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2018年陆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陆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2-17 08:27:23
摘要:初步测算,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3亿元,比增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亿元,可比增长16.3%,税费比调整为63.7:3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3.5%和25.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百分比提高至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亿元,比增8%。全县新增“四上”企业11家,完成“个转企”127家。...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着力固本强基,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实体经济新跨越
始终把推进产业共建和项目建设作为核心战略,借力海陆丰革命老区政策落地优势,狠抓园区建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打造特色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围绕园区新能源和建筑装饰等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园区工业。一是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抓好新河大道、装饰大道、同心路延伸段和园区三期主干道路网建设。启用园区公共实训基地和质量检测中心,加快标准化厂房、孵化器基地、扶贫厂房、物流中心、消防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供电、燃气、通讯等市政设施,同步配套商贸娱乐、医疗教育等城市功能设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借力坪山对口帮扶和乡贤、商会、协会桥梁作用,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坚持“好中选优”,加快引进行业龙头、高科技和特色优势企业。逐一跟踪、对接意向项目,力促企业加快落地,实现全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个,确保标准化厂房年内进驻企业8家以上。三是促进园区扩量增效。牢牢揪住项目投产这个“牛鼻子”,确保维业科技、华南金属、燕浩实业、安星高科、中深爱的等5家企业建成投产。加快比亚迪试车场、首创二期、豪顶建材、智炬环保、广泰高科等项目建设,确保园区全年新动工项目10个以上,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四是推进园区土地收储,完成园区核心区土地收储2000亩以上,确保入园项目用地需求。谋划启动建设第二产业园区。
做大民营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一是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大资源配置、优惠政策倾斜力度,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1家。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县城“游购娱食”特色商圈建设,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年底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融资、担保机构,提升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大力发展长寿养老业态,加快“中国长寿之乡”申报,抓好新田生态养老产业园建设,发展健康养老和健康食品产业。
抓好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突出抓好今年60宗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9.14亿元。全力推进项目征地拆迁攻坚战,狠抓项目用地、林地报批工作,确保年内全县新增土地收储1万亩,完成土地出让收入5亿元以上,切实保障全县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强化项目建设一线指导、一线督促、一线协调,进一步明确项目业主、主管单位、服务部门责任。突出抓好项目精细管理,狠抓投融资模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做实做优企业服务,确保协议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结合“十三五”规划,精心谋划储备能源、交通、水利、城投等一批重大项目,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二、着力补齐短板,推进提质扩容,实现城镇发展新图景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改善发展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内国道省道和镇村公路网规划建设,突出抓好华陆高速陆河段、国道G235河口至河田段和省道S240线河口至陆丰段升级改造、河口上坝大桥改建及潮惠高速河东连接线平交口等项目建设。推进县乡旅游公路建设,努力把农村公路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经营好。加快建设汽车客运总站,配套新能源公交停保场、充电桩和公交站亭。二是加快完善水利设施。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19宗水利项目。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和县镇三防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三是持续推进能源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启动建设螺溪风电场,加快新田风电场前期工作。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54个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加快新河工业园区电网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光网陆河”,计划建设光纤线路171公里,尽快实现“村村通光纤”。新建173个移动通信基站,推进公共场所无线WIFI建设,加快实现全县农村4G网络全覆盖。
狠抓城镇扩容提质。围绕“精致打造、精细管理、精品出彩”思路,全力推进县城“一河两岸”、陆河大道、北环路、东环路和县城东(水唇)片区规划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全力推进陆河大道南段建设,加快配套商业住宅、休闲娱乐、星级酒店、健康服务、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新的商贸轴心圈。加快突破断头路、瓶颈路束缚,完成潮惠高速连接线河东段、人民北路延伸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碧桂园、梧桐郡府和岁宝宾馆、阳光车行、日昇珠宝厂、嘉诚鞋厂、麦卡电子厂、祥盛厂、党校电大“三旧改造”等房地产项目。完成螺河两岸景观灯项目建设,加快县城土地整备,积极完善市政道路、城市绿道、供水排水、污水收集等市政配套,精心打造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景观,着力提升县城品位。以镇区总体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河口全国重点镇和水唇美丽小镇规划建设,加快新田环城路、河口南部新城、美食城等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各镇公共服务、防灾减灾、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着力精准脱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美丽乡村新升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围绕“三年攻坚,两年巩固”、“脱真贫、真脱贫”目标,强化与深圳市坪山区帮扶对接,打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及民生兜底政策组合拳,落实好人盯人、人盯户帮扶联系机制,确保今年完成相对贫困人口脱贫任务5866人,实现2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狠抓脱贫攻坚十项文件落实,完善“造血式”帮扶机制,加大产业、旅游、金融、电商等扶贫开发力度。利用工业园区扶贫厂房和创业孵化器平台推进产业扶贫,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问题。全面落实贫困人口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政策,实施贫困户小额信贷业务,抓好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组织民营企业开展扶贫行动。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促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以办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依托青梅、木瓜、茶叶、香蕉、油柑、油茶、花卉、药材、火龙果、蜜柚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增加优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供给,积极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扩大有机农产品认证规模,争创一批“名、优、特、新”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中农批电商物流商贸城建设,推进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班子带动广大村民和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按照“乡村旅游型、休闲农业型、生态文明型、文化历史型”分类打造20个省定贫困村,着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示范样板,实现“后队”变“前队”。继续深化“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专项行动,掀起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年底前消除村庄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村庄绿化美化,所有自然村达到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整治标准。大力推进村道硬化、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四个覆盖”,确保年底前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基本配置标准垃圾屋、收集点和保洁员,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禽畜集中圈养。着力推动农村基层设施建设提档进位,严格规划控制农村宅基地,引导规范农村自建房,推进农居外立面改造,加快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充分展现新农村新风貌。全力抓好农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乡风民风、农民收入、基层治理水平“五个提升”,确保20个省定贫困村在10月底前完成新农村建设并顺利通过省新农村考核,力争年底30至40个非贫困村申报进入省新农村建设笼子。
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景观资源、农村人文资源开发,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客家特色、赏花观光、温泉度假旅游线路,打响“花泉林歌、悠然陆河”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农业观光产业,抓好东部华侨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和农耕文化体验园。积极推进乡村花海建设,加快打造新田联安樱花基地、河田内洞荷花基地、东坑万亩梅园、螺洞世外梅园和南万花海项目。完成“中国温泉之乡”申报,抓好上护金龙五洲温泉度假村和水唇温泉山庄建设,发展温泉度假旅游。加快完善旅游路道、旅游酒店、客家民宿、农家乐、自驾车营地、景区无线WIFI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配套,力争全年新增乡村民宿10家,发展农家乐20家。加大红色遗址和客家山歌、河田高景、东坑地景、南万象歌、罗洞木偶、杂技艺术等文化遗产包装打造力度,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精心包装“陆河八景”,抓好“白水飞瀑”、“观天望海”等景区改造升级和宣传推介。发展绿色自然景观旅游,举办骑行徒步、赏花观光、摄影写生等系列“旅游+”活动,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