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7年紫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紫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90 发布时间:2017-06-03 21:52:51
摘要:2017年2月20日在紫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紫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 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县十七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县十七...
    做实做强新型工业。坚持循环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提质增效,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循环发展、高效利用上下功夫,开展瓦板岩废弃物综合利用、板石文化创意创新等研究推广工作,助推板石矿产、烟花爆竹、锆刚玉等传统产业,逐步向价值链和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升级。大力发展富硒食饮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产业,实施年产1万吨电池级硫酸锰、年产250万双成品鞋、富硒苦荞开发等项目,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溯源认证、转型升级等工作,重点支持盘龙、闽秦、和平、秦巴山、焕古庄园等茶叶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富硒食品、开源科技、康兮寿兮、绿安农业等企业提质升级。三是做优产业发展平台。组建紫阳富硒产业园区管委会,统筹组织恒紫园区和硒谷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招商服务等工作。成立紫阳硒谷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搭建富硒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依托园区聚集要素,明晰园区产业定位,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配置,建设恒紫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新建硒谷园区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实施魔芋深加工、黑蒜饮料、精品粮油等富硒产业项目,新引进企业6家以上。
    做精做靓生态旅游。立足“山水硒、茶歌道”,坚持“八个围绕”抓旅游,大力发展汉江画廊游、问道养生游、小镇体验游、美丽乡村游,促进文旅、产旅、城旅、农旅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崛起。一是打造核心景区景点。加快文笔山景区、任河漂流二期建设,力争创建4A级景区。加快推进焕古硒茶小镇和瓦房会馆片区开发,完善码头、停车、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实施魔芋包观光茶园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北五省会馆彩绘和江西馆布展,建成紫阳养生硒陶研究院、体验展示中心、老茶馆体验室。完成擂鼓台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规划,启动擂鼓台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和景区内部道路设施改造。启动汉江、任河沿线景观带建设,完成补茶、兴果、植花、造林、添彩2000亩。支持焕古、汉王、高桥、毛坝培育区域旅游核心,延伸乡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线路。二是提升旅游服务能力。落实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县文化旅游公司投入运营,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成桑树沟至瓦房旅游公路、向阳茶山旅游公路,开通县城至焕古、县城至瓦房店水上游线。加快完善旅游标识体系,建设青中农庄项目,鼓励发展民宿客栈,深度开发富硒美食、茶饮山珍、养生硒陶、板石工艺等旅游商品。围绕“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建立“智慧旅游”新平台。三是拓展旅游营销渠道。加强与国内专业营销团队、省内外旅行社、新媒体、知名电商合作,丰富旅游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营销形式,扩大紫阳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四是创新开展文旅活动。组织开展“春天茶歌体验、仲夏亲水欢乐、秋季画廊畅游、冬日美食养生”四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举办民歌民舞大赛、道教养生论坛、硒茶道艺展示、悟真登高祈福、汉江冬泳竞技等特色文体活动,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增强紫阳特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五是繁荣发展特色文化。突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艺精品创作,建设4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培养20名本土新生文艺力量和民间手工艺人,推出5个以上在省市产生广泛影响的文艺精品,推动“民歌民舞、茶艺茶道、富硒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让特色文化成为紫阳的靓丽名片。
    做活做新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统筹推进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和全省供销电商示范县建设,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建成县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0个镇、100个村电商服务站点,培育5家电商龙头企业,新开网店300家以上,实现网上交易额3亿元以上,打造富硒电商第一县。做大修脚足疗养生产业,政企合作做优培训,定向输出保障就业,培育修脚足疗师6000人以上,打响紫阳“修脚足疗师”品牌。大力发展“紫阳味道”健康美食,积极培育茶饮、茶楼、茶餐厅和“硒”养、“硒”疗、“硒”健康等服务业态。启动西门河商业街运营,推进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和集贸市场建设。融合一、二、三产关联行业,利用“互联网+”“文化+”“健康+”等模式,加快发展医疗保健、康体养生、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新经济。
    做大做壮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建立县级领导和部门联企帮扶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落实帮扶单位和责任,制定帮扶清单,实行“一企一策”,加强土地、水电、科技、环境等要素保障,用活创业孵化、财信担保、品牌奖补等措施,指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真心诚意帮助企业搞建设、抓生产,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闯市场。激发金融活力,完善风险补偿和政银企联动沟通机制,推进担保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设立2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资金周转压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支持兴办社区工厂。实施企业梯次成长培育计划,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库,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四上企业”15户、市场主体2000户以上。
    (四)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厚植发展新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绿水青山的“安康样板”中树立“紫阳典范”。
    铁腕保护环境。严守环境保护红线,突出垃圾和污水两大防治重点,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河长制”、“网格化”和“视频化”监管,全力抓好汉江水质保护。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河堤路污水管网、“两镇一区”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小米溪沟及田家湾、蒿坪河流域、红蝶化工废渣等环境治理项目。落实大气防治计划,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完成市定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建设县城气化工程二路中压管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重污染企业退出制度,持续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电站生态基流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厚植生态本底。加强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汉江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生态项目,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绿化造林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0平方公里。坚持依法管地、节约用地,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000亩,补充耕地1000亩。启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完成全市森林城市创建相关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五)以城镇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
    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突出“一城三镇十村”重点,坚持产城融合、景城互动,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统筹城乡发展。
    在建设品质城市上下功夫。老城区做减法提升品质。除棚户区改造项目外,从今年起老城区一律停止新的开发性商住项目建设,有计划梳理腾退更多空间,建设市场、绿地及市民休闲活动场所。以河堤路西段为重点,启动环江休闲文化长廊建设,实施东城门、教场坝至石梁子棚户区改造。以“双创”为抓手,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启动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实施城市增绿添彩工程、文体设施改善工程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整治市容市貌突出问题,规范城区摩托车停放管理,新增县城停车位330个。新城区做加法强化配套。用好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等政策,加快西门河新区和任河咀新区建设,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文笔山片区和蚂蝗梁片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配套设施,加快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在培育特色小镇上求突破。把培育特色小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一镇一特色”,按照“特而强、精而美、新而活”的要求,依托硒、茶等优势资源,突出文化内涵,厚植产业本底,完善公共配套,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抓好蒿坪、向阳、焕古特色小镇建设,聚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新载体。
    在打造美丽乡村上出亮点。以环境美、百姓富、社会安为目标,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基础配套等工作,完成30个村整治任务。全县集中建设青中、太平、新田、蒿坪、金石、黄金、大连、营梁、贾坪、权河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各镇以年度出列村为重点,在脱贫攻坚中打造美丽乡村。落实领导包抓、部门帮建、镇村主体责任,推动项目资金、各方力量向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聚集,高标准、高起点组织规划建设。开展乡风文明进万家活动,树立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