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宁夏)2017年海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海原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 发布时间:2018-01-26 10:03:37
摘要:预计到2016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19亿元,年均增长1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亿元,年均增长24.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82亿元,年均增长25.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760元、6884元,年均分别增长9.4%、10%。...
健全脱贫攻坚机制。完善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认定、退出机制,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应退则退。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管制度,整合资源,促进规划项目进村到户。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机制,规范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扩大扶贫资金贴息规模,加强扶贫政策与农业产业化政策衔接,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多规划衔接、多部门协调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作用,确保帮扶措施精准衔接。抓好农村能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问责激励双重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压实任务。
(二)立足优势、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坚持“引龙头,建基地,育产业”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扩规模,补短板,调结构,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
奋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草畜、马铃薯、枸杞中药材、瓜菜“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草畜产业。稳步扩大留床规模,打造以九彩、贾塘、西安等乡镇为主的3个优质牧草产业带。更新复种紫花苜蓿40万亩,建成万亩以上牧草基地20个,加快提高饲草料收贮加工机械化水平,新建优质牧草加工配送中心10家。到2020年,全县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草产业总产量达到96万吨。坚持稳羊扩牛,建成一批标准化专业村、养殖园区、养殖场,提高全县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到2020年,建成养殖专业村75个、标准化养殖场80个、标准化牛羊养殖棚圈3万座,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头、160万只。引进培育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家,打造加工、冷链、销售完整产业链。力争实现我县从草畜产业大县到草畜产业强县的转变。马铃薯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户种植的模式,以树台、红羊、关庄等乡镇为重点,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广脱毒种薯,引进优新品种,提升产业效益。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转化马铃薯30万吨以上。枸杞中药材产业。以李旺、七营、三河等乡镇为重点,建设枸杞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引进枸杞种植加工企业,大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开展订单种植,打造西安、李旺、海城等乡镇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种植-加工-营销”的稳定链接。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瓜菜产业及区域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高崖、关桥等乡镇为主的西甜瓜产业,到2020年,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打造以西安、郑旗、三河等乡镇为核心的冷凉蔬菜产业带,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发展小茴香3万亩、红葱2万亩、优质红皮大蒜5000亩。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依托华润万家等平台,主动加强与高端市场对接,打通特色农产品进商超、进餐厅渠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证,打响绿色、有机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奋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落实“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聚焦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文化创意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贷款贴息、信贷奖励制度,促进银企对接,支持企业扩规增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全县马铃薯种植基地,开发马铃薯全粉、薯片、薯条等主食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亨通清真牛羊肉等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小杂粮、清真牛羊肉、瓜菜、枸杞和中药材等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依托华创风机、中原塑业等企业,推动风机制造、节水管材等产业发展。加大产品技改研发力度,改造提升传统农机产品,发展大中型农机设备制造。依托华润、华电等企业,加快风电场建设,开发西华山等重点区域风力资源,启动徐套、蒿川片区光伏扶贫项目,大力推进电力能源基地建设,打通电力外送渠道,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托亨源粮油、大源祥等企业,加快发展清真牛羊肉、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扶持壮大布哈拉民族服饰加工企业,开发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特色服饰、日用品、高端消费品等产品。依托宁夏牡丹缘非遗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发展模式,打造集生产、包装、展销为一体的回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剪纸刺绣孵化基地,集中培训留守妇女,建立剪纸刺绣专业队伍,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生产加工体系,订单化生产,统一品牌销售,走“企业带动专业村,专业村带动专业户”的产业发展路子。
奋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海原历史、人文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办汽车物流园区,引进汽车直销企业。继续推行“公司+专业村+运输户”的模式,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培育交通运输示范村5个,发展安全文明、诚实守信的货物运输队伍,壮大交通运输产业,打造全区交通运输第一县。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结合县城产业功能区和美丽城乡规划,改造提升县城、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建材家装等专业市场。培育清真餐饮品牌,推进清真餐饮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标准化示范店、美食街。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资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全面发展家政家教、物业管理、医疗保健等服务行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努力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按照自治区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围绕回乡风情,依托菜园、西夏、蒙元、红色、地震、民俗“六大特色文化”,建设天都山、南华山、九彩坪等重点景区,打造“须弥山-海兴区-南华山-天都山-沙坡头”旅游路线,贯通六盘山至沙坡头旅游通道,开发地震科考、采摘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举办花儿演唱、清真美食制作、非物质文化技能比拼等系列活动,打造西安菜园村等1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立“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模式。
(三)破除瓶颈、夯实基础,全力加快城乡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大县城建设、镇村建设,加速海兴开发区发展转型。坚持“规划引领、彰显特色、生态优先、产城融合、改造提升、建管并重”的思路,实施棚户区改造5000户,建设安置小区3个36万平方米。新建市政道路25公里,打通县城六纵八横路网。建成西山洼景观带和城市森林公园,新建广场1个、停车场7个。对给排水、供热、通讯等七大类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试点推进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建设老水厂蓄水池2座,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打造数字化城管,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实施海兴开发区“特色产业升级、工业企业支撑、物流商贸激活、社会事业拉动、文化旅游提升”五轮驱动战略,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入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完善村庄布局规划,以绿化美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集中打造商贸物流型、交通枢纽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民族旅游型和生态宜居型的特色集镇7个,建成美丽村庄30个。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破解交通、水利两大瓶颈制约,建成海同高速公路,争取建设环县经海原至中川铁路和海原至中卫、海原至平川高速公路,改造升级S204线史店至李俊段等主干道路5条350公里。实现脱贫销号村通硬化路全覆盖,公路密度达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围绕产业布局,对全县15度以下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新增旱作基本农田40万亩。建成宁夏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海原县三塘水库,积极争取西线饮水工程西安片区项目。实施节水改造10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进一步加强饮水工程管理,对全县55处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7处,新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8处,治理山洪沟11条,不断完善防汛体系。加快骨干电网、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加强4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宽带网络全覆盖。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