进分散燃煤小锅炉集中供热并网改造,推广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2016年淘汰燃煤锅炉15台,其余分年逐步实施,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八章  坚持开放发展,建设活力铁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牢固树立开放包容意识抓住我省建设“龙江丝路带”历史机遇,提升开放程度,开拓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打造重点领域改革和持续扩大开放增强版。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把握中央、省关于改革的大政方针,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以改革剔除积弊,创新工作,理顺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整合职能相近机构,突出区域发展特点及时代特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管理体制,以及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公益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探索农村产 权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支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及服务体系建设;深 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加强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林业、文化、商事制度、市场监管机制等各领域改革。2020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抢抓沿边开发开放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利用处于哈尔滨2小时经济圈的有利条件,借助绥满通道、哈欧铁路便利,加快发展以对俄对欧出口为主要目标的劳动密集型、建厂成本敏感型的外向出口加工企业,发展以家具等资源深加工为主的“两头在外”企业,扩大对外贸易,逐步向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融入利用中俄博览会、伊春森博会等展会接洽机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1427万美元增加393万美元,达到1820万美元,年均增长5 %
 
第三节  加快发展“飞地经济”
 
依托铁力工业园区的载体优势,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实现区域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飞地经济”加快发展,提升对外合作发展水平认真落实异地招商引资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域内及域外组织、个人的积极性,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铁力集聚,开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共赢发展的新局面。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协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全市经济走向聚集发展、集约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对外宣传与营销力度,促进本地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外销,做好互联网经济这篇大文章。
 
第四节  提高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加强信息、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对外开放的互联互通。立足我市处于黑龙江省沿边开发开放带动区的优 势,在全省交通大格局中,争取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谋划实施跨区域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争取哈佳铁路 提速工程项目,推进铁力火车站区域改造、桃山旅游线路道路升级改造、乡级路网改善、撤村并屯的农村公路改造、年丰大桥拆除重建等,拓宽内外连接大通道。逐 步形成连接省内外各区域,辐射全省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不联不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第五节  用足用好上级政策
 
围绕国家和省出台的重大政策举措,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风向及产业发展趋势,抓住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深入发掘我市经济社会需求潜力,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做到每个政策方向、每个产业导向都有项目与之对应,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政策预研预判力度,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主动对接,争取支持,合力推进。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转型发展,促进开放发展。
 
第九章  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铁力
 
牢固树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引导资源配置向社会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贫有所扶、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促进发展成果普惠群众、全民共享,让全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打造铁力民生及社会事业升级版。
 
第一节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按 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推进、精准落地、因人因地施策的五个原则,以全面推进1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为重点,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持发展 生产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加大对贫困村就学救助力度,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 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将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集中改善路、水、电、垃圾处理等设施,加快贫困村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 贫政策,争取国家、省扶贫项目。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健全定点扶贫机制,力争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坚持以“教育竞争力伊春争鼎、省内争先”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取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教育程度,办学水平基本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迫切需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打造市一中省级示范高中名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视发展职业教育。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100%,职业教育培养1000名职业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立足区域长远发展,稳步推进区域教育并轨发展。
 
第三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科教兴医、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推进“健康铁力”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疗技术精尖化发展、中医院特色化发展,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引进高水平卫生人才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建设,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统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2020年,全市76个行政村卫生所全部实现标准化,6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医联体”合作模式全面建立,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5%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免疫计划,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建成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网络监管平台。
 
第四节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及基层基础平台建设。加 强就业培训,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就业,支持灵活就业。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引领计 划,鼓励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帮助困难人员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健 全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就业工作合力。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让每个人享有托底保障为目标,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险持续扩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健 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夯实基础。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社保卡制度。着力解决农民工和被 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构建救助制度体系,更好发挥托底线作用,对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织密群众生活保 障网。
 
第六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