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2016年宜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宜州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516 发布时间:2016-12-17 07:03:06
摘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经济增速换挡、下行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12345总体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经济增速换挡、下行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12345”总体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逐步扭转了经济低迷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发展。
     一、2015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形势稳中趋好。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有力扭转经济下滑势头,促进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据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0.67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27亿元,同比增长27.2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76亿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58亿元,下降7.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亿元,增长9.05%;财政收入6.59亿元,下降17.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4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72元,增长7.1%。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工业经济形势趋暖回升。坚决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实现工业园区新突破为抓手,积极应对工业经济下滑、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桑蚕茧丝绸加工、甘蔗综合利用、生物质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分别达15.16亿元、11.56亿元、8.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7%,广西广维化工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工业循环经济先进企业。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中电国际热电(冷)联产、冠华印染、广驰新型水泥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五和博澳桑蚕循环经济健康产业链、壮歌真丝服装等项目开工建设,东莞欣绿医疗器械加工、海力特新能源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宜州市茧丝绸产业孵化器通过自治区级认定,成为广西唯一一家茧丝绸专业孵化器,入驻园区企业达17家,总投资达5.3亿元。园区公共设施不断完善。顺天路、欣荣北路及延长线、叶茂原机床厂等道路竣工通行,城西排洪渠项目稳步推进,完成200亩工业储备用地任务。园区服务环境持续改善。进一步深化市四家班子领导、部门联系与服务企业制度,做好企业水、电、用工等生产要素的服务保障工作,主动协调解决企业与周边村屯的矛盾纠纷,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二是农业产业稳步推进。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播种面积71.22万亩,产量22.18万吨。投入甘蔗生产扶持资金3409.51万元,新建“双高”糖料蔗基地33个,“双高”基地面积发展到2.21万亩,居河池市首位,预计2015/2016年榨季原料蔗产量达90万吨。桑蚕产业进一步壮大,食用菌生产8500.65万棒,桑园面积达33.3万亩,鲜茧产量达5.5万吨,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10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水产畜牧业发展迅速,果、蔬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宜州市首届葡萄节,刘三姐生态高效葡萄(核心)示范区通过河池市验收挂牌。林业产业持续扩大,核桃面积达12.55万亩,林下经济产值3.8亿元。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步伐加快,河池市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147个发展到232个,家庭农场由6家发展到16家;机耕作业面积79.51万亩,列为全区2015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县(市)。
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提质升级。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抓手,完成了《宜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怀远镇旅游总体规划》等16个旅游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投入5716万元,完成刘三姐故里景区、会仙山景区二期工程、冯京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小龙村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2000万元,完成怀远古镇修复工程一、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全面启动广西宜州刘三姐故乡风情旅游区、龙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宜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与中国远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提升旅游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会仙山景区评为4A级景区,西竺寺、拉浪生态休闲区评为3A级景区,东正国际大酒店评为4星级酒店,巨人龙珠山庄评为4星级乡村旅游区,下枧河生态旅游区评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第六届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三姐故里•歌海宜州”旅游形象主题鲜明,城市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引进专业旅游管理团队经营刘三姐故里景区,景区节假日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0%以上。2015年,共接待游客288.6万人次,同比增长25.31%;旅游总收入37.47亿元,同比增长48.32%。其中外汇收入455.81万美元,同比增长16.62%。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乡村旅游示范城市”“中国最美自驾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商贸流通业蓬勃发展。全市各类商业网点达3.5万个,营业面积超60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从业人员总数达5.5万人。新兴服务业健康发展。宜州市农贸购物中心、宜州市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引进苏宁易购、美团网、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启动招募工作,完成“一带一路”茧丝绸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架构规划,开展宜州电商产业孵化园初步规划。2015年,全市共有金融机构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74个,保险机构12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87亿元,贷款余额81.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和10.25%,金融机构齐全度居河池市首位。
(三)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路网日趋完善。全面完成桂茂路延长线、泉溪巷、江滨路等工程建设,三元路、西屏路、石别至北山二级公路、三岔经洛东至宜州二级公路开工建设,高家堡路等十条道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实施城区道路及人行道维修工程、城中东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投入约1.81亿元,完成34条352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解决45个村委近15万群众行路难问题,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中国第一村民委员会——合寨村自治文化展示馆、自治文化公园建设及冯京公园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提升电网供电能力,投入8862万元完成89个电网项目建设。投入888万元完成7个城区市政公厕、金宜大道和刘三姐大道街道名牌及部分路段路灯改造安装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除险加固六坡等5座水库,东小江等3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德胜镇老街饮水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7处,解决农村5.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列为广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完成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洛东项目区建设,开工建设安马项目区。刘三姐镇六妹屯和五石冲屯等新农村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房地产健康发展,完成投资6.3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18亿元。风貌改造取得新进展,刘三姐大道、城中东路仿古街立面改造顺利完工。怀远镇、德胜镇百镇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福龙瑶族乡自治区少数民族乡建设试点开工建设。北山镇列入自治区第三批百镇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我市成功申报2016年度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市容市貌不断改观。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依法拆除“两违”项目65个,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清退违法占地面积7.47万平方米(约112亩),市容市貌及旅游景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开发扶贫取得新进展。
“整乡推进”福龙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筹措资金1.19亿元,投入示范区水、电、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核桃、桑蚕、花椒等扶贫产业。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开工建设住房150户。贫困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建贫困村屯砂石路6条6.5 公里,硬化道路46条41.35公里。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226.08万元,投入专项扶持资金891万元,实施库区基础设施项目13个,完成石别镇横山屯、阳耀屯、三旺屯、德胜镇吉新屯等4个水库移民新村建设任务。开展“千企助百村”活动,推行“54321”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1800余名干部与458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象。开展新一轮精准识别,完成入户调查评估44637户,全市减贫人口1.4万人。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年清减行政审批事项326项,减幅57.2%,推行并联审批制度,项目审批时限整体压缩60%。加快实施权力清单制度,完成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编制审核。完成全市497个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工作,对市卫生计生、文广新体局等部门进行重组,组建市旅发委、综合执法局。完成三岔镇 “四所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启动4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公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模式,全市新增企业815 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赴台湾、上海、重庆、浙江、安徽等地考察工业项目,举行旅游形象推介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签约项目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9.2亿元。
(六)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大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与污水管网建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德胜镇、怀远镇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成厂区和配套管网建设,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建成14.1公里,污水直排口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市环保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复审,并得到自治区人社厅和环保厅授予集体二等功。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开展减排企业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68家,责令整改企业13家,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满宜州”工程。绿化村屯642个(其中示范村屯42个),植树造林2.76万亩,义务植树5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6.8%。扎实开展农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划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我市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