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2016年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柳州市鱼峰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33 发布时间:2016-11-26 07:06:48
摘要:区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4日在鱼峰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长 何世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
 
(三)狠抓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全面推动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努力实现一批签约项目开工建设。举全区之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杠杆,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推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发挥好招商联席会的作用。继续发挥“小分队”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成功招商模式作用,综合运用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开展“宣传服务提质增效”主题月活动,围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招商主题,成立十个重点产业招商小组,策划包装重点招商项目40个以上。围绕“全面提升,重点向南”战略,在柳石路南片区重点引进旅游观光、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瞄准工业设计、生物医药、3D打印等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加大对园区科技孵化器11万平方米的工业发展新空间的招商力度,力争新兴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着力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注重招商环境建设,定期听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汇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协调解决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安商、富商”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用足用好政策,依法依规为一些重点客商、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重点跟踪中国航天工业集团、中国电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优企强企,力争实现国内知名高校孵化器、广西富岭联合创客城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保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在四城区领先,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5亿元。
 
(四)狠抓三产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区域性商业商务中心
 
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把服务业作为经济分量提速的重要内容,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和贡献率。力争新增限上企业15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50亿元,增长10%;三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以上、招商引资99亿元。抓好商贸业扶持工作,深入落实《鱼峰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及《鱼峰区扶持限额以上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深入实施《鱼峰区商贸流通服务业三年发展计划》,推进银泰城、双福大厦总部经济扶持方案的落实,不断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柳州华润中心、恒大影城等核心项目建设进度,将水南片区打造成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商业商务中心。进一步发挥银泰城商业聚集效应,加强对太平西街商业业态引导。继续抓好荣和千千树、响水河小区、天翼九龙印象等一批高端商业地产项目建设。完成静兰片区搬迁工作,推动华润二期193亩土地的招拍挂进度,提升城市品质。着力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依托平安金融物流项目、螺蛳粉产业园项目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推进诚信商务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推进商贸领域的诚信评价,全面提升商务领域诚信水平。
 
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探索推进“旅游+互联网”,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柳石路南片区健康养老项目和海雅柳江国际文化生态旅游港建设,建成一批在柳州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旅游项目。抓好南片区特色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卧龙湖生态旅游项目、响水河北岸的休闲旅游、海雅游艇码头等重点休闲、商住项目建设,形成柳州市休闲旅游聚集区。策划在响水河一带,建设具有本土民族文化风情,集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瓯越古镇。
 
(五)狠抓“三农”发展,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切实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惠民补贴力度,扶持和帮助失地农民发展后续产业。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短平快”农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以上。因地制宜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发挥万聚休闲农庄带动作用,扶持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保证居住证持有人员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健全人口信息化管理机制。继续加大对融水县5个村对口扶贫力度,综合采取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措施,加快对口扶贫村脱贫步伐。
 
加快推进城中村整村改造。抓好水南村整村改造开发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水南村1-5组改造,加大水南片区路网建设推进力度,加快整村改造安置房及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水南村6组及水山片区改造方案;完成鸡喇村整村改造开工前准备工作;明确驾鹤村整村改造模式。争取通过整村改造提高村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释放土地开发空间,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启动水南村炮团路以南153亩土地改造开发。继续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六)狠抓文化品牌培育,深化传承柳州历史文化核心区建设
 
着力抓好文化品牌打造工作。全面完成“鱼峰歌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文化部验收。巩固2014—2016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成果,落实“鱼峰歌圩”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建设,推动歌圩文化理论研究,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筹备。继续深入推进“鱼峰歌圩”传统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研发,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小歌仙”艺术团艺术水准,加强对外交流,致力打造成广西知名艺术团体。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文化馆新馆建设,继续抓好街道、社区文化设施提升,完成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2个示范校园提档升级,硬件设施达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继续开展体育场馆向辖区居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打造更为便捷的“15分钟文体活动圈”。继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巩固“鱼峰之声”“立鱼欢歌”等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做好群众艺术团体指导,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通过“美德少年”“文明市民”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典型和标杆。
 
加快文化产业培育。巩固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打造窑埠古镇文化、螺蛳粉饮食文化等特色品牌。挖掘石尚1966、工业博物馆等资源,推动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突破,开发原东化厂地块,促成广西龙城文化艺术产业园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扎实抓好23度创意空间产业园规划建设,建设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实现年内整体开园。
 
(七)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幸福宜居城区
 
切实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全面提升,重点向南”战略,抓好柳石路南片区开发规划力度,做好医疗、教育、交通及市政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布局南片区交通路网,统筹考虑启动整个片区的排水排污系统改造,进一步完善片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着重考虑“空港经济”的规划和实施,为鱼峰区转型升级力抓新机遇,为“十三五”发展奠定新基础。抓好洛维路、光明路西一巷等5条小街巷改造。做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规范治理,配合抓好五岔路口改造提升,继续实施道路、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龙珠桥、跃进桥旧桥重建。
 
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努力提升城市日常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保持控违打违高压态势。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城市干道和小街巷综合整治,依法取缔占道经营乱摆乱卖、马路市场,努力保持城市干净整洁。继续实施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30个以上“三无小区”改造,开展罐头厂宿舍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探索物业和社区交叉任职工作机制,提升物业小区管理水平。加大街道、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建设,加快建设箭盘综合服务楼和麒麟综合服务楼,采用多种方式改善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实现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60%,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不少于30%。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打非治违”、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上报率达100%,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努力建设宜居生态城区。扎实开展“以克论净,深度清洁”活动试点。严格落实环卫改革要求,稳步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容环境管理新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合理布局环卫基础设施,加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与改造力度。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健康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洁净的城市环境。深入开展“美丽鱼峰·生态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全面推进“花园城市”2.0版建设,大力实施街头绿地、小游园、城市道路和小街巷增绿和彩化提升工程,新建荣军二区小游园,重点实施洛维工业集中区、八中南校区、二十四中等绿化建设工程,力争完成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大力实施扬尘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大气、水、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实施“蓝天行动”,力争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实现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10%。
 
(八)狠抓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打造柳州智慧城市先行区
 
加快推进“智慧鱼峰”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动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加快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工程建设,建设智慧城市IOC大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交互等支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民间资金,重点推进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及柳州市“市民卡”等应用工程建设。开展房屋安全智能和智慧化管理试点,全面推进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体系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度,努力建设柳州智慧城市先行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继续深化社区职能改革,在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居民自治水平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着力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全力推进“平安鱼峰”建设,深入开展“神剑一号”专项行动,在反恐防恐、反邪教等重点领域严打整治,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大力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加强消防、交通、危爆物品、出租屋、物流业等公共领域安全管理。创新网格化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加强对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创新信访工作方法,多方协调,集中力量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积极探索食品药品智慧监管新模式,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综合业务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加强源头控制、强化综合协调,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努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推进社会服务精细化。依托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深化“智慧社区”建设,对接共享柳州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构建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居家服务、社区金融、综合信息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推进多级维稳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开展流动人口出租屋监管试点建设,加大对危险品、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监控。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扩大空巢老人“一键通”覆盖率,试点智慧养老社区,开启信息化养老新模式。
 
(九)狠抓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城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抓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迎检工作,确保通过自治区检查评估。继续加快新建扩建项目建设,确保鱼峰实验中学、鱼峰实验小学秋季学期正式招生,力争荣军路小学和东环二小扩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探索“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打造智慧校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落实《鱼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确保东环路幼儿园2016年春季学期正式招生,继续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逐步解决“入园贵”问题。继续抓好民办教育扶持工作,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投入150万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投入100万元以上委托民办中小学办学,继续减免辖区所有民办中小学学生学杂费。继续探索学区制改革,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办学差距,逐步消除“大班额”“择校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卫计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新机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抓好驾鹤、荣军、箭盘山等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续建工作,谋划新建天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提质升级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推进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开展中医药服务。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试点项目工作。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大力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办好2016年为民办10项实事。加大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麒麟、白莲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建、改建工作。着力落实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核心,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各类保险信息化体系。积极开展生活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助保贷款,帮扶特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鱼峰区创客城”建设,建成满足2500名数字创客群体开展网络工作的分布式园区示范空间。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4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00人以上,困难人员再就业96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0%以内。继续抓好城乡居民困难户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临时救济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住房和公租房建设,扩大棚户区整治改造工程实施范围。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资源进居民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新路子。配套相应资金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构建三级工作管理体制,建立服务站(点)。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