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青海省)2017年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曲麻莱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26 发布时间:2017-03-23 08:31:54
摘要:──2017年3月13日在曲麻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尼玛扎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47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各位代表,围绕今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步伐。紧紧抓住《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和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两个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协调和全力做好宣传动员、数据统计、协调配合等各项工作。实施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争取实施投资3000万元黑土滩治理、700万元沙漠化治理、保护站两处、标志性门禁两处等项目。全面完成可可西里申遗各项后续工作。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和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全力落实全省环保执法大检查提出的整改任务。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县域内环境卫生治理,让环境治理走向经常化、规范化。组织实施好生态保护重点项目。积极主动与省州有关部门衔接协调,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的后续巩固工作,认真总结好经验,争取实施投资1.021亿元的封沙育草、黑土滩治理、湿地保护、人工造林、有害生物防控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落实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各项政策,使牧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保护生态的效益与成果。积极跑项立项争取更多地质恢复治理项目。动员基层力量参与到保护生态的义务劳动之中。全面实施本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县、乡、村社层层签订合同,确保年内每个社完成700立方的义务复坑治理。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下大力气彻底整治曲麻莱白的沟、大场金矿过采区生态修复收尾工程。深入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高原乡村”创建工作,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重点城镇、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省国道交通干线的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切实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确保年内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全面加强生态环保依法治理工作。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草原监理以及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监测等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依法严格保护各类自然资源,停止生态保护区一切探采矿活动,有效保护藏羚羊、野血牦牛、藏野驴等珍稀动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健立健全机制。建立起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从政府行为转变为全民活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动。要统筹解决好人、财、物、技等方面的保障。依托我县特殊的生态地位,积极打造曲麻莱县“生态城市”提高城镇品位。
 
(二)突出精准综合施策,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按照省上要求的脱贫标准及2017年人均脱贫指标3532元,完成长江村、多秀村、昂拉村、龙麻村4个贫困村和岗当村、莱阳村2个非贫困村一部分脱贫任务,2017年需脱贫户数748户,贫困人口2264人。认真开展去年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省级抽查验收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档案资料等工作的补短板力度,确保脱贫成效“贫困户认账、当地百姓认账、第三方评估认账”,做到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脱贫真实。认真实施“十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一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实施投资700万元的牧民城镇化技能培训中心配套工程;跑项立项积极争取巴干乡“嘎多觉悟”景观带建设项目。打造出一条充满藏族风情的转山路,成为传播藏文化的又一窗口。继续实施好麻多乡扎加村加油站旅游扶贫项目;积极争取曲麻河乡昂拉村玉珠峰南坡登山基地旅游扶贫项目。二是积极争取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2016年度904套易地搬迁项目建设任务和入住工作,做好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和管理工作。2017年申报易地搬迁项目937套,正在进一步衔接当中。三是依托实施生态保护来脱贫。截止2016年争取到全县2636名生态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继续争取生态公益性岗位。四是探索和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全县参与65个产业扶持资产受益型股份合作社的易地搬迁户将个人原有的草场、牛羊、招鹰架、免疫注射栏、网围栏等全部入股作价65个合作社。五是转移就业脱贫。牧民入股合作社后解放的劳力将按照“一村一技、一户一能、一人一策、一员一档”的工作思路进入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在县域内外组织口语技能三项,手工技能七项的402人技能培训(折嘎、藏汉婚庆主持、车辆维修、烹饪、唐卡、藏医、电脑维护维修、家电维修、特种车辆驾驶等)。积极协调一次性争取2017至2019年度建档立卡户产业扶持资金2394.88万元,1203户3742人。并且做好项目前期的调研及规划。针对市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制定出产业扶持项目来增加牧民的收入。同时投入运营精准扶贫商业一条街,按照动态管理、不动产增加收益的方式,预计每年解决2500贫困人口每人每年约2000余元的生活补助。六是实施发展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牢牢把握省委决定对藏区六州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契机,大力巩固“两基”成果。做好本县籍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登记造册,为学生提供一次性帮扶资金本科每人10000元、大专每人6000元、高中(中职)每人5000元。七是开展医疗保险和救助脱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发放国电集团帮扶的因学、因病贫困户补助资金350万元。八是实施农村低保兜底脱贫。继续实施好低保兜底3324人、一般贫困户5036人和低保贫户1108人的国家补助资金。九是改善住房条件脱贫。利用北京对口援建项目和扶贫专项资金以及危房改造项目,建设一批贫困户住房,改善住房条件。争取实施488套危房改造项目。十是实施科学管理家庭巩固脱贫。引导群众算好收入账、算好生产生活的支出账、帮助预算各项畜牧业的经营帐,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一是因地制宜,做好恢复传统畜牧业这篇大文章;要整合各类项目,筹措多方资金,继续按照畜牧业“4321”总体发展格局,加快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全县各牧业合作社的巩固提高工作。加大对风干肉、酥油、曲拉、畜产品、乳制品等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开发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饲草料产业发展,提升畜产品市场流通水平,提高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进一步引导现有的“藏迪”、“红旗”等具有代表性和规模性的牧业合作社打造有机绿色产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二是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型饲草料种植项目,按照“芫根为主、燕麦为辅”的原则,以集中、连片、分散等方式继续扩大芫根、燕麦为主的饲草料种植规模,逐步实现人工种植返育自然草场、舍饲半舍饲反哺生态建设。治理“黑土滩”保护“金草地”的良性模式,重建草地生态系统,创造曲麻莱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三赢”的良好局面。三是转变牧业经营和发展方式,开展野血牦牛、扎加羊繁育。抓好秋、冬季各环节的畜牧业生产和畜疫防治工作,引导牧民群众加大出栏力度,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拓宽牧民群众增收和就业渠道。加强畜牧业应急体系建设,未雨绸缪,做好今冬明春畜牧业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业:组织完成各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三支一扶”、“村官”的招录招聘工作,完成牧民技能培训任务和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教育:一要继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支持力度,完善中小学校附属设施和配套教学设备仪器。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空辍保学”工作力度二要大力支持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三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学校、教师、人事、司法之间的跟班制度,并逐层签订合同。四要在稳定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师奖励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对待,起到激励鼓励作用。五要坚决对长期离岗、泡病号、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师予以坚决处理。六要优化教师结构做到三种调理,首先,积极争取扩大教师招录名额,按照全县现有学生4908名,教师353的师生比例查漏补缺,优化各级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科学设置各学校师生比例,其次,以现有在编教师、临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依据进行择优录取,并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再培训教育。最后,合理布置教师队伍,以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为主进行县、乡、村社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互取经验。七要进一步强化、细化教工委职能。充分发挥督导作用。八要继续推广和发挥督学摄像系统的作用,加大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力度。卫生计生,完善医疗服务和人口计生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及妇幼保健体系,开展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工作。加快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监管体系,实现“一卡通”全覆盖。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实现县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扶持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培育本地藏医人员。社会保障,扩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新农保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提标扩面政策。积极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扎实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灾、残疾人、优抚安置工作,落实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取暖救助、慈善扶贫等相关政策。文化,大力支持县、乡级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基层文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非遗文化的研究、传承、创新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扩大牧区广电覆盖面,逐步建设乡镇公益电影放映室和广播电视转播站,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安全设施建设。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